高智博
(山西省陽泉市陽煤集團第三醫院 神經外科,山西 陽泉)
高血壓性基底節區腦出血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具有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等特點,給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1]。高血壓性基底節區腦出血最常見且有效的治療方法為開顱手術治療,然而該治療方法具有創傷面積大、并發癥較多、術后恢復時間長等缺點,不利于患者的預后;而有研究表明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的臨床治療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的預后[2]。對此,本文就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與常規開顱術治療高血壓性基底節區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調研和分析,具體如下。
將我院2017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收治的90 例高血壓所致基底節區腦出血患者納入至本次研究,依照數字隨機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45 例)與觀察組(45 例)。對照組男23 例,女22 例;年齡50~75 歲,平均(67.59±4.25)歲。觀察組男25 例,女20 例;年齡52~74 歲,平均(66.29±4.29)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可做比較。
納入標準:(1)符合高血壓腦出血的診斷標準;(2)無精神障礙以及語言功能障礙的患者;(3)病人及家屬積極配合并簽署知情書。
排除標準:(1)高血壓腦出血部位出現在基底節區之外的患者;(2)術前有深昏迷,雙側瞳孔散大;(3)腫瘤卒中、動靜脈畸形、全身性病變而導致的腦出血癥狀患者。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開顱術治療,術前給予患者常規檢查以及頭顱CT檢查,明確腦出血位置;手術時給予患者全身麻醉,沿著頭皮做切口,骨瓣開顱,用手術鉗剪開患者的硬腦膜,然后根據CT 檢查結果選擇血腫部位最近的位置使用腦針穿刺定點后,切開皮質,沿著穿刺點進入血腫腔,清除血腫,徹底止血后置入引流管,最后縫合硬腦膜,在縫合硬腦膜時可根據顱內壓情況決定是否保留骨瓣;手術結束24~48 h 給予患者CT 檢查,檢查結果顯示血腫殘余量徹底清除或較少則可拔出引流管。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采用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患者術前接受常規檢查以及頭顱CT 檢查,了解患者腦出血部位,制定相對應的手術治療方案;手術時給予患者局部麻醉,常規消毒鋪巾,根據頭顱CT 所掃描到的血腫部位,選擇合適部位作為穿刺點,選擇穿刺點時要盡量避開皮質血管及功能區,將穿刺針沿著穿刺點方向進行鉆孔,然后將穿刺針置入靶點,拔出針心后使用注射器吸出血腫內的積血,血腫清除后置入引流管;手術結束24~48 h 給予患者CT 檢查,檢查結果顯示血腫殘余量徹底清除或較少則可拔出引流管。
(1)統計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情況,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以及殘余血腫量;(2)術后并發癥與再出血情況,并發癥包括消化道出血和肺部感染。
接受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明顯長于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和殘余血腫量明顯多于觀察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情況對比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情況對比
組別 例數 手(術m時in)間 術(中m出L血)量殘(余m血L腫)量術后(住d院)時間觀察組 45 22.36±5.89 39.02±14.07 13.73±1.02 13.12±0.13對照組 45 122.12±13.76 115.21±43.79 49.45±10.73 25.46±3.64 t 44.711 11.112 22.231 22.727 P 0.000 0.000 0.000 0.000
對照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以及再出血率22.22%、15.56%顯著高于觀察組2.22%、2.22%(P<0.05),見表2。
高血壓性基底節區腦出血是一種較為兇險的腦血管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全球各國相繼步入老齡化時代,老年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導致高血壓性基底節區腦出血的患病人數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3-4]。高血壓性基底節區腦出血患者發病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神經損傷的癥狀,嚴重威脅病人的生命影響家庭和睦[5]。血壓增高是引發高血壓腦出血疾病的主要原因,該疾病具有發病急、病情進展速度較快、病癥兇險等特點,患者若不及時接受治療,在短時間內可形成顱內血腫,然后快速轉化為腦血腫,從而損害患者的腦組織。因此,患者在發病初期應及時接受治療,從而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

表2 兩組患者術后發生并發癥以及再出血情況對比[n(%)]
本文針對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與常規開顱術治療高血壓性基底節區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調研和分析,常規開顱術是一種傳統治療方法,能有效清除患者的血腫,然而該方法給患者的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術后并發癥發生的可能性較大,不利于患者的預后。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提高,微創技術也處于發展和完善中,且已經用于腦部疾病的治療中。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是目前我國治療高血壓性基底節區腦出血的主要方式,通過清除血腫的方式來降低對患者腦部組織的損傷,達到降低顱內血壓的效果。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是一種微創手術,具有操作簡單、視野廣闊、并發癥少、安全可靠等優點,能有效降低患者手術治療的風險性,提高治療的安全性,得到了醫生與患者的肯定和認可。本研究中,相較于對照組而言,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有明顯縮短,術中出血量以及殘余血腫量更少,術后再出血以及并發癥發生的概率更低,這說明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用于治療高血壓性基底節區腦出血的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相比較于常規開顱術,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能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以及再出血的概率,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