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磊光,王紅梅,葛茂林,李格當,云文科
(1.武警內蒙古自治區總隊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2.內蒙古自治區中醫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顱腦損傷(Craniocerebral Injury)是臨床上的一種外傷,其可以單獨的存在,也可能和其他損傷一起形成復合傷[1]。根據患者的病情程度可以將其分為輕型、中型、重型、特重型損傷[2]。在臨床上主要是對患者進行氣管切開術來預防呼吸系統癥狀,來降低呼吸道阻力,預防肺部感染[3]。本文為探究對顱腦損傷患者更好的氣管切開方式,選擇55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其手術方式分為兩組,對兩組的生命體征改善情況和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比較,以此來探討分析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在顱腦損傷病人中的應用效果,具體的研究內容如下。
選擇我院神經外科收治的55 例顱腦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的納入時間為2014 年3 月到2017 年12 月,根據患者的氣管切開手術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27 例,觀察組28 例,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曉,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其中對照組男性15 例,女性12 例,年齡在23~60 歲,平均(42.36±4.11)歲;觀察組男性15 例,女性12 例,年齡在23~60 歲,平均(42.41±4.1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如年齡、性別等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可以進行實驗,所有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數評估(GCS)評分≤8 分。
對照組:該組患者接受的是傳統氣管切開術,患者在局部麻醉下進行手術,由經驗豐富的手術醫生于患者的頸前做縱行皮膚切口,切口長5~6 cm,逐層進入,鈍性分離頸前肌肉及軟組織,遇較粗斷裂血管予以結扎止血,見氣管時縱行切開第2~3 氣管軟骨環,必要時切除一類圓形氣管前壁,顯露氣道,將金屬氣管套管和硅膠套管放入到合適的位置。
觀察組:該組患者接受的是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其主要的過程如下,使用PORTEX 經皮擴張氣管切開套裝進行手術,患者平臥,肩部稍墊高,氣管居中,常規消毒頸部術區,鋪無菌孔巾,選擇患者的頸前中線環狀軟骨下的第2~3 氣管軟骨環間作為穿刺點,使用帶有塑料外套管的穿刺針吸收2 mL 的生理鹽水,以垂直于皮膚的方向進行穿刺,當有刺破感,并且進行回吸操作可以發現有大量氣體,則表明穿刺成功,將穿刺針回退,通過外套將導絲置入,置入成功后將塑料套管取出,在此處切割一個橫向切口,其長度在1.5 cm 左右,切口橫過導絲,隨后運用擴張器,沿導絲送入氣管擴管,拔出擴張器,利用擴張鉗,順應導絲方向對皮膚、皮下組織、經前肌肉等結構進行擴張,最后對氣管進行橫向擴張,此時一般會有大量氣流噴出,再次沿導絲將氣管套管送入氣管內,退出相關器械,檢查并固定氣管套管。
生命體征情況:在手術后對患者進行密切的觀察,對患者的生命體征中的呼吸頻率及心率兩項指標進行記錄統計,并計算相應指標進行對比分析。
術后并發癥情況:在手術后對患者進行仔細觀察,查看患者是否有并發癥發生,常見的并發癥有皮下氣腫、術后滲血等,根據調查情況對兩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進行統計。
將數據納入SPSS 22.0 軟件分析,本次實驗中的生命體征相關指標是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 檢驗,并以()表示,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指標為計數資料,用(%)表示,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對兩組患者的相關檢查數據進行分析,其結果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生命體征表現更穩定,手術操作時間也更短(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數據如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生命體征和手術操作時間對比

表1 兩組患者的生命體征和手術操作時間對比
組別 例數 呼吸頻率(次/min)心率(次/min)操作時間(min)觀察組 28 20.14±2.36 85.66±11.14 7.14±1.53對照組 27 22.54±2.41 97.64±12.23 19.47±5.23 t 4.587 8.479 25.139 P 0.001 0.001 0.001
通過對兩組患者的術后情況進行詳細的調查分析,其結果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更低(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數據如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n(%)]
顱腦損傷的患者可能會出現意識障礙、昏迷、頭痛、嘔吐、呼吸紊亂等癥狀,給患者造成極大的威脅[4-5]。特別是當患者發生昏迷后,患者的咳嗽反射減弱,痰液不易排出,很容易發生及加重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統癥狀[6]。
傳統的氣管切開術,是直接將患者的氣管切開,再置入相應的輔助器械,這種手術方式的缺點是手術操作時間長、手術出血多,患者在手術中的耐受性差,而且更容易出現術后并發癥[7-8]。而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是利用氣管擴張鉗快速的擴張形成氣管造口,可以顯著減少手術操作時間,術中的出血量也明顯減少,并且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低[9-10]。
通過對相關研究發現,對顱腦損傷患者使用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具有以下優點:(1)對患者的刺激性較小,手術操作時間短,出血量少,安全性較高;(2)需要使用的器械較小且較為簡單,單人就可以完成操作,可以在患者的病床邊進行,實用性和便易性較強;(3)手術操作的切口小,局部損傷小,有利于后續的恢復,不易引發術后并發癥,其是屬于微創手術。本次實驗的結果也顯示,進行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的觀察組患者的生命體征和手術操作時間都更小(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這表明這種手術方式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呼吸困難問題,并且能夠快速建立氣管造口。在術后并發癥中,觀察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要低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這種手術方式的安全性更高。
綜上所述,對顱腦損傷患者進行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治療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生命體征,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是一個安全、有效、方便的手術方式,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