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華
(江西省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江西 撫州)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是臨床常見的眼科疾病,發生率較高,患者以視力下降、虹視、眼痛等為主要癥狀[1-2]。臨床上主要予以手術治療,術前需要對患者予以降眼壓治療,然而部分患者經降眼壓治療后仍表現為持續高眼壓[3]。針對持續高眼壓狀態下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手術治療,研究如下。
研究對象篩選基于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作為前提,抽選時間為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共選取持續高眼壓狀態下的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25 例,臨床上予以小梁切除術,為A 組。男/女為13 例/12 例。年齡44~79 歲,平均(5 8.21±0.21)歲。于相同時間段另選持續高眼壓狀態下的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25 例,臨床上予以小梁切除術+晶狀體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手術,為B 組。男/女為14 例和11 例。年齡43~77 歲,平均(56.40±0.16)歲。整理一般資料,患者上述信息數據對比顯示差異細微可忽略,P>0.05,可進行公平對比。
A 組患者予以小梁切除術治療,術前0.5 h 依據實際情況取250 mL 甘露醇(20%)靜注,間歇性按壓患者眼球,調整患者眼內壓,取奧布卡因滴眼液予以表面麻醉,術中結膜瓣以穹隆為基底,以角膜緣為基底做一4 mm×4 mm 鞏膜瓣,分離處理至透明角膜內1 mm 位置左右,于瓣基底處切穿前房,將部分小梁組織切除,并切除虹膜周邊組織,復位以及縫合鞏膜瓣,取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對術眼結膜囊進行涂抹。
B 組患者予以小梁切除術+晶狀體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手術,術前6 h 予以溴芬酸鈉滴眼治療,持續3 次,術前0.5 h 取復方托卡胺滴眼予以散瞳處理,應用開瞼器開瞼,并將穹隆部作為基底做一結膜瓣,范圍控制在80°左右,于11 點處與角膜緣相距2.5 mm 處做鞏膜隧道切口,寬度控制在4 mm左右,于角膜內1.5 mm 處應用穿刺刀刺入前房,做一2.8 mm左右的內切口,于2 點方向做輔助切口,取黏彈劑注入前房,對粘連房角、虹膜后粘連予以分離,環形撕囊,直徑控制為5~5.5 mm,囊膜下以及核周實施水分離,超聲乳化吸除晶狀體核,清除殘留皮質,內切口擴張至3 mm,取黏彈劑注入前房內囊,并植入人工晶狀體,之后取卡米可林注入前房。瞳孔縮小后,于角膜緣垂直方向將隧道切口剪開做鞏膜瓣,于鞏膜瓣下2 mm×1.5 mm 將小梁組織切除,切除周邊虹膜組織,將黏彈劑吸凈,使虹膜、前房恢復,對鞏膜瓣、球結膜間斷縫合,包扎處理,術后予以抗生素、糖皮質激素滴眼液治療。
對兩組患者視力恢復情況、眼壓進行觀察,并予以記錄和比較。
數據處理均由SPSS 19.0 進行計算,采用χ2以及t依次對計數資料以及計量資料進行檢驗,表示形式依次為率(%)、均數±標準差(),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視力恢復情況方面,相對A 組,B 組的視力恢復情況更為理想,數據對比顯示差異較大且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視力恢復情況比較[n(%)]
在眼壓方面,相對A 組,B 組的眼壓改善情況更為理想,數據對比顯示差異較大且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眼壓恢復情況比較 kPa)

表2 兩組患者眼壓恢復情況比較 kPa)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A 組 25 36.20±0.21 18.21±0.12 B 組 25 36.31±0.16 12.12±0.16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是高發病率的眼科疾病,患者可出現眼痛、虹視、視力下降、偏頭痛等癥狀,對患者生活質量影響較大。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在術前,需要予以眼壓控制,而部分患者在經降眼壓治療后仍為高眼壓,導致手術治療難度加大[4-5]。
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持續高眼壓患者實施小梁切除術,主要通過構建新的房水外流通路,實現房水引流而降低眼壓,然而因術后晶狀體膨脹和前移,導致瞳孔阻滯,影響房水引流,繼而導致眼壓再次回升。我院研究指出,視力恢復情況方面,相對A 組,B 組的視力恢復情況更為理想,數據對比顯示差異較大且P<0.05,有統計學意義。在眼壓方面,相對A 組,B 組的眼壓改善情況更為理想,數據對比顯示差異較大且P<0.05,有統計學意義。這是因為,B 組患者聯合晶狀體超聲乳化切除+人工晶狀體植入+小梁切除術治療,通過去除晶狀體使中央前房深度加深,從而預防瞳孔阻滯,避免了眼壓的回升。另外,晶狀體超聲乳化切除以及人工晶狀體植入對粘連房角予以分離,并經水柱對房角黏附的色素顆粒以及炎性物質予以沖洗,對小梁網濾過功能改善有積極意義。有研究顯示,晶狀體超聲乳化切除以及人工晶狀體植入手術后,房水可產白細胞介素-1 以及前列腺素等,有利于小梁網細胞外基質的降解,促進房水流出。相比之下,三聯手術對患者視力改善、眼壓的降低更具優勢[6-7]。
研究認為,小梁切除術+晶狀體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手術可在有效控制眼壓的情況下使患者視力得到改善,且遠期控制效果理想。另外,三聯手術的切口較小,可有效減輕手術創傷性,提高了手術安全性以及質量[8]。
綜上所述,對于持續高眼壓狀態下的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小梁切除術+晶狀體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手術實施治療,相比單用小梁切除術治療,在改善患者視力以及眼壓方面效果更為顯著,值得推薦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