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東亮,李磊濤
(河北省高邑縣醫院,河北 高邑)
快速心律失常是臨床心血管疾病中常見一類,其發病突然,發作癥狀可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發作頻率為幾天1 次,部分患者1 年內發作數次[1-2]。快速心律失常病情急促,癥狀持續較短,頻率不高,因此臨床心電檢查難度較大。快速心律失常因其疾病特性,臨床難以診斷,分型困難,無法有效及時實施治療,對患者預后影響較大,因此臨床上迫切需要一種有效安全的檢查技術[3-4]。經食管心臟電生理檢查是一種新型的無創診斷技術,其操作簡單,無創傷性,可有效為患者病情進行診斷和分型。我院就經食管心臟電生理檢查在快速心律失常中的診斷效果進行探討,詳細報道如下。
此次研究所納入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均自2018 年1 月到2020 年1 月收治患者中選擇,抽選量為60 例,抽選對象均通過研究歸入、掃除標準。男38 例,女22 例。年齡17~80歲,平均(49.12±0.21)歲。10 例合并高血壓,12 例合并糖尿病,3 例合并基礎心臟病。
歸入標準:患者經入院檢查,均確診為快速心律失常;入院前1 d 患者均存在突發性心律失常癥狀,部分患者伴有頭痛、心慌等癥狀;病發前患者心電圖檢查均無異常;患者知情且同意參與此次研究。
掃除標準:患者存在心房顫動;患者存在其余嚴重合并癥;患者存在精神障礙、言語障礙等。
60 例患者均實施經食管心臟電生理檢查,檢查前3 d 內患者嚴禁服用其余抗心律失常藥物。設備儀器選擇DF-5A型心臟電生理檢測儀。患者仰臥,告知其保持放松,應用戊二醛溶液對導管電極予以浸泡和清潔,保持設備無菌。檢查過程中應用生理鹽水對導管電極予以沖洗,遵循無菌操作原則。經鼻腔對患者開始檢測,沿鼻腔確保電極到達鼻咽處,指導患者進行吞咽動作便于后續操作。將導管緩慢置入食管,控制導管深度為30~40 cm。診斷過程中充分考慮相關影響因素,包括患者個體差異、身高、P 波形態等,并依據實際情況對檢查方式、流程進行調整,確保檢查順利開展。密切監測患者心電圖變化,結合振幅電極明確診斷位置,與左心房相距不遠處食管壁,若可檢測出最大電極,視該處為檢測最佳位置。位置明確后固定電極,并將心臟電生理檢測儀與食管電極相連,檢測最低閾值,實施心動過速誘發以及終止。誘發過程中可經SIS2、SIS3 實施反掃刺激,并經SISI 完成遞增刺激,同時抑制高于發作3000 頻率的心律失常,終止心律失常發作。檢測后對患者體表心電圖、食管導聯心電圖指標予以觀察和記錄。
觀察60 例患者經食管心臟電生理檢查的檢出情況,并予以分型,同時評估患者預后情況。
60 例患者經檢查顯示,房室結雙徑路占22 例、房室旁路占11 例、室內心動過速占8 例、2:1 房撲占7 例、房性心動過速占4 例、預激合并室上性心動過速占4 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檢出共56 例,檢出率占93.3%,見表1。經檢查和診斷后對患者實施射頻消融,結果顯示,檢出的56 例患者經治療均成功,治愈率為100.0%。60 例患者中,有51 例患者為心悸發作而就診,其余9 例患者因間斷性心悸發作而就診。

表1 經食管心臟電生理檢查快速心律失常檢出情況(n, %)
對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診治,臨床醫學對其的研究不斷深入,總結得出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多存在心悸、頭暈、胸悶等癥狀,病情嚴重者可出現休克、心衰等,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同時快速性心律失常相對特殊,病情發作快,因此臨床上需要盡早予以診治[5-6]。
傳統對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診斷主要采用體表十二導聯心電圖,其在一定程度上可明確患者病情,然而P 波表現方面相對較差,無法全面顯示P 波與QRS 波段之間的關系,整體檢出率較低,因此醫師難以診治。隨著心內電生理檢查技術的發展,臨床診斷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檢出率得到提高,同時配合射頻消融,有效提高了治療效果,然而該檢查方法費用較高且對設備要求嚴格,操作復雜,存在創傷性,臨床依從性不高,因此臨床上應用受到限制,難以廣泛應用[7-8]。
經食管心臟電生理檢查屬于臨床輔助心電圖檢查方法的一類,其創傷性小,且操作簡單,安全性高,其能夠全面描述高大波形,可明確患者病因,為醫師臨床治療提供依據和信息,同時其對心肌收縮的影響微小,具有較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我院研究得出,60 例患者經檢查顯示,房室結雙徑路占22 例、房室旁路占11 例、室內心動過速占8 例、2:1 房撲占7例、房性心動過速占4 例、預激合并室上性心動過速占4 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檢出共56 例,檢出率占93.3%。檢出的56 例患者經治療均成功,治愈率為100.0%。可見,經食管心臟電生理檢查的檢出率較高,配合射頻消融術,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預后。
在經食管心臟電生理檢查過程中,我院總結出了關于快速心律失常的幾點體會,具體如下。
(1)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以心悸、頭暈、心絞痛、情緒焦慮等為主要癥狀,部分伴有暈厥、休克、心衰等。
(2)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病情發作時,癥狀表現與心臟疾病發作引起的心律失常、癥狀出現時間等之間關系密切。因此對于存在心臟疾病、心率過快、持續心律失常的患者,臨床上需要加強重視,預防其余并發癥的發生,改善患者病情。
(3)經食管導管電極連接心臟電生理檢查設備,可顯示患者P 波情況,依據P 波以及ARS 波群之間的相關性,可有效區分室性心動過速以及室上速。
(4)操作過程中依據患者實際情況予以適當異丙腎上腺素,刺激患者心臟保持興奮。
應用經食管心臟電生理檢查對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實施診斷,可明確病因、證型,在高大波形記錄中比較明顯,且經食管心臟電生理檢查技術對心臟、心肌的傳導收縮影響可忽略不計,實用性較高,操作安全性好,配合射頻消融技術進行對癥治療,可使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得到早期診治。
綜上所述,經食管心臟電生理檢查在快速心律失常檢查過重具有較高應用價值,且可明確患者病情、病因、分型等,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