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河北生殖婦產醫院,河北 石家莊)
新生兒感染性肺炎(Infectious Pneumonia of the Newborn)主要是由病毒、細菌、衣原體或原蟲引起的感染,通常好發于分娩前后[1]。患兒的臨床表現主要為呼吸困難、窒息、高熱等,按類型可分為三類:(1)產前感染性肺炎;(2)產時感染性肺炎;(3)產后感染性肺炎[2]。由于新生兒肺炎發展較快,如不及時進行治療,就會導致患兒出現呼吸衰竭、敗血癥、腦膜炎等一系列疾病,更直接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3]。據相關統計表明:全世界每年有200 萬兒童死于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是威脅新生兒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4]。為了探究如何更好地治療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本次研究主要對阿莫西林鈉克拉酸維鉀聯合鹽酸氨溴索治療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了研究分析,相關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7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收治的感染性肺炎新生兒144 例,納入標準:(1)患兒家屬均屬于知情同意參加實驗;(2)未發現患兒合并其他疾病。排除標準:(1)患兒對相關藥物過敏;(2)因其他原因不適合參與此次研究的患兒。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72 例,對照組中有男性37 例,女性35 例,日齡3~20 d,平均(11.23±1.08)d;觀察組中有男性36 例,女性36 例,日齡3~19 d,平均(11.19±1.05)d。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進行單獨用藥,采用鹽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生產廠商:國藥集團汕頭金石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9208)進行治療。觀察組則采用阿莫西林鈉克拉酸維鉀(生產廠商:珠海聯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10772)聯合鹽酸氨溴索的聯合用藥法進行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恢復情況。
觀察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及住院時間,臨床治療效果評定標準:(1)顯效:經相關治療后,患兒相關癥狀得到較好的改善,肺部檢查啰音消失;(2)有效:經相關治療后,患兒相關癥狀得到一定改善,肺部檢查啰音部分消失;(3)無效:經相關治療后,患兒相關癥狀無明顯變化或者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 對患兒的資料進行分析處理,以()(%)分別表示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予以t 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8.61%,明顯優于對照組的91.67%(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對比[n(%)]
觀察組患兒接受治療后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及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患兒(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后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及住院時間對比 d)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后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及住院時間對比 d)
組別 例數 呼吸困難 肺部啰音 喘息 咳嗽 住院時間對照組 72 3.08±0.89 6.74±2.05 5.13±1.98 5.88±1.74 14.38±2.86觀察組 72 2.10±0.42 5.43±1.26 3.57±1.28 3.94±1.33 11.02±2.53 t 8.450 4.620 5.614 7.516 7.467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兒較為常見的疾病,可由細菌、病毒、衣原體等感染引起,主要發生在宮內、分娩過程中或出生后[5]。感染性肺炎發生在宮內時,患兒時常出現窒息的情況,并在復蘇后存在呼吸過快的現象,并伴隨呻吟,相關癥狀一般會在新生兒出生后12~24 h 出現;感染性肺炎發生在分娩過程中時,一般會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潛伏期,期間患兒無相關明顯的臨床癥狀,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發病,其發病時間主要與病原體有關;感染性肺炎發生在出生后時,患兒通常出現體溫變化過大,并且伴隨食欲不振、口吐白沫、呼吸急促或不規律、發紺等癥狀,嚴重時還會出現呼吸驟停、呼吸衰竭等情況,直接威脅了患兒的生命健康[6]。在這三大類型中,較為常見的是出生后感染,主要由于新生兒的各項器官還未發育成熟,肺部氣管十分細小,并且氣道存在較大的阻力,容易發生堵塞現象,如果新生兒的肺泡被病原菌侵入,就會導致炎癥介質以及抗炎因子的出現,從而引起感染性肺炎,造成新生兒肺功能循環障礙,導致一系列嚴重后果。據相關數據顯示,感染性肺炎每年會導致200 萬新生兒死亡,是嚴重威脅新生兒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之一。
及時開展有效的治療是解決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主要方法,一般來說,面對感染性肺炎的治療方法是根據患兒實際情況給予適量的抗生素,同時對患兒的呼吸道進行徹底的清理,并為其提供相關的保護,為患兒提供所需的營養及氧氣等。而鹽酸氨溴索是臨床所常用的祛痰藥物,對于呼吸道中的粘痰具有較高的溶解作用,并能對呼吸道起到有效的潤滑保護作用。其藥理機制主要是加強對呼吸道分泌物的排除并對相關粘液進行有效的溶解,促進患兒的排痰,從而達到改善患兒的呼吸情況的目的。此外,鹽酸氨溴索還具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可較好地抑制炎癥反應、防止感染性肺炎的發生。而阿莫西林鈉克拉酸維鉀屬于青霉素類的抗生素,常被臨床應用于一些敏感菌的感染,比如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草綠色鏈球菌的感染等。在小兒感染性肺炎中,阿莫西林鈉克拉酸維鉀可以較為有效地阻礙患兒體內的細菌細胞壁合成,導致患兒肺部細菌大量死亡,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為了探究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治療方法,本次研究選取我院144 例感染性肺炎新生兒,通過分組對比的方法,探究了阿莫西林鈉克拉酸維鉀聯合鹽酸氨溴索與單獨使用鹽酸氨溴索對于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臨床治療效果。相關研究后發現:使用阿莫西林鈉克拉酸維鉀聯合鹽酸氨溴索的觀察組在治療在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臨床治療中,治療效果及相關恢復情況均較為顯著地優于使用鹽酸氨溴索的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臨床治療中,使用阿莫西林鈉克拉酸維鉀聯合鹽酸氨溴索的臨床效果顯著,且恢復較好,值得臨床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