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靜賓,楊琴,李少巖
(河北省保定市曲陽仁濟醫院,河北 保定)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是指隨著人體內血糖升高經由尿液流失,因此尿液中含糖的現象。通常與人體過多攝入脂肪、碳水化合物、熱能以及缺乏運動鍛煉等有關系,常見癥狀表現有多飲以及多尿,還會伴隨多食以及體重減輕等癥狀[1]。目前臨床并無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且糖尿病常常伴隨各類并發癥,對于患者以及家庭都造成了非常嚴重影響,因此對于糖尿病的早期診斷以及及時治療就變得非常重要[2]。
選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我院接診的糖尿病患者100 例,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其中對照組患者50 例,其中男23 例,女27 例,年齡為56~78 歲,平均(63.25±3.69)歲,采用常規檢驗方式。觀察組患者50 例,其中男29 例,女21 例,年齡為55~79 歲,平均(63.95±3.05)歲,采用生化檢測方式。兩組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研究,且排除患有嚴重心腦以及肝腎等內臟器官嚴重病變、精神障礙等疾病的患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的比較無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常規檢驗方式,采集患者晨起之后的新鮮尿液5 mL,應用醫院的尿液分析儀對尿液進行分析檢驗。
觀察組采用生化檢驗方式,采集患者晨起之后的空腹靜脈血3 mL,在溫度為-4 ℃的冰箱內存儲2 h。利用醫院的生化分析儀結合患者的空腹血清葡萄糖、糖化血紅蛋白以及血清甘油三酯與果糖胺值等做出具體分析檢驗。
為了確保試驗結果的準確性,在實驗過程中,患者不能采用胰島素以及降糖藥、輸液等治療,同時也不能吃飯、喝水、吸煙以及做劇烈運動,確保患者在平靜狀態之下完成測驗。
將兩組患者的檢驗結果與臨床的診斷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如果結果相同則證明檢驗結果有效,如果檢驗結果與臨床診斷效果不相同,則表明無效。
將數據納入SPSS 17.0 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并以(%)表示,P<0.05 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結果的總有效率要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對兩組患者臨床檢驗總有效率進行對比(n, %)
糖尿病作為臨床常見的代謝類疾病,通常與人體胰島素作用異常與分泌缺失存在關聯。對于糖尿病的確診,通常要通過對以下幾種指標的分析,即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血脂、血清甘油三酯、尿糖等[3]。
血糖指標是糖尿病確診的唯一指標,結合臨床診斷可以發現,如果有疑似糖尿病患者,在對患者的血糖指標進行多次檢測之后,如果一次顯示血糖指標存在異常,便可對患者進行確診[4]。糖化血清蛋白是一種血糖發生非酶促反應而生成的產物,可以對患者采集靜脈血之前1~3 周的血糖水平有效反映[5]。尿糖的診斷意義通常是如若患者的腎糖閾值對比其血糖濃度明顯要低時,就可表明患者的尿糖檢驗成果呈陽性[6]。血脂的監測結果異常通常見于已經確診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不良的時候。
結合本次試驗研究結果,當前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糖尿病的檢測與診斷手段也日益革新。生化檢驗方式通過對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以及血清甘油三酯、果糖胺值等指標進行檢測,不僅能減少對于診斷糖尿病的誤診率、漏診率等的發生具有積極意義,還能對患者的身體狀態進行評估[7]。但檢驗時要注意保持空腹狀態,同時女性受檢者還要避開經期,對尿液采集取樣之后,注意存儲時間不要過長,以免影響實驗驗結果準確性等[8]。
綜上所述,生化檢驗用于對糖尿病診斷效果要比常規檢驗效果更準確,并且只需抽取患者的少量血液采樣,因此具有檢測方便、用時較少等優點,因此建議在臨床廣泛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