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雄飛
(新疆長安中醫(yī)腦病醫(yī)院,新疆 烏魯木齊)
腦梗死即腦梗塞,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1]。主要是由于動脈狹窄導致管腔內逐漸形成血栓而最終阻塞動脈所致,其發(fā)病群體主要集中于中老年人。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劇,各類疾病的發(fā)病率不斷的上升,嚴重的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醫(yī)學治療水平的不斷革新有效的提升了各類疾病的有效治愈率[2]。但由于其疾病發(fā)病群體的特殊性及病情的復雜性,在有效治療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嚴重影響其疾病的有效治愈率。本研究中,分析探討中醫(yī)藥結合針刺綜合療法治療腦梗塞恢復期或后遺癥期的療效,具體如下。
選取我院于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收治的50 例腦梗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腦梗塞的診斷標準,均已確診。隨機分成觀察25 例,男性15 例,女性10 例,平均年齡(60.5±5.5)歲,對照組25 例,男性16 例,女性9 例,平均年齡(60.4±6.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后分析顯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在有效治療的過程中,對患者的各項情況進行有效的了解,并做好記錄。對照組患者在有效治療的過程中采用常規(guī)治療的方式治療。使用依達拉奉(山東羅欣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190;規(guī)格10 mL)治療。在有效治療的過程中不對患者進行針刺。
觀察組患者在有效治療的過程中利用補陽還五湯治療,具體藥方為:黃芪30 g、當歸12 g、赤芍10 g、川芎10 g、紅花6 g、桃仁6 g、地龍10 g。用水進行有效的煎煮,每天煎煮1 次,按照2 次/d 進行服用。連續(xù)用藥15 d,對患者的合谷、曲池、足三里等穴位進行有效的針刺。根據患者的病情每日取7 個穴位進行針刺,按照1 次/d 針刺15 d。在此期間對患者的相關部位進行有效的按摩,1 次/d,30 min/次,有效進行15 d。
在有效治療的過程中對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進行有效監(jiān)測,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并對患者的相關情況進行有效對比。主要包括:(1)治療效果的對比。患者在治療后臨床癥狀得到有效的控制,無異常情況為顯效;患者在治療后臨床癥狀有所好轉,無異常情況為有效;患者在治療后臨床癥狀為得到有效的改善,病情加重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所有患者×100%。(2)用Fugl-Meyer 運動積分法及BI 指數對患者的肢體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估。總分為100 分,分數越高恢復情況越好,分數越低恢復情況越差。
將數據納入SPSS 17.0 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 和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通過兩組患者治療效率的對比發(fā)現,觀察組患者的各項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如表1 所示。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率的對比(n, %)
通過兩組患者FMA 及BI 評分的對比發(fā)現,觀察組患者的各項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如表2 所示。
表2 兩組患者FMA 及BI 評分的對比

表2 兩組患者FMA 及BI 評分的對比
組別 例數 FMA BI觀察組 25 75.8±10.8 76.8±11.5對照組 25 60.2±9.28 61.3±12.4 t 5.477 4.582 P 0.001 0.001
腦梗塞是臨床常見的腦部疾病,也是中老年人群體中多發(fā)頻發(fā)的疾病[3]。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劇,各類老年疾病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醫(yī)學治療水平的不斷革新,有效的提升了各類疾病的有效治愈率[4]。但是由于其疾病的復雜性以及發(fā)病群體的特殊性,有效治療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嚴重的影響患者的有效治愈率。為進一步降低治療過程中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有效的解決治療過程中的各類弊端問題,提高此疾病的治療有效率,更為有效的治療方式受到諸多的關注。
目前臨床治療腦梗塞時最常用的治療方法是常規(guī)治療,利用西藥治療在有效治療的過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5]。但是由于其疾病的復雜性以及發(fā)病群體的特殊性,有效治療過程中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以及治療過程中的并發(fā)癥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嚴重影響患者的有效治療[6]。為進一步提高治療有效率,降低治療過程中的風險性,更為有效的治療方式受到了諸多的關注。
中醫(yī)藥結合針刺綜合療法治療受到了諸多的關注。中醫(yī)藥在有效治療腦梗塞患者的過程中利用補陽還五湯治療,針刺對患者的不同情況進行有效的內調[7]。補陽還五湯在腦梗塞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安全性較高。中醫(yī)認為腦梗塞屬于“中風”的范疇。其病的主要發(fā)病機制由氣血虧虛,陽氣遏制。因而在有效治療的過程中主要進行活血化瘀、滋補肝腎。補陽還五湯在有效治療的過程中效果顯著,能夠起到活血化瘀、滋補肝腎的效果[8]。本研究顯示,在有效治療腦梗塞患者的過程中利用補陽還五湯的治療效果顯著,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FMA 及BI 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腦梗塞患者的治療中有效的利用中醫(yī)藥結合針刺綜合療法能夠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對患者的肢體功能進行有效改善,安全性高,能夠降低治療過程中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有較高的使用價值,值得有效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