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秋海
(富平縣第二人民醫院 內科,陜西 富平)
消化道潰瘍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中老年群體為該病的高發人群,在發病時,需給予患者有效的治療措施,否則可能導致患者出現胃出血、胃穿孔等并發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尋找一種積極有效的治療方式對消化道潰瘍患者意義重大。近幾年,中醫藥治療在各種疾病中均具有顯著的療效[1]。本次研究以80 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中藥在治療消化道潰瘍疾病中的效果,具體如下。
選擇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來我院治療的80 例消化道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入院先后順序法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其中對照組40 例,男性23 例,女性17 例,平均年齡為(50.4±6.3)歲,給予常規治療,治療組40 例,男性22 例,女性18 例,平均年齡為(53.7±6.0)歲,給予自擬芪丹失笑散治療。兩組在基礎資料上無明顯差異,有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已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以患者均知情同意。
對照組患者需口服阿莫西林,甲硝唑以及奧美拉唑等藥物,其中阿莫西林(國藥準字H14022454,山西昂生藥業有限責任公司);0.5 g/次,3 次/d,甲硝唑(國藥準字H22024291,吉林省華僑藥業有限公司);0.4 g/次,3 次/d,奧美拉唑(國藥準字H20064797,吉林道君藥業有限公司);20 mg/次,2 次/d,治療組給予自擬芪丹失笑散治療,取瓦楞子、黃芪各30 g,甘草、丹參各15 g,炒蒲黃、郁金、砂仁以及五靈脂各12 g,烏藥、白及各9 g。對于淤血停胃的患者可增加紅花、桃仁,對于肝氣犯胃患者增加佛手,對于胃陰不足患者可增加麥冬以及生地黃,對于溫室中阻患者增加半夏、黃連。使用溫水煎服,3 次/d。
觀察兩組在治療效果方面的差異。經治療后患者不適癥狀消失,生命體征恢復正常為痊愈;患者不適癥狀顯著好轉,生命體征趨于好轉為顯效;不滿足以上2 種標準,病情甚至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
采用SPSS 21.0 軟件分析,計量數據通過t 檢驗,計數資料通過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的療效好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對比[n(%)]
消化道潰瘍屬于慢性潰瘍疾病的一種,環境、遺傳以及感染產生的酸性胃液消化胃粘膜是該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其發病部位為胃部以及十二指腸壺腹部,因此也稱為是胃十二指腸潰瘍,三聯治療方案為西藥治療的常用方案,以抑酸,消除幽門螺桿菌以及保護胃黏膜為重點,效果較為理想,但其不足之處在于長時間的用藥可能導致耐藥性的增加,使患者病情反復發作[2]。
從中醫角度而言,消化道潰瘍屬于反胃,胃脘痛的范疇,多為飲食不良,情志失調所導致,寒濕淤血為此病的病因,急性患者,多為飲食情志導致,致脾胃功能受損,氣血瘀滯,病癥屬實,若邪犯胃脘過久,使脾胃功能嚴重受損,轉為慢性,引起胃虛弱正以及陰虛證,而氣虛和氣滯導致血行不暢,產生淤血,故此病虛為主,夾雜濕寒,淤血,為虛中夾實,熱寒交雜癥[3]。
方中以丹參、黃芪為主藥,具有補氣生陽,活血祛瘀之效,五靈脂可疏通血脈,驅散淤血,治療疼痛淤血效果顯著,蒲黃活血,和五靈脂并用,藥性平和,活血散結,止痛作用明顯,白及消腫止血,郁金活血,清心解郁,砂仁抗炎殺菌,對胃粘膜具有保護作用,甘草可對眾藥進行調和,諸藥并用,具有理氣和胃,健脾益氣,通絡活血之效,中藥藥材多來自于動物、植物或礦物質,長時間服用并不會導致患者出現不良反應,與常規西藥治療相比,安全性更高[4]。在本次研究中,結果顯示中藥治療的有效率顯著高于常規西藥治療,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可見,采用自擬芪丹失效散為患者進行治療,可顯著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安全性高,能加快患者潰瘍快速愈合速度。
綜上所述,對消化道潰瘍患者采用自擬芪丹失笑散治療方案療效顯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臨床不適癥狀,達到止血止痛,保護胃黏膜的效果,使用價值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