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瑛瑛
(涉縣醫院,河北 涉縣)
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風濕免疫科臨床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炎癥性結締組織病,青年女性是該病的高發群體,SLE 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但大量實驗表明內分泌、遺傳、免疫異常、感染及環境等因素均與本病的發生有密切關聯,發病后可累及腎臟、心臟、呼吸系統、骨骼肌肉、神經系統、血液系統、消化系統等器官和系統,未經系統、有效治療的患者生存時間較短,有較高死亡率[1]。近年來,經積極治療的患者在有效治療之后生存期明顯延長。甲基潑尼松龍沖擊療法是臨床治療SLE 的常見方法,該方法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減緩或阻滯SLE 慢性損害的進程,改善疾病的遠期預后,但藥物沖擊療法需要在短期內大量給藥,可能使機體原有代謝機制紊亂,出現各種不良反應,因此在藥物沖擊治療時需要掌握好適應癥,并配合科學的護理方法,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對癥處理[2]。本次研究在SLE患者接受甲基潑尼松龍沖擊治療時采取綜合護理,以探究其臨床效果,現做如下報道。
將我院2017 年6 月至2018 年7 月收治的系統性紅斑狼瘡腎炎患者62 例納入對照組,2018 年8 月至2019 年8 月收治的系統性紅斑狼瘡腎炎患者62 例納入觀察組,觀察組中,男性12 例,女性50 例,年齡23~57 歲,平均(43.21±1.12)歲,病程5 個月至4 年,平均(2.15±1.03)年。對照組中,男性11 例,女性51 例,年齡24~55 歲,平均(42.15±1.89)歲,病程3 個月至4 年,平均(2.09±1.14)年。兩組患者上述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水腫、血尿,符合SLE 診斷標準。②患者對本次研究目的及方法知情,自愿參與。③患者無認知、語言功能障礙,可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及護理。排除標準:①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②中途退出研究或臨床資料缺失者。
1.2.1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甲基潑尼松龍沖擊治療:將甲基潑尼松龍(生產廠商:國藥集團容生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0727,規格:400 mg)0.5~1 g 溶于300 mL 的5%葡萄糖溶液中性靜脈滴注,1 次/d,3 d 為1 個療程,1 個療程后間隔5~7 d 視病情而定,繼續2 個療程,通常不超過3 個療程。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在此不做贅述,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主要包括:①沖擊治療前準備,在大劑量應用激素治療后可能導致患者基礎疾病的加重或誘發新的疾病,因此在沖擊治療前應當做好檢查準備,包括:腎功能和尿常規,用于療效判斷;消化道鋇餐檢查,排除消化道潰瘍;血糖測試,排除糖尿病;心電圖及心臟彩超,了解心臟功能[3]。②心理護理,SLE 病情遷延反復,且臨床表現復雜,反復的病情容易給患者造成心理負擔,護理人員應當加強與患者的交流,主動關心患者,為其排解不良情緒。③沖擊治療期間,做好常規觀察,密切關注患者心率和尿量的變化,水電解質失衡者及時進行糾正,定時監測血壓,防止一過性高血壓。觀察患者是否發生腹痛、惡心和反酸等癥狀,如有異常應當及時報告醫生并采取正確處理。④加強皮膚護理,指導患者勤剪指甲,皮膚瘙癢時避免抓撓,伴有紅斑皮疹時不可擠壓皮膚,避免接觸刺激性物品,以免加重皮膚潰瘍[4]。
記錄兩組患者紅斑消退用時與潰瘍皮膚愈合用時,并進行對比。
采取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問卷結果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尚可以及不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觀察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5]。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 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 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在紅斑消退時間與潰瘍皮膚愈合時間方面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好轉時間對比d)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好轉時間對比d)
組別 例數 紅斑消退時間 潰瘍皮膚愈合時間觀察組 62 10.23±4.23 11.58±2.14對照組 62 16.24±2.10 17.61±3.78 t 9.852 10.931 P 0.000 0.000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為96.77%,對照組護理總滿意率為82.26%,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護理滿意率調查情況對比[n(%)]
在治療過程中,對照組患者共有20 例出現不良反應,其中6 例寒戰、發熱,6 例低血壓,8 例惡心嘔吐,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2.26%(20/62),觀察組中共18 例出現不良反應,其中5 例寒顫、發熱、8 例低血壓,5 例惡心嘔吐,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9.03(18/62),兩組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
SLE 為臨床常見免疫性疾病,任何年齡段均可發病,但以20~40 歲的女性為高發群體,在雌激素水平、遺傳、環境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導致機體內T 淋巴細胞減少,降低了T 抑制細胞的功能,而B 細胞增生過度并產生大量抗體,與體內相應抗原結合并形成免疫復合物,這些免疫復合物在關節、皮膚、腎小球和小血管等部位沉積,并逐漸引起慢性炎癥甚至組織壞事,導致機體多系統受到損害[6-8]。甲基潑尼松龍為人工合成的流淚激素,有較強的免疫抑制作用,在急進型腎炎、狼瘡腎炎等腎小球疾病的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沖擊治療容易導致不良反應,其中消化道出血、血肌酐升高、電解質紊亂、心律失常、水鈉潴留、暫時性的急性腎衰竭等均為甲基潑尼松龍的常見不良反應[9]。
為了提升治療效果,減輕患者不良反應,本次研究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了綜合護理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臨床效果,研究結果提示,觀察組對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在臨床癥狀的緩解方面,觀察組紅斑消退時間以及潰瘍皮膚的愈合時間也明顯短于對照組,這與護理期間護理人員更加重視患者皮膚護理有重要關系,另外,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明顯差異,由于采取同樣的治療方式,藥物帶來的不良反應是相同的,所有患者經護理后癥狀都得到了明顯改善。
綜上所述,在采取甲基潑尼松龍沖擊治療SLE 期間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促進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并提升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