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幸福聽“民聲”

2020-06-08 02:59:52
當代貴州 2020年4期

隨著脫貧攻堅連戰連捷、全面小康建設的大力推進,貴州民生“短板”在不斷補齊,一系列民生關切變為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易感知、得實惠的民生福祉。

而每年的“十件民生實事”,備受關注。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貴州辦好“十件民生實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政之所興在順民意。貴州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辦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教育、醫療、住房、飲水安全、治安等民生實事,切實解決群眾的煩心事、憂心事、揪心事,努力為老百姓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飲水安全 · 龍里

有了水,我們的幸福指數提高了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覃淋

覃淋龍里縣灣灘河鎮桂花村村民用自來水洗菜。

桂花村坐落在龍里縣灣灘河鎮盤腳山下。這里群山懷抱,植被豐茂,風景宜人。村腳下有一口古井,此前,全村人都靠著這口井水生活。

近年來,年輕人大都外出打工,留守在村里的老人小孩要自己從村腳古井挑水吃,這牽動著在外務工兒女的心。

“不出門找不到錢,出了門又牽掛家人。父母70多了,腿腳不利落,娃娃又才幾歲,總擔心他們在家挑水時發生意外。”村民王德邦說。

脫貧攻堅、同奔小康,安全飲水問題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為了把農村“兩不愁三保障”工作落到實處,龍里縣投入30多萬元,村民投工投勞修建了桂花村電提人飲工程,建設50立方米的調節池1口,11千瓦電提站1座,鋪設管網6933米,讓桂花村家家戶戶都喝上了自來水。

“桂花村農村人飲工程水源取自山腳下離寨子2公里、落差70多米的白巖沖水庫,遠距離高揚程電提輸送到山頂50立方米的高位水池,再由水池分流進到盤腳家家戶戶。”桂花村支書王積舉說。

王積奎是村里的貧困戶,村里為了照顧他就業,讓他擔任管水員。兩年多來,他負責維修水表外供水管線、機電設備和按制度收取水費,認真按照管水制度進行管理,盡職盡責。

王積奎的管理井井有條,桂花村從來沒有斷過水,2019年他被評為灣灘河鎮“優秀管水員”,桂花村村民自治管水模式也成了龍里縣推廣運用示范點。

脫貧摘帽的村民羅順權家,自從自來水通到家里面后,不僅買了洗衣機,還增加了太陽能熱水器,“有了水,我們的幸福指數提高了!”

羅仕玉今年65歲,從小就生活在桂花村。羅仕玉說:“以前家里用水需要到村子外面的水井去挑,來回4公里,每天需要走5趟才能挑滿一天的用量。為了挑水,我這幾十年來不知道摔多少跤。”

“現在,政府花錢給村里修建了飲水工程,將山下水庫的水輸送到家門口,我們也喝上了自來水。”羅仕玉說,用水不再難,家里也修了衛生間,買了洗衣機、熱水器,生活是越來越方便了。

飲水安全,乃民生大事。目前,龍里縣累計投入資金1.16億元,建設完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418處,鞏固提升87個行政村14.59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全縣實現了安全飲水100%覆蓋。

公路安全 · 雷山

行駛在安全長廊,心里踏實放心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王玉林

貨車司機姜仕權駕車行駛在山間寬闊安全的公路上,他把一車貨物送至雷山縣固魯村后,又繼續趕往下一個村寨。

近年來,為打造農村公路安全長廊,雷山縣將群眾安全出行納入脫貧攻堅任務統籌落實,把農村道路交通安全作為全縣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為脫貧攻堅保駕護航。

雷山縣地質條件復雜,山高坡陡、臨崖臨水臨坎路段多,季節性災害天氣頻發。農村道路路窄彎急,容易發生惡性交通事故。

據統計,僅2010至2015年,雷山農村道路發生死傷交通事故就有378起,死亡182人、受傷567人,給群眾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還導致涉事群眾致貧返貧。

雷山縣痛下決心、加大投入,把農村公路生命防護工程建設作為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和治理的重中之重。

“在全縣年財政收入僅有3億多元的情況下,2015至2018年共投入資金近1.5億元,建設安裝防護欄、防撞墻1161.3公里,實現通村以上道路安全設施全覆蓋。”雷山縣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蒙吉茂介紹。

2019年以來,雷山縣對農村道路安全防護工程進行“一燈一帶一鏡一牌”的提檔升級建設,涉及全縣8個鄉鎮、86個村寨、101條農村道路建設。農村公路生命防護工程建設后,目前雷山縣未發生一次死亡2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同時,雷山縣還推廣“零酒駕”示范村經驗,預防和減少了農村道路交通事故發生。

位于雷山縣郎德鎮的報德村,通過土辦法“四個120處罰”,打造“零酒駕”示范村。

“四個120處罰”即凡是損壞交通(道路)公共基礎設施和從事非法運營經營的,處罰120斤大米;凡是酒后駕駛車輛和毒駕的,處罰120斤酒;凡是無證駕駛機動車的,處罰120斤肉;凡是違法乘坐超員無牌無證車輛的,處罰120元。

“借助這個土辦法,村里沒有出現過酒駕行為,遇到節日村民喝點酒,也會相互提醒不開車。”雷山縣報德村村主任文旭說。

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納入《村規民約》,打造“零酒駕”村,實施“路長+網格員”管理機制,雷山縣已形成交通安全管理全民參與、全民共治的濃厚氛圍。

“開車到各個村寨,道路不僅加寬硬化了,容易發生滑坡的路段也有相應的防護措施。”姜仕權說,公路上安裝了指示牌、隔離帶、減速帶,讓司機互相錯車更為安全,行駛在“安全長廊”里,心里踏實放心。

城市停車 · 安順

為老百姓提供快捷便利舒心的停車體驗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金秋時 王光莉

位于安順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貴航集團三0二醫院整潔明亮,鋼架結構的升降停車場內,一輛輛汽車錯落有致地停靠在帶有固定編號的車架上。

“師傅,幫我取一下車。”2019年12月28日,臨近傍晚,在停車場工作人員的操作下,不到一分鐘,醫生錢坤順利從停車架上取出了自己的車。

“過去停車很難,自從2019年改造成升降停車場后,真的方便了不少,節約了不少時間!”錢坤說,以前,醫院員工開車上班來停車,都要靠搶位置,經常找不到地方停車,現在好多了。

錢坤回憶,在過去近兩年時間里,由于醫院停車數量十分有限,在節假日,不少就醫群眾只能將汽車停放在道路兩側,進一步增加了城市道路交通的壓力。

變化出現在2019年。在安順市自然資源局統一規劃下,根據貴航集團三0二醫院的實際情況,將醫院修建立體式升降停車場項目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3月,醫院立體升降停車場建成正式投入使用。

“以前停車場這個位置,只能停幾十輛車,現在可以停260輛車,加上地面停車場,一共可停放近300輛車。”停車場工作人員蔣勝中說。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一輛車從最高層到最底層,取車時間大約在1到2分半鐘之間。停車場提供24小時人工停車服務,白天有3名服務人員負責3個區域的停車服務,夜間有1名服務人員值班。

不止是貴航集團三0二醫院,同樣位于中心老城區的安順市武當山片區,也曾面臨相似的停車難壓力。

2019年以來,為滿足新型城鎮化試點的交通發展需要,安順市共建成2680個公共停車位,累計完成投資額2.5818億元。

市民郭彩說,安順這座城市不大,過去老百姓從城東到城西也用不了半個小時的時間。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和城市變遷,安順城市面積日益擴大,經濟發展在加快,老百姓生活質量在提高,私家車也越來越多,停車成為一個老難題。

“我們切切實實看到了變化。”郭彩說,醫院、學校、商業區、公園等區域興建了大型地面和地下停車場,不少停車場還通過應用智能化管理、采用車牌識別進出、使用微信支付等多種方式來提高停車場使用效率,為老百姓提供了快捷、便利、舒心的停車體驗。

基礎教育 · 黔西

再也不用走一個多小時山路去上學啦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羅亮亮

2019年12月17日午飯時間,在黔西縣第十小學(以下簡稱黔西十小)讀五年級的羅鑫悅和同學們一起,從食堂領取營養午餐回到教室吃飯。

羅鑫悅一家住在黔西縣城的錦繡花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2018年5月,她成為黔西十小接收的第一批搬遷學生。“再也不用早起走一個多小時山路去上學啦!”

在錦繡花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學校——錦繡學校建成投用之前,黔西十小承擔起了大部分錦繡花都適齡孩子的就學任務,孩子們上學僅需步行10分鐘。

校園內,孩子們三五結伴,帶上飯盒往返于教室和食堂。“同學們的精神面貌真好啊,充滿朝氣。”一位家長感嘆道。

黔西縣第十小學黔西十小組織搬遷學生走進錦繡花都小區,開展“童眼看變遷”采訪活動,讓同學們親身感受易地扶貧搬遷為他們帶來的變化。

“是啊,但剛開始可不是這樣的。”學校語文教師章黔莉說,一些易地扶貧搬遷轉入學校的同學剛來時有些不適應,有的不愛說話,怯于與人交往,為了讓他們盡快融入新環境,老師同學們做了很多努力。

黔西十小校長趙彤介紹,全校共有2333名學生,其中1011人是易地搬遷來就讀的,縣里和學校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加大硬件投入滿足教學需求;采取城鄉學生“一對一”結對子、教師“1+N”包保等措施,加快他們融入新環境。

“老師非常負責任,不僅教娃娃學知識,也關心娃娃的各方面發展。”陳桂香是兩個孩子的媽媽,2018年5月,舉家從黔西縣林泉鎮余姚村搬遷至錦繡花都,她告訴記者,孩子轉入黔西十小后,性格變得開朗了許多。

錦繡花都是黔西縣兩個縣城安置點之一,是全縣集中安置搬遷群眾人數最多的安置點,安置搬遷群眾4050戶17776人,搬遷群眾適齡子女就學需求2813人。

“安置點內配套的錦繡中心幼兒園已經投入使用,解決了搬遷群眾適齡子女540人幼兒園就學需求;而安置點內配套的小學——錦繡學校主體已經完工,正在進行裝修。”黔西縣教育局教育股股長徐林告訴記者,錦繡學校將在2020年春季學期正式投入使用。

錦繡學校的建設屬于2019年“全省十件民生實事”項目之一,學校建筑面積1.23余萬平方米,總投資5301.43萬元,辦學規模為小學30班1350人,可滿足錦繡花都所有小學階段就學需求。

“錦繡學校建好后,我們將根據目前在黔西十小、金鳳小學過渡安置的學生及家長意愿,將搬遷學生轉入新校,讓他們真正實現家門口上學。”黔西縣教育局局長蔣劉恩說。

兒童健康 · 貞豐

給娃娃吃了營養包,身體好得很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羅亮亮

“營養包,營養好,每天吃一包,身體健壯生病少!”2019年12月19日,記者走進貞豐縣魯容鄉衛生院婦幼保健室,一張兒童營養改善項目的宣傳海報映入眼簾。

營養包,指的是嬰幼兒輔食營養包。

“營養包里含有小寶寶健康成長必需的優質蛋白質、鐵、鋅、鈣等元素和多種維生素,能夠預防小寶寶的營養不良和貧血等疾病。”2018年6月起,魯容鄉開始實施“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一有新媽媽出現,鄉衛生院婦幼保健負責人黃梅就要向她們宣傳營養包的作用。

鄉衛生院工作人員和各村村醫,曾在鄉鎮集市、街道集中宣傳營養包,但一開始,有小部分家長并不理解。“他們不了解營養包,也不相信有免費的東西,認為免費的東西是不好的。”黃梅告訴記者,為了消除家長的疑慮,全鄉村醫紛紛上門耐心講解,并送去營養包。

羅亮亮貞豐縣魯容鄉衛生院里擺放的嬰幼兒輔食營養包。

在納翁村衛生室,儲物柜里存放著待發放的營養包。村醫班克美介紹說,他們村目前有27個適齡娃娃正在服用營養包,“大多數家長都理解配合,少部分需要多花心思”。

班克美回憶說,她曾遇到過一個孩子的奶奶不懂漢語,也拒絕給孩子服用營養包。為了弄清原由,班克美用布依語和老人交流,才得知她的顧慮,原來是因為娃娃腸胃不好,奶奶是擔心營養包會讓娃娃拉肚子。

經過一番耐心解釋和用法講解,老人才同意給孩子服用營養包。最終,不僅孩子的腸胃好了起來,身體各項指標都越來越好。

“經過一段時間的體檢檢測,我們村里娃娃的貧血問題基本得到解決,發育情況也逐漸趨于正常。”班克美說。

跟隨村醫的腳步,記者來到納翁村過翁組村民王金家,只見一個小男孩光著腳丫子在家中走動,奶奶正追著孩子給他穿鞋:“娃娃吃了營養包,身體好得很。”

宣傳、發放、教授服用方法、體檢、提出照料建議……相同的推廣場景在全鄉醫務工作者的推動下不斷上演,魯容鄉6—24月齡兒童體質得到了極大改善。

據貞豐縣魯容鄉衛生院院長李政介紹,一年半時間內,魯容鄉已累計發放嬰幼兒輔食營養包955盒,覆蓋全鄉6—24月齡貧困兒童170人,目前該年齡段兒童貧血現象有明顯改善,免疫力也有一定提高。

就業扶貧 · 錦屏

小倆口一年收入近8 萬元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覃淋

近日,記者來到錦屏縣三江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大公田社區的貴州福鑫服飾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見到正忙著趕制衣服的搬遷婦女楊長蘭。

2018年7月,楊長蘭一家從鐘靈鄉搬遷到大公田社區,但她由于沒有技能找不到工作。后來,在社區就業創業服務中心的幫助下,楊長蘭通過20天的崗前技能培訓,順利進入貴州福鑫服飾有限公司工作,每個月收入有2000多元。

2019年初,為解決搬遷群眾就業難題,大公田社區成立了就業創業服務中心。“就業創業服務中心經常開展入戶送就業創業惠民政策、送就業技能培訓、送就業崗位等宣傳工作,對搬遷戶勞動力培訓就業創業信息進行核實,建立后續扶持培訓就業創業臺賬。”錦屏縣就業局局長郭洪明說,現在大公田社區(含鯉魚橋社區)共搬遷入住1304戶5794人,其中就業創業2507人,易地扶貧搬遷有勞動力家庭均實現一戶一人以上就業。

送崗位、送信息、送技能,對搬遷對象“扶上馬,送一程”,就業創業服務中心已成為搬遷群眾就業創業的平臺和橋梁。近年來,錦屏縣緊緊圍繞易地扶貧搬遷“五個體系”,多舉措著力推進培訓就業服務體系建設。

覃淋在貴州福鑫服飾有限公司里工作的搬遷婦女。

社區就業創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定期到搬遷戶家里上門入戶了解情況,根據縣人社部門提供的崗位信息,每年推薦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至少3次以上,每次推薦崗位不少于3個,并登記就業信息。社區就業創業服務中心會根據企業招聘要求開展針對性勞動技能培訓,激發搬遷群眾內生動力。激勵社會力量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創辦就業扶貧示范基地和就業扶貧車間,采取“樓下加工廠,樓上安置房”模式促進就業創業,為易地扶貧搬遷戶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提供崗位。開發公益性崗位,保障易地扶貧搬遷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實現易地扶貧搬遷戶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目前,錦屏縣在7個易地扶貧安置社區各建立1個就業創業服務中心,配備33名勞動保障協管員和213名就業信息收集員,引進多家勞動密集型企業簽約入駐安置社區,實現就業創業7405人,就業率達86.77%,提供全員培訓3384人次。

今年37歲的龍竹香,2017年一家4口從錦屏縣敦寨鎮九南村搬遷到敦寨鎮新城社區安置點。“剛來城里的時候,非常不習慣,沒有一技之長,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在新城社區就業創業服務中心的幫助下,龍竹香參加了免費技能培訓。后來,她順利進入到安置點附近的貴州亞獅龍體育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上班,成為一名羽毛球質檢員,每月工資近3000元。

“以前種地一年到頭只能掙1萬多元,現在我和丈夫都在公司上班,兩人年總收入近8萬元,孩子在社區里的小學讀書,生活和以前相比變化很大。”龍竹香說。

住有所安 · 盤州

坐在家里,風吹不著雨淋不著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景詩瑤

盤州市保基鄉黃興村,一棟棟黃綠相間的小洋樓沿著公路錯落分布,像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

2019年12月底,記者來到黃興村。順著干凈的串戶路直走,再上幾級臺階,就到了苗族村民黃康芬家中。站在自家嶄新的房屋前,黃康芬熱情地招呼著記者。

黃興村位于盤州市保基鄉,是一個少數民族聚集的傳統自然村寨。此前,村民房屋多有破損。農村危房改造項目,圓了村民安居夢。

家住黃興村馬夫坪的黃康芬一家,便是危房改造的受益者。“一開始,村里說我們家符合危房改造項目,可以得到項目補貼資金。但家里還缺少一部分自籌資金,就一直拖著沒有參與,直到第三次。”黃康芬說。

第三次是指2017年7月他得到危房改造項目補貼資金3.5萬元,自籌近1萬元,房子在原址上拆除重建,在2018年春節前完工。

“房子建好以后,我們全家搬進新房過新年,做飯用的是新灶臺,吃飯也是熱熱鬧鬧的!”

“老房子是我結婚時修建的,從1979年到現在,住了40年。時間長了,木質的主體結構腐朽,一是不方便,二是不安全。”坐在自家的新沙發上,黃康芬說起了舊房歷史。

張從文盤州市保基鄉黃興村美如畫。

當地流傳的俗語“白天風掃地,晚上月照床”,是農村居住木瓦房的真實寫照。過去的居住歷史,記錄著農村生活的貧困。

“老房子透風漏雨,很不保暖,要是遇上下冰雹,還會打爛瓦片,每隔兩年時間就要請匠人來修。”說起以前居住危房的感受,黃康芬記憶深刻,“那個時候,竹籬編織的樓板,受常年燒火的影響,經常有樓板上的灰塵被吹到飯菜里。木頭腐朽還容易招老鼠,偷油偷米都是常有的事。”

現在,黃康芬心里很踏實:“你看我們坐在家里,門窗一關風吹不著雨淋不著,老鼠也找不到縫隙進家,打掃衛生更方便了。”

“房子沒蓋起前,房前屋后都是泥巴路,走路回家要用竹片刮掉鞋上帶的泥。房子建起來后,家家戶戶都通了水泥路,你們走過來腳不沾泥,干干凈凈。”說起居住新房體驗,黃康芬笑意盈盈。

老有所養 · 匯川

養老服務中心就是我的家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覃淋

2020年元旦前,記者走進遵義市匯川區板橋鎮養老服務中心。老人們有的在庭院里聊天,有的在康復室里鍛煉,有的在娛樂室看電視,有的在房間里看報紙,悠然自得。

來自匯川區高坪鎮的77歲老人李登貴無兒無女,因腦梗導致半身癱瘓,屬農村特困供養人員,在養老服務中心住了一年半的他,已經把這兒當成了自己的家。

“我在這住得很好,衣食住行都有保障,工作人員每天24小時照顧我們,很放心。”李登貴笑呵呵地說。

板橋鎮養老服務中心始建于1979年,是一家公辦養老機構,經過3次改建,新養老院占地面積6988.5平方米,房間60個,床位120張。每個房間均有獨立衛生間,馬桶、洗漱臺、淋浴等設施一應俱全。目前長期居住特困人員45人,社會化養老7人,季節性養老82人。

“居住在這里的老人沒有經濟來源、沒有子女贍養、沒有勞動能力,其中一半以上的老人患有殘疾。為全方位做好醫養服務,我們與板橋中心衛生院打通了‘養生長廊’,設置針灸、推拿、理療等科室,并定時定人巡查,設立醫養中心,組織黨員隊伍開展志愿服務,讓老人看病就醫更方便。”板橋鎮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楊程說。

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板橋鎮養老服務中心醫養結合構建了一個養老服務新體系,管理、經營都得到社會的認可。

李顯萬,今年75歲,家住匯川區板橋鎮柏楊村,家庭貧困。1999年,得益于政府的公益養老政策,他來到板橋鎮養老服務中心居住,一住就是20年。

在服務中心,李顯萬每天生活很愜意。食堂供應一日三餐,早餐有哨子粉、餃子、雞蛋等,中餐晚餐兩葷兩素一湯,飯菜十分可口。

居住環境方面,李顯萬更是滿意。他和一個老人合住一間,空調、電視、衣柜一應俱全,環境好很舒適,還不用花一分錢。沒事的時候就去康復室鍛煉,去娛樂室看電視,天氣好的時候也和其他老人打打撲克牌。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李顯萬的身體也出現一些毛病。為了照顧李顯萬等老人的健康,板橋鎮中心醫院的醫生們每天都來給他們檢查身體。“養老服務中心就是我的家,今后,我要加強鍛煉,強身健體,爭取少生病,不給中心的工作人員添麻煩。”李顯萬說。

廁所革命 · 碧江

廁所關乎城市形象和民生需求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楊剛

“對像我這樣的孕婦,景區廁所設立了‘第三衛生間’,如廁非常順利,也方便家人陪護,這種近人情、暖人心的設計,真正考慮到了我們游客的需要和感受,這樣的服務設施真正做到了人性化!”王璇說。

近日,在銅仁市碧江區九龍洞景區,干凈、便利的旅游廁所給湖南游客王璇留下了深刻印象。

順著景區入口大廳向右行數十米,就到了王璇所說的暖心廁所。整體看去,干凈整潔。進入廁所,毫無異味,內墻上貼有景區畫冊。“第三衛生間”設有嬰兒護理臺、快速干手機、殘疾人專用廁位以及兩個高矮不同的洗手池,廁位旁還設有警報器,可以一鍵呼救。

九龍洞景區入口處主管楊琦告訴記者:“通過改造升級,旅游廁所不僅新增了‘第三衛生間’,環境也更加干凈整潔,游客滿意度非常高。”

2016年,九龍洞景區曾因廁所整體布局不合理、數量不足、內部環境較差、安全隱患嚴重等原因,被貴州省旅游部門取消4A級資質。

廁所提升品質后,九龍洞景區再次申報4A級,目前正接受專家評估檢查。

在離銅仁古城不遠處的錦江河岸,一處新建的旅游廁所格外別致。

廁所的外觀設計和當地的自然環境渾然一體,像一座小木屋,有中式的柱子和花格櫥窗。廁所背面墻上是一幅水墨畫,單從背面看,根本不像廁所。

保潔員楊紹樹忙活了兩個多小時,把每個角落打掃了一遍,這是他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他和同事夏菊仙輪班,負責廁所衛生。

廁所內部設施齊全,干凈整潔,提供免費廁紙、干手機等,同樣設有“第三衛生間”,為老年人和兒童設立專用廁位等。

近年來,碧江區深入推進全域“廁所革命”,著力對農村、城鎮、旅游景點等重點區域廁所進行建設、改造、提質。截至目前,共建成城鄉公廁129座(包括旅游廁所),其中城市公廁69座、農村公廁60座,農村戶用衛生廁所實現全覆蓋。

“小廁所承載大民生,它關乎城市形象,更關乎民生需求。”碧江區文體廣電旅游局社文科負責人曹梅說,2019年以來,碧江區已投入“廁所革命”建設資金1848.6萬元。

垃圾處理 · 花溪

對垃圾實現真正的環保利用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王光莉

對于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大致分為4種方式:填埋、焚燒、堆肥和熱解。

貴州首個垃圾焚燒發電廠位于貴陽市花溪區燕樓鎮,由貴陽中電環保發電有限公司建設運營。一年多來,作為貴陽市環保教育示范基地,垃圾焚燒發電廠做到了垃圾環保及再利用,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近日,記者走進這座占地120畝的垃圾焚燒發電廠。

“我們這里的道路設計一分為二,垃圾運輸車不進入廠區正門,從垃圾運輸專用道經過地秤稱重后直接進入到卸料大廳,將垃圾倒入垃圾坑進行處理。”貴陽中電環保發電有限公司講解員羅清說,“現在,大眾對焚燒技術還不夠了解,誤認為垃圾焚燒發電廠會產生環境問題,其實并非如此。我們對垃圾實現了真正的環保利用,廠區打造的是花園式廠房,值班人員都住在這里。”

羅清介紹,發電廠每天處理生活垃圾1200噸,年處理垃圾約40萬噸,每年可發電1.5億千瓦時,相當于4—5萬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貴陽中電環保發電有限公司花溪垃圾焚燒發電廠全景。

在廠區大門外的LED顯示屏上,實時顯示著污染物排放指數。“垃圾焚燒廠為了配合有關部門的監管工作,都會設置‘裝樹聯’。”貴陽中電環保發電有限公司綜合部黨群主管王莉說,“‘裝’是依法安裝自動監控設備,‘樹’是樹立公開的電子顯示屏,‘聯’是要把實時監控數據與各級環保部門聯網,將實時數據傳輸到省環保廳國控平臺。”

今年30歲的汪鑫,是土生土長的燕樓鎮人,也是垃圾焚燒廠的保潔主管。

汪鑫說,雖然燕樓鎮以前每條巷道都設置有垃圾桶,但是由于清理不及時,一靠近便會聞到臭味,一到夏天更是不得了,蒼蠅圍著垃圾桶嗡嗡轉。供村民們日常生活和飲用的井水,就在垃圾堆積站附近。

后來,村民們聽說貴陽中電環保發電有限公司要在這里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更是不理解:“在家里燒個垃圾都臭得很,何況在這里建個垃圾焚燒廠?”為此,公司先后分4批組織約150位村民前往海南省海口市垃圾焚燒廠參觀,了解垃圾焚燒處理流程及效果,消除了村民們的疑慮。

燕樓鎮垃圾焚燒發電廠建立后,全鎮生活垃圾每天都會運送到廠區進行環保處理。2019年,垃圾焚燒發電廠累計處理垃圾39.2萬噸,發電量達1.6億千瓦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毛片在线直播完整版 | 亚洲男人天堂2018| 91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vr| 91九色最新地址| 午夜限制老子影院888|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黄色国产在线| 精品欧美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日本黄色a视频| 国产91丝袜在线观看| www.99在线观看| 毛片在线区|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APP| 日韩高清无码免费|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玛| 国产精品私拍在线爆乳|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 国产精品冒白浆免费视频|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免费欧美一级| 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视频| 亚洲av综合网| 国产无码制服丝袜|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99re免费视频|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2020极品精品国产|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怡红院美国分院一区二区| 色悠久久久| 日韩午夜片| 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播放|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 日韩毛片在线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无限乱码|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亚洲综合婷婷激情| 一级毛片无毒不卡直接观看|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一级毛片在线直接观看| 人妻21p大胆| 欧美一级夜夜爽www| 好吊日免费视频| 欧美天堂在线|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五月天久久综合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在线视频免费|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91黄色在线观看| 国产不卡网| 婷婷五月在线|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天堂网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欧类av怡春院| 91日本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中文|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日韩视频免费| 欧美中文一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国内嫩模私拍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