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劉悅
進入寒冬,大多數土地已經進入休整期,但位于施秉縣城東部的甘溪鄉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挖掘機、鋤頭輪番上陣,在一大片松樹地下進行作業。
“前期我們在這片林子下規劃了1500畝,現在已經種植了800畝。”說話間,甘溪鄉黨委副書記李陽蹲下身,輕輕扒開鋪好的松葉,露出土里的種子——一代生魔芋種。
自農村產業革命實施以來,甘溪鄉就在全鄉7個村發展特色產業,望城村的精品水果、江凱村的鵝養殖、鹽開村的獼猴桃、高碑村的茶葉、養牛……其中望城村和高碑村的村集體經濟產值已經突破100萬元。嘗到特色產業發展的甜頭,甘溪鄉把目光放在林下經濟上。甘溪鄉植被豐富,森林覆蓋率達56%,林下經濟發展空間大。“2019年11月份,我們邀請了貴大教授來現場作指導。”李陽說,在看了甘溪鄉的各項條件后,魔芋被確認為林下經濟的主角。
要種植魔芋,就要選擇優質的種源。對比幾家種子廠商后,甘溪鄉最后選擇了貴州中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禾公司)的優質魔芋種。中禾公司是一家培育魔芋種子的老企業,20多年的育種經驗,讓這家企業在魔芋育種工作方面有著成熟的技術,其種子和魔芋精粉除了銷往貴州省內多個縣市外,還銷往廣西、福建、浙江、四川等省區,有著完整的產銷體系。
多年來,中禾公司一直想參與到魔芋種植中,而不是僅僅賣種子。“我們走過多個省內外種植區,尋找最佳種植基地。”中禾公司負責人陶光平說。為此,中禾公司曾赴多年合作的四川廠商所在地考察,但結果不盡如人意。

劉悅村民正在魔芋基地播種。
“我們第一次把種子送到甘溪的基地時,就看出來這片林下的土壤和環境非常適合種植魔芋。”陶光平說,中禾公司立即向甘溪鄉表達了合作的意愿。經過協商,雙方達成合作協議,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建設甘溪鄉林下魔芋產業示范園。
“走,我帶你去看我們的種植現場。哎?不對,走錯路了。”在陶光平帶記者去種植現場時,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因為基地建設推進速度真的很快,我兩天沒來就迷路了。”
在種植現場,來自甘溪村的姚大姐正在翻土,種植魔芋對于她來說并不難。“我在家里的地里種過魔芋,當時是種來自己吃,現在對種魔芋的步驟都很清楚。”
目前,中禾公司全程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在翻犁土層、起壟上廂、種植魔芋、施有機肥和鋪蓋松毛等各個環節參與培訓和指導,確保了種植方式、種植過程科學規范,保證產量和質量。
2019年,施秉發展林下經濟種植面積8247畝;林下養殖利用面積2.5萬余畝,存欄林下養殖蟲草雞13.64萬羽;林下養蜂3681箱;森林景觀利用面積52.2萬畝;完成縣級萬畝林下經濟示范基地1個、鄉鎮千畝林下經濟示范基地8個、村級百畝林下經濟示范基地29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