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雪梅

野玉海管委會在六盤水市水城縣野玉海景區,彝族群眾正在對歌。
近年來,六盤水市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堅決打贏新時期脫貧攻堅戰的戰略部署,扎實推進旅游扶貧,創新文旅融合、易地扶貧搬遷+文化旅游扶貧等新模式,大力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扶智為先,落細落實易地扶貧搬遷文化體系建設。圍繞景區規劃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保障貧困戶精準脫貧,通過公共文化服務提升素質,形成安置群眾生計保障、精神面貌與景區發展協同共贏。
結合文化扶貧志愿行動工作,組建百名文廣旅志愿服務團隊走進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通過開展“黨恩故事講起來”“愛國歌曲唱起來”等9項志愿服務行動,引導搬遷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市文化館和各縣(市、特區、區)文體廣電旅游局各組建一支新時代“感恩實踐課堂”文化宣講團,結合送文化下鄉活動,到搬遷點、群眾院壩等地,面對面開展宣講。
將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圖書室納入縣級圖書館總分館建設,對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圖書進行統一編碼,與縣級圖書館實現統借統還,方便安置點群眾閱讀需求。
興業為本,加快推進旅游扶貧質效提升工程。編制《六盤水市“十三五”鄉村旅游產業扶貧規劃》《六盤水市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著力發展鄉村旅游,帶動貧困農戶增收脫貧。
制定《六盤水鼓勵扶持精品酒店發展工作方案》,野玉海天空之戀、金彩盤州酒店、江南別院、涼都印象酒店等一批中高端旅游住宿設施投入營運。
依托獨特的地理和人文優勢,推動旅游景區打造,六盤水目前共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10個、省級旅游度假區8個,六枝特區榮獲“中國十佳生態旅游城市”稱號、盤州市通過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驗收。
通過以娘娘山為代表的三變+鄉村旅游扶貧模式、以野玉海為代表的民族文藝+鄉村旅游扶貧模式、以百車河為代表的易地扶貧搬遷+鄉村旅游扶貧模式,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協作為要,走深走穩幫扶合作之路。與大連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度對接,選派50名旅游人才赴大連市開展東西部協作旅游扶貧專題培訓,邀請大連有關專業人才赴六盤水開展旅游人才培訓。與東北財經大學簽訂《六盤水—東北財經大學人才培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雙方就文化旅游人才培養建立長效合作機制。
通過六盤水消夏文化節、大連賞槐會等活動,加大互訪互動,開展文化旅游宣傳推介。按照大連優強組團社+六盤水優強地接社+六盤水重點旅游景區+文化、文藝、文創模式,深化雙方結對幫扶。
推進“遼客入黔”,推動雙方旅游企業合作,簽訂企業結對幫扶協議。2019年消夏文化節期間,邀請大連金石灘旅游集團考察野玉海景區,促成野玉海球幕電影、海洋館等合作項目落地落實。
下一階段,六盤水將在規劃執行上更加突出科學性、在資源整合上突出聚合性,在人才培養上更加突出專業性,用群眾增收致富的成績單檢驗旅游扶貧實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