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鵬鵬
【摘要】目的 了解神經科重癥監護室醫院感染的特點及評價控制效果,為持續改進質量提供依據。方法 對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到某醫院神經內科重癥監護室的患者進行了調查分析。結果 神經重癥監護室,感染發生率為2.92%,例次感染率為3.52%,每日感染發生率10.60‰感染發生率2.92%,感染發生率3.52%,日感染發生率10.60‰;神經科重癥監護室感染主要為下呼吸道感染占比達到了54.25%。醫院感染病原菌為革蘭陰性桿菌,達到了79.22%。結論 工作中需控制重癥科室的感染發生率高,加強目標監測,完善醫護人員醫療措施和管理理念極為重要。
【關鍵詞】神經內科;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R7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02
入住神經科重癥監護室(ICU)的病人大多數會有一些肢體、意識、語言或排泄功能異常、危重病等這些都是醫院里容易感染的患者。為了詳細了解這些重癥患者醫院感染的幾率以及對感染發生后采取相應措施治療控制后的效果。本院于2015年1月起開展了對醫院病人感染情況的監測和記錄。依據統計數據得出了以下結論。
1監測與方法
1.1 患者基本信息
2018年1月~2019年5月間,醫院神經病學ICU治療4349例住院病人,其中女性1208例,男性3141例,患者年齡最小的為23最大的則為93。這4349位患者年齡分布主要在(61.93±15.91)歲之間。病癥大部分為腦出血和腦梗塞。
1.2 監測方式
主要進行三方面的監測:1.管理每張病床的護士和醫生每天通過對病人行檢查和記錄。2.對于從本病區轉出去的病人會對其進行48小時的監測并記錄。3.對于醫院感染方面的事務會有專職人員專門進行負責并且定期去神經科重癥監護室,監督醫生做好對病人身體狀況的評估并做好分級,對已經完成好的資料進行評估,并做好記錄。對于在監測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做好記錄并及時解決。
1.3 醫院對于感染的診斷依據
醫生依照2001年版《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來進行感染診斷。
2 統計結果與分析
2.1 神經內科ICU病區感染數據
本科室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兩年時間里,共治療了4349位病人,期間感染出現有127例,次感染出現153例,數據表明本病區感染發生率是2.92%,次感染率是3.52%,日感染發生率為10.60%,病人每日次感染發生率為12.77‰。綜合分析病人病況平均嚴重程度是4.46分。感染率調整為0.65%,例次感染率調整到0.79%。日感染率調整到2.38‰,例次日感染率調整到2.86‰。
2.2 神經內科ICU病人的侵入性信息
本病區大多數病人都有一些泌尿方面的障礙,因此本病區尿道插管率達到了70.46%,由于尿道插管的病人比較多,因此由于各種因素導致了相關泌尿道感染率達到了1.54‰,對于中心靜脈的插管數據統計顯示其插管率達到為17.57%,千日血導管插管相關血液感染率為0.48‰。對于呼吸機的使用則為3.64%,然而對于千日呼吸機相關肺部感染率卻達到了25.23‰。
2.3 神經內科ICU患者醫院感染分布
神經科重癥監護室發生的感染主要為下呼吸道感染,占所有感染類型的54.25%,其次是尿路感染所占比例為16.99%。
2.4 病原微生物監測
通過對病原微生物的檢測發現,對所占比重最大的前五位進行了統計,最多的病原菌為銅綠假單胞菌有17株,所占比例為22.08%;肺炎克雷伯菌為14株,所占比例為18.18%;大腸桿菌數量為7株,所占比例為11.69%;檢測到5株白色假絲酵母菌以及寡氧假單胞菌,占比分別達到了6.49%。
3 討 論
3.1 研究概況
在此次調查當中,神經科重癥監護病房的感染率低于常振東、江冬萍,但相較齊麗敏等4R危機管理組明顯更高,其發病率達到了0.49%。這表明醫院感染率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究和控制,需要更大的空間其制定更全面、更詳細、更深入的醫療保健措施,并且要求不斷地改進與創新管理理念和方法?;颊叩娜崭腥韭屎腿崭腥韭示陀诮嫉?。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1.與患者所患疾病和不同因素的監測有關,2.病人住院時間越長,那感染幾率就越大。病人在神經重癥監護病房一般在3~4天,然而神經內科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超過7天,說明神經內科重癥監護病房提高了醫療護理水平。根據統計資料顯示,感染患者大多數是呼吸道感染,分析其原因發現一小部分是與呼吸機的使用有關系。然而大部分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是由其它因素引發的。本次的監測記錄的三種插管使用率與2011年美國國家衛生安全網數據進行了比較。三種管道相關感染率均低于丘宇茹。這可能與醫院近年來對重癥監護室有針對性的采取預防感染措施有關,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加強了對病區內醫生和護士預防感染方面的培訓有很大關系。在此期間本病區也一直在改進對三種管道的應用,盡可能的避免因為插管而帶來的感染。同時也加強對預防著幾種管道帶來的感染相關知識的學習和具體措施的切實實行有關。醫院感染前五位病原菌同王平調查的大致相同,但陳燕萍等報告的多為革蘭氏陽性球菌。這提示醫護人員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對該地區病原菌的特性以及藥敏情況等多方面地進行考慮,在選擇藥物方面時需要考慮到抗感染藥物的合理使用,及時檢測病原體和進行藥敏試驗。為有針對性的藥物選擇和調整藥物使用方案提供依據。
3.2 神經內科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目標監測措施
控制醫院感染的基礎即為醫院感染監測,在對醫院內易發生感染的病區實行切實有效的預防和監測制度。
(1)加大對醫院醫護人員關于感染方面的教育培訓,使醫護人員重視起預防感染的重要性,運用院科多級培訓方法,專門負責醫院感染方面的人員應不定時地去各個科室進行檢查,并且要現場對醫護人員進行提問和考察關于預防感染有關方面的知識。
(2)要狠抓衛生消毒等方面的工作,減少感染源,每一個重癥監護病房都需要安裝完備的清潔消毒設備,在每張病床旁邊,都要配備一些快速手消毒劑,確保臨床醫護人員為患者開展高質量、清潔的醫療服務。
4 結 論
工作中需控制重癥科室的感染發生率,加強目標監測,完善醫護人員醫療措施和管理理念極為重要。切實落實各項目標性監測內容的預防和控制措施的執行,著重加強對呼吸機相關肺炎預防控制措施,對于易于發生感染的環境因素需盡可能地減少,持續進行衛生消毒等工作,盡可能減少侵入性操作,對于抗生素藥物的使用要嚴格把控堅決杜絕抗生素藥物的濫用。去除循證醫學里面不合適的預防感染相關措施。同時看護人員要嚴格按照制定呼吸機的使用流程進行操作,對于侵入性操作更加要注意預防感染,對于醫療器材、器械及物品的消毒要加強管理,定期進行針對性滅菌效果的監測,預防和控制措施嚴格實處,確保醫療安全,才能夠避免醫院感染發生。
參考文獻
[1] 李寶珍,李 倩,平寶華.某綜合醫院??浦匕Y監護病房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33(03):24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