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婷
摘 要:每一個機構的順利運轉都需要借助一定的管理結構與管理手段,幼兒園的教育教學管理活動則直接影響著教師的職業環境以及幼兒的集體生活環境,必須要以幼兒教育的綱領性文件為基礎,結合幼兒園的園本課程與現有資源進行統一管理,促使各類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開展,既要讓幼兒實現健康成長,也要讓幼兒教師全面展現自己的專業素養。我在近期教育教學管理的主題活動與戶外活動兩方面有些心得,因此就這兩方面在本文中提拎陳述,進一步推進我園主題活動與戶外活動規范健全的管理機制與管理策略,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做好充足準備。
關鍵詞:幼兒教育;主題活動;戶外活動;管理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機構變得完善且健全,幼兒園作為實施學前教育的基本機構,受到了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因為幼兒教育教學活動可以從不同角度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行為能力與品格意識,可促使幼兒順利適應集體生活,切實保護幼兒的身心健康。因此,幼兒園的領導者也要根據園本課程的具體需求來健全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切實優化幼兒的成長環境,為保護幼兒的身心健康做好萬全準備。現以主題活動和戶外活動兩大板塊為例,闡述我園在教學方面的管理策略。
一、 主題活動管理是推進幼兒園日常教學管理的重要抓手
主題活動管理是針對幼兒主題課程的設計、組織與實施進行的管理,直接影響著幼兒的科學認知、語言發展與社會性品格的生成與發展。在現代幼兒教育環境下,幼兒的自主性行為備受關注,教師應該樹立新型的師幼關系意識,利用多種手段與媒介來調動幼兒在主題探究活動中的積極性,促使幼兒自主參與主題探究活動。為此,幼兒園的領導者也要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帶領教師學習《廈門市幼兒園保教質量監控指導手冊》這樣的綱領性指導意見,了解師幼雙方在主題教育活動中的具體地位、重要作用與互動關系,以便切實優化主題活動的育人效果。具體來說,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主題教學管理活動。
(一)創設優良的主題環境
創設物質環境需借助豐富的生活素材、教育工具或者是直觀的圖畫、符號等進行,應該要以素雅、清新的顏色為主,讓幼兒隨時都能凈化心靈、平復心情;創設精神環境則需幼兒教師圍繞活動主題設計聲情并茂的導入語、個人形象與人文關懷等專業教學活動。如此,則可讓幼兒順利進入活動情境,切實優化幼兒的活動體會。
就如為了建設富有健康特色的綠色校園環境,切實踐行環保教育,讓本園幼兒自覺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自覺改善個人公共行為,引導各班級開展了相應的主題活動。我們組織本園教師全面學習關于構建健康綠色校園的相關教育知識,重點分析了創設區域活動環境的重要性、具體要求,等等。而后教師便要充分利用本園的區域活動場地創設優良的環保主題環境,并自主設計環境創設計劃。如,在走廊、宣傳欄中布置與保護生態環境有關的圖標與環保作品,設計環保符號,提醒幼兒不可隨手亂扔垃圾、浪費水資源、踐踏草坪、隨意摘取花朵,等等,希望幼兒、教師能夠時刻接受環保教育熏陶。
(二)設立明確的主題任務
明確的活動任務可以讓幼兒產生直接的活動需求,促使幼兒自覺展開活動探究。但幼兒的認知能力可能無法理解具體的目標要求。因此,在設計主題教育活動任務時,教師應該以細化、遞進式的活動任務為基本形式,讓幼兒明確每一輪主題活動的參與目的。同時,為了保證主題活動可行,教師還應該設計明確的教學計劃,詳細標注活動流程,以可視化工具來展現主題活動的具體實施過程,由此推進幼兒在活動中的探究意識。
在組織幼兒進行主題探究活動時,我會結合本園的課程結構組織教師進行年段間的集體備課,積極參與到一線教師的教學設計活動之中,要求各位教師在了解本班幼兒需求的基礎上,積極闡述個人教育理念,最后通過豐富的師師討論來確定最終的實施方案。在此過程中,本園教師需自主闡述幼兒需求、活動目標、具體措施等。對此,我也會充分利用自己管理者的身份來整合相應的園本資源,定期組織教師考核活動,觀察各位教師是否切實落實了園本教育計劃。如此,則可優化教師隊伍的管理效率,促使每一位教師都能始終保持樂觀奮進、拼搏進取的意識。
(三)組織靈活的小組活動
在主題探究活動中,經常會出現幼兒無法獨立完成活動任務的問題,而這就需要幼兒及時與同伴交往,共同探究解決活動任務的有效方法。在此過程中,幼兒可以自覺與同伴交往,學會欣賞并肯定其他同伴的優勢與特長,通過他人啟發、幫助來突破活動任務,初步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如此,也可發展幼兒的社會性品格。因此,幼兒教師要根據活動需求組織豐富的小組合作活動,切實解放幼兒,讓幼兒在共同體內全面展現自己的魅力與特長,主動學習其他同伴的優勢與特長,由此實現共同進步。
為了讓本園教師及時組織小組活動,我會組織專項的團隊培訓,讓教師團隊全面學習什么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組織小組合作活動的操作程序與實現條件是什么等多個問題,使其意識到豐富的小組活動會降低活動管理難度,且可對幼兒產生直接影響。另外,本園教師還要針對小組活動這一教學程序學習專業教學理論,閱讀相應的學術著作,撰寫讀后感,表達個人教學感悟,進而將理論運用到實踐教學活動中。
二、 戶外活動管理是推進幼兒園陽光課程管理的有效途徑
幼兒教育階段的戶外活動管理是為了促使幼兒多參加戶外運動,使其親近自然、走進生活,由此改善幼兒的身體素質,穩步提升幼兒的運動能力。而我園的戶外活動管理,是建立在園本課程——陽光課程基礎上的。因此,作為我園教學管理者要積極健全戶外活動管理機制,不斷優化幼兒的運動環境,讓幼兒愛上運動,逐漸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具體來說,我園戶外活動管理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
(一)善于觀察,了解幼兒的運動需求
從現實意義來說,戶外活動必須要符合幼兒的身體素質需求才有可能逐步優化幼兒的身體素質。一旦戶外運動的強度超出了幼兒的身體負荷能力,則會直接傷害幼兒的身體健康,出現肌肉拉傷、抽筋等運動事故,難以真正改善幼兒的身體素質;同理,當戶外運動強度低于幼兒的身體負荷強度之時,戶外活動便會形同虛設,無法有效訓練幼兒的運動能力。因此,幼兒教師要認真觀察幼兒的運動行為、身體素質,多與幼兒溝通,根據幼兒的運動需求來制定科學合理的運動目標,由此設計完善的戶外活動計劃。
在確定戶外運動教育教學計劃時,我要求一線教師團隊認真觀察本班幼兒的現實成長需求,由此撰寫幼兒情況分析報告,結合本園所形成的戶外運動活動指導綱要設計相應的活動計劃。在此過程中,作為管理者,我會認真聆聽一線教師的工作需求,分析園內各項運動器械設備、運動區域場地等教育環境的現實情況,及時更換、維修與添制戶外玩具,以便切實優化園內的戶外運動教育環境。
(二)科學介入,改善幼兒的運動行為
在幼兒教育領域,雖然發揮幼兒的自主性、能動性十分重要,但是教師的合理介入同樣必不可少,直接影響著幼兒認知、行為能力與品格意識的發展。因此,在組織戶外運動活動時,幼兒教師要科學介入幼兒的自主運動行為,及時指出幼兒的不規范動作,監督幼兒改善運動行為,且要時刻注意幼兒的人身安全,強化安全教育防護活動,確保幼兒可以在安全無虞、輕松開放的環境下參加戶外運動活動,穩步提升幼兒的運動能力。
為了讓本園教師了解如何有效介入幼兒游戲,如何科學協調教師的輔導運動與幼兒的自主運動關系,我在園內召開了一次教師交流大會,通過大會精神切實強調了“發揮幼兒運動自主性”這個新理念,結合具體的教育綱要分析了這一活動宗旨的重要性,讓本園教師都能重新定義師幼關系,分析應該如何介入才能全面調動幼兒的運動積極性。如此,則可初步優化幼兒教師的教育理念。另外,我們還會與其他幼兒園展開教學經驗交流活動,雙方相互參觀彼此的戶外活動環境,針對師幼互動介入等進行專業討論。如此,則可盤活本園教師團隊的教育理念,使其在教育理念上在規范的基礎上有所創新。
(三)賞識激勵,保護幼兒的運動心態
不得不承認的是,培養幼兒的運動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即便絕大多數幼兒都很喜歡戶外運動,但是如果長期無法看到運動進步,也必然會影響幼兒的運動心態。針對這一問題,作為管理者的我應該要健全運動評價機制,科學規范地在幼兒運動中進行評價,用數據發現幼兒的運動進步,從而號召教師從賞識角度來分析幼兒的運動進步、運動潛能,等等,及時激勵幼兒,讓幼兒形成良好的運動自信,健全幼兒的心智,促使幼兒自覺參加戶外運動活動。
為了在園內切實推進運動評價及賞識教育,我便組織本園教師全面學習了相關內容,使其全面了解現階段運動評價的具體措施與實施形式。同時,針對各項具有賞識意義的評價技巧,我也組織本園教師進行了相應的學習,讓一線教師能夠在戶外活動中及時應用相應的評價工具來觀察評價幼兒。同時,為了讓幼兒教師充分意識到賞識教育的重要性,我也在園內設計了教師賞識激勵制度,每個月都會組織一次教師考核。如此,本園教師便可積極參與各項教育教學活動,切實推進賞識評價,更好地優化了戶外運動活動的組織成效。
三、 結束語
總而言之,一所幼兒園的教學管理者所秉承的管理理念與育人思想直接關系著幼兒園的育人方針與奮斗方向。我園的陽光課程是以健康教育為主線,以體育活動為“亮點”的特色課程。為了全面發展幼兒的核心素養,我在全面抓好幼兒園各項教育教學活動的同時,重點健全主題活動管理與戶外活動管理機制,切實優化園本課程的組織程序與實現條件,為全力保護幼兒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王春蘭.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優化模式之我見[J].課程教育研究,2017(15):154-155.
[2]丁鳴.有效提高幼兒園管理質量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8(27):68.
[3]孫呈芳.幼兒園管理中出現的問題與對策[J].甘肅教育,2018(16):30.
[4]劉煥麗.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中的安全問題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8(20):15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