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玉倩

【摘要】景區標識對游客有著引導游覽、提示警告、介紹景點等作用,其外語標識的規范程度也直接關系到外國游客的游覽體驗,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的國際形象。以頤和園為例,根據實地調查的結果,對頤和園內日語標識的現狀及所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與分析,并提出處理方案與建議。
【關鍵詞】頤和園 標識語 日語翻譯
一、引言
頤和園是國家重點旅游景點之一,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國家旅游局2014年9月發布的《2013年旅游業統計公報》顯示,2013年全年入境外國游客人數達2629.03萬人次,其中亞洲游客占總人數的61.2%,而日本游客以287.75萬人次居亞洲第二。在日本游客赴華旅游過程中,景區的日語標識不僅能讓日本游客獲得更好的游覽體驗,促進我國旅游業進一步發展,還能夠加強我國的歷史文化輸出,促進中日文化交流。
通過對頤和園的實地調查發現,頤和園存在著日語標識數量不足,打印錯漏等問題。本文針對這些現狀,對其具體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議,希望能為頤和園日語標識規范化建設略盡綿力。
二、頤和園日語標識現狀
1.日語標識整體不足,其中警示性日語標識尤為不足
在頤和園內,雖然標識牌的普及率高,但多數標識都只有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與英語標識相比,日語標識的數量整體不足,且警示性日語標識尤為不足。現今來華旅游日本游客日益增多,而頤和園的日語標識仍處于較為不足的情況,這將會給游客游覽造成不便,從而影響景區形象。
2.日語標識年久斑駁,難以辨認
頤和園有些標識掉色斑駁,無法辨認。標識牌在戶外長年風吹日曬,本就容易褪色斑駁,再加上每日游客撫摸,更加速了磨損,難以辨認。
3.日語標識存在的問題較多
頤和園日語標識也存在著各種問題,如打印錯漏,用詞失誤,譯名不統一等。這不僅會對我國歷史文化的傳播造成阻礙,還會影響到我國的國際形象。
二、頤和園日語標識存在的問題及具體分析
通過在頤和園的實地調查,并將所有材料進行收集整理后,小組將頤和園日語標識問題分為以下幾類,并進行了總結分析。
1.打印錯漏
打印錯漏又分為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打印錯誤。如將“完璧”錯寫成了“完備き”;二是亂碼現象。如“臨む”和“大報恩延寺”兩詞因為亂碼而變成了“?む”和“大?恩延寺”。二是漢日混用。如玉瀾堂的“瀾”字打成了中文的瀾字;“日本語”打成了中文的“日本語”;三是假名丟失。如路標的“東宮門とうぐうもん”及“文昌院ぶんしょういん”均漏掉了假名“ん”。
2.用詞失誤
在石丈亭的景點介紹中介紹到:“‘丈人石體態優美,溫潤挺秀。”而其日語翻譯為:“「丈人石」は美しい輪郭を持ってすらりとしており、穏やかな雰囲気が漂っている。”此處關于“溫潤挺秀”一詞的翻譯出現明顯錯誤。“すらりとする”指人高挑苗條,并不能用來形容物體秀麗。此處用「滑らかでやさしい光沢を帯びる」更加貼切;此外,“十七孔橋是我國皇家園林中現存最長的橋。”的日語翻譯則直接將“我國”一詞直譯為“我が國”。這一翻譯沒有考慮到外國游客的立場,容易使外國游客感到混淆。因此,此處譯為“中國”二字更加準確。
3.譯名不統一
頤和園簡介中介紹到“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此處“英法聯軍”的日語翻譯為“イギリス?フランス連合軍”,而在園內其余各處都被翻譯為“英仏連合軍”;在戊戌變法的介紹中“戊戌變法”一詞也出現了“戊戌政変”和“戊戌の政変”兩個版本。這兩組均采用后者更為合適。
4.信息丟失或被篡改
文昌閣景點介紹中有“文昌閣與萬壽山西供武圣的宿云檐象征‘文武輔弼”一文。其日語翻譯則將“西供武圣”這一信息丟失,直接翻譯為“文昌閣と萬壽山西の宿雲檐は‘文武輔佐の意味”。柳橋簡介為:“橋名取自‘柳橋晴有絮的詩句。”而日語翻譯為:“內湖と外湖との境界地點に立つため、このように名付けられた。”這里的翻譯與原文明顯不符,建議改為「柳橋 晴れ晴れとして柳絮飛ぶ」。
5.語體不統一
“一級防火區,禁止煙火”的日語翻譯為“一級防火地域なので、火気厳禁”。這里的翻譯前半句使用了日語的禮貌體,而后半句則使用了較生硬的說法,語體不統一。建議修改為“一級防火地域なので、火気にお気をつけください”或“一級防火地域の為、火気厳禁”。
三、改善頤和園日語標識現狀的建議
頤和園內存在的日語標識不規范問題不容小覷。為改善這一現狀,本文在此提出以下三點建議:一是國家有關部門應加強日語標識的普及力度及審查力度,在增加數量的同時也確保質量。二是頤和園的工作人員應嚴謹對待,工作負責。翻譯團隊應具有較高的水平,還應能準確把握中日文化差異,做到“信、達、雅”。三是依靠廣大群眾。利用熱線電話、微信公眾號或官網留言區等手段,向廣大游客發起呼吁,利用群眾的力量來改善標識牌現狀。
四、結語
本文主要以頤和園日語標識為研究對象,通過實地調查,分析總結了頤和園日語標識的現狀及所存在的各種問題。頤和園日語標識不規范現象較為嚴重。在中日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完善日語標識應當作為中國歷史文化輸出手段的一種而被予以重視,除了優化管理審查制度外,也需要相關工作人員提高自身水平并潛心鉆研,精益求精。同時也需要社會大眾的共同努力,建設更加完善的語言環境,傳播中國歷史文化,樹立我國良好的國際形象。
參考文獻:
[1]秦石美.紹興市旅游公示語漢日翻譯的現狀調查[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14,(7).
[2]陳玉.我國旅游景區的英文翻譯錯誤及其對文化傳播的影響探究[J].旅游縱覽,2015,(01).
[3]榮喜朝.洛陽市景區公示語日語翻譯現狀調查與分析[J].淮海工學院學報,2016,(05).
[4]汪敏,沈程輝.西湖景區標識牌日語翻譯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
[5]熊仁芳.公示語漢日翻譯錯誤分析與翻譯策略探究[J].日語學習與研究,2018,(6).
[6]劉紫英.閬中古城景區公示語的日語翻譯芻議[J].才智,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