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皓淵
他帶領團隊設計改造綜掘機跟機電纜自移裝置,解決了礦上綜掘機跟機電纜拖地的難題;他設計改造采煤機開機預警裝置,有效避免了因采煤機誤送電造成的不安全隱患;他設計該礦交子里制氮站壓風機余熱回收利用改造工程,滿足了制氮車間等建筑冬季采暖的需求……他就是柳灣煤礦機修公司青年崗位能手段勇。近幾年來,他不斷在工作實踐中磨練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技能,虛心學習,務實求新,由他設計完成的革新成果,全部都運用到了實際生產中,為柳灣煤礦安全生產、降本增效作出了貢獻。
“只有努力學習新技術,探索新課題,才能緊跟智慧礦山建設的步伐。”5月27日,談及過往經歷,段勇在接受《科學導報》記者采訪時堅定地說著。為了解決井下工作面綜掘機跟機電纜拖地的難題,段勇多次到井下綜掘面現場跟班,查看掘進機工作時的作業流程,了解其生產工藝及其配套設備的結構、工作原理,通過分析井下掘進機在使用過程中造成電纜拖地的原因,才最終在符合作業流程的情況下對設備進行了改造。“目前這個項目已經全部覆蓋了柳灣煤礦的綜掘工作面和開拓工作面,綜掘機與轉載機配套使用時,必須列裝這個項目,同時這在機電科已經形成了制度。這對于我來說也算一種肯定。”段勇笑著向記者介紹道。
不被困難折服似乎已經成為了段勇的代名詞,在機修公司,提起段勇的名字,同事們都會說:“沒有段勇解決不了的難題。”針對交子里制氮站供暖條件較差、容易影響制氮設備的正常運行這一問題,柳灣煤礦給出的對策是將交子里制氮站壓風機余熱進行回收利用,但是介于沒有經驗可循,無從下手。段勇主動作為,迎難而上。“我們根據現場條件,在空壓機房排風口處利用矩形風管接通熱源,在排風口交匯處安裝1臺軸流風機來增加風管輸風壓力,將壓風機排出的熱風通過矩形風管送至進風立井及制氮站。”段勇回憶起當時的工作很是感慨,“當時我們試風測試是正常的,但是發現空壓機長時間運作風壓小,熱風無法排到制氮車間。我們多方實驗,拆了一截管道,加設了軸流風機,增加了風壓才解決了這個問題。經檢測,到車間的熱風溫度能到達20多攝氏度,效果很好。”值得欣喜的是,柳灣煤礦在安裝余熱回收系統后,滿足了制氮車間及立井井口約500平方米的取暖面積,無需再投入其他采暖設備,每年至少可節約采暖費用5萬元。
正是因為段勇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和對科學技術謹慎細致的工作態度,才使得他在平凡的崗位上一次次突破自己,收獲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績,由他主持設計改造的“綜掘機跟機電纜自移裝置”成果榮獲了山西焦煤“五小”創新活動二等獎;設計改造的“采煤機開機預警裝置”成果獲得了山西焦煤科學技術三等獎。談及未來,段勇豪情滿懷地對記者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積極帶領團隊,努力增強自己的本領,干事創業,勇敢擔當,為企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