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顏
中午剛到辦公室就有人敲門:一個臉膛紅紅的保安大叔拿著一個大袋子進來,稀里嘩啦在我的辦公桌上倒出一堆小山一樣的果丹皮。他說:“王老師,您還記得我嗎?那天晚上您送過我書。這是我老家的特產,您嘗嘗。”
我一時間懵了。過了一會兒,我才漸漸回憶起來。有一次晚上我去單位取東西,一個保安大叔在門衛(wèi)室專注地看一本大部頭的書《人類簡史》。頭一次看到值班不玩游戲只看書的保安,很是欣喜。我想起來車上還有兩套文學叢書,于是就隨手拿出來送給他一套……
這件事我早就淡忘了。可是他說:“您是我來北京后唯一送我書的人,我這個人就喜歡看書,每個星期我都要去書店買書。一看書我就感覺日子特別美好。小時候的夢想就是上大學,沒上成,現(xiàn)在這工作還能有空看書也很知足了。”
后來我開始有意無意地關注他,我發(fā)現(xiàn),這個保安大叔的鞋子永遠一塵不染,站得永遠筆直,說話永遠輕聲細語,臉上永遠掛著暖人的微笑,在食堂里總會對為他服務的工作人員說“你好”和“謝謝”……他的骨子里,已經融進了書香。
這個喧囂的城市中有多少我們所不知的人,還和他一樣憑借書籍的力量堅守著內心一方安寧,在文字中追尋遠去的夢想,為自己內心修籬種菊呢!我想到我的讀書生涯,當年在學校做老師,沒課的時候,常常在校園一隅的長椅上看各種文學名著,那段書香伴著鳥鳴的愜意日子,堅定了我的寫作信念,現(xiàn)在想起來依然讓人難忘。
曾經給一個圖書館的讀書征文作品集寫過序,細細翻看文稿,每一篇都寫滿作者的心路歷程和讀書故事。他們中有的因借閱了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奠定了人生坐標,一步一步走向文學殿堂;有的在學生時代因燈下研讀《美學散步》,開始臨摹古人佳作,成了畫家。有位喜歡泡圖書館的老作家寫道:對于一個民族而言,有了圖書館,就擁有了一個民族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我想起在書店里、學校走廊里,遇到的那些安靜讀書的孩子,那些孩子因為常年接受書籍的熏陶,一個個落落大方又不失質樸,跟那些被課業(yè)逼得眼神毫無光彩的少年相比,他們的內心是那樣的充實與從容!
最美好的人生就是擁有夢想和希望,而讀書是獲得這兩大禮物的唯一途徑。愿愛讀書的你,永遠能將書籍作為靈魂的棲息之地,為人生路上亮起一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