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曉新 朝浩 楊濤
【摘要】目的 探討脂聯素對急性腦缺血大鼠的神經保護作用。方法 首先制作大鼠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后,使用改良神經功能缺損(mNSS)量表評價各組(假手術組、對照組、干預組)大鼠神經功能缺損。使用激光共聚焦技術觀察各組大鼠缺血區微血管直徑、密度和總面積。結果 (1)術后mNSS評分,干預組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0.05)。(2)共聚焦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干預組血管直徑明顯變小,血管密度顯著增多,微血管總面積顯著增大。結論 脂聯素具有明顯的神經保護作用。
【關鍵詞】脂聯素;腦缺血;神經保護
【中圖分類號】R-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01
缺血性腦血管病已成為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三大致死疾病之首[1]。由于其高發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率,給社會和患者家庭帶來沉重負擔。但目前在臨床上除了采用急性期靜脈溶栓治療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療之外,其余采用的多種治療方法因其無明顯的臨床療效[2]。
近年研究顯示,脂聯素可以改善腦卒中患者的預后,但有關脂聯素對于急性缺血性腦損傷的報道罕見。為此,本研究擬研究在脂聯素藥物干預的情況下,對大鼠的神經功能恢復情況的影響。
1 對象與方法
1.1 大鼠模型的制備及分組
取SD大鼠45只制作大腦中動脈閉塞(MCAO)再灌注模型。假手術組僅分離血管,不進行余操作。大鼠隨機分成3組:假手術組、對照組、干預組(MCAO+脂聯素)。
1.2 神經功能缺損評分
各組干預后進行了mNSS評分,mNSS評分越高,代表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重。選擇mNSS評分3~14分的動物入組,死亡或評分不合格的大鼠隨機替補。
1.3 共聚焦三維腦血管成像
干預后14 d,進行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檢測。綠色熒光所占體積表示血漿灌注量,并觀察血管形態、內徑、密度及單位面積熒光物質點數。
1.4 統計學分析
各組數據以“x±s”表示,兩樣本間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所有統計計算由SPSS 19.0軟件完成,以P<0.05表示存在統計學差異。
2 結 果
2.1 大鼠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
結果顯示:模型制作前三組間無顯著性差異(F=0.76,P> 0.05);術后對照組、干預組在模型制作后均出現明顯的神經功能缺損,與假手術組(2.12±0.25)分相比,均出現顯著性差異(F=82.3,P<0.03);干預組(4.32±0.76)分明顯低于對照組(6.05±0.63)分, 兩組間有顯著性差異(P<0.03)。
2.2 三維共聚焦血管成像
結果顯示,干預2周組血管直徑明顯小于假手術組及生理鹽水組(F=97.14,P<0.03);血管密度較假手術組及生理鹽水組顯著增多(F=29.52,P<0.03),微血管總面積顯著大于假手術組及生理鹽水組(F=93.07,P<0.03)。
3 討 論
本研究結果發現,在大鼠腦損傷后對照組、干預組大鼠均出現明顯的神經功能缺損,但伴隨時間的推移,神經功能缺損均有不同程度恢復;14 d時干預組大鼠的神經功能評分下降較快,損傷程度相對較輕;而對照組大鼠的神經功能評分較高,損傷程度較重。說明脂聯素藥物干預對腦缺血大鼠神經功能的恢復十分明顯。
我們知道,血管新生在腦缺血神經保護及神經修復的過程中均發揮重要作用[3-4]。本課題觀察發現,干預組大鼠的血管密度明顯增加,血流恢復較快,而對照組的血管密度與干預組相比卻有很大的差異。這表明,脂聯素可以促進缺血區大腦的血管新生,其可能與腦缺血區域的微環境能夠促進血管內皮細胞的遷移和存活并分化形成新生血管有關。脂聯素對腦缺血后腦組織中的血管新生對腦神經的保護及修復,可以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
總之,卒中后神經功能恢復是神經可塑和血管重建協同作用的結果[4],促進血管新生及神經重塑是改善卒中后神經功能恢復狀況的重要策略。但是脂聯素發揮神經營養及神經可塑性作用的具體機制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證實。
參考文獻
[1] 凌峰主編.腦血管病理論與實踐.2008[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5:69.
[2] 孔朝紅,劉煜敏,朱江等.自體骨髓來源內皮祖細胞移植改善腦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經功能轉歸 [J].國際腦血管病雜志,2012,20(4):258-260.
[3] Birmingham K.Future of nettro protective drugs in doubt [J].Nat Med,2002, 8(1):5.
[4] 王國峰,趙仁亮.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在腦缺血中的作用[J].國際腦血管病雜志,2009,17(9):706-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