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南柱 尹嘉玄
大三寒假開始時,金智英準備去應聘。對于應聘,成績比金智英優秀的同學尹慧珍比較悲觀,她認為自己可能連個小公司都進不去:“應聘成功的都是學長。”
尹慧珍告訴金智英一名學姐的故事。學霸學姐非常想進某公司,后來她輾轉得知,那家公司早已通過系辦招募了四名男同學。學姐向指導教授表達強烈抗議,詢問推薦學生的標準是什么。教授們的口徑一致:“企業希望招募男同學,將來男同學會成為一家之主。”
學姐認為不值得繼續白費口舌,于是在年底該公司舉辦公開招聘時,憑實力順利通過考試被錄用。某天,學姐在公司餐廳里吃午飯時,向同事詢問這家公司是否提供育嬰假,結果和她同桌吃飯的五個人都表示從未見過請育嬰假的同事。學姐在無法預見自己未來十年的情況下,決定遞上辭呈,最后也招來其他人的調侃,說一些“這就是為什么最好別用女性”之類的閑言碎語,學姐反駁道:“這社會老是讓女人做不了事。”
金智英最想進食品公司工作,但她應聘的43家公司,竟然沒有一家和她聯系。自此之后,只要有任何公司發布招聘公告,她都會先投簡歷再說。數次失敗后,她收到了一家公司的面試通知。
抵達面試地點后,所有人被分成三人一組進行團體面試。面試官看完她們的簡歷和自我介紹后,開始一一詢問她們關于公司、業界展望、營銷方向等意見。由于都是可預料的問題,三個人的回答聽起來都沒有失分。最后,坐在最旁邊一直只點頭聆聽的中年男理事開口問:“今天各位去拜訪客戶,但與客戶主管有一些身體上的接觸,比如說按你們的肩膀,你們會怎么做?來,從金智英小姐開始回答。”
金智英選擇了最安全的回答:“我會臨時說要去廁所或去拿資料,自然地離開那個場合。”
第二位面試者則用強烈的口吻回答,說這明顯是職場性騷擾,會當場叫該名主管注意自己的行為,要是繼續不聽告誡,就會走法律途徑。
最后一位面試者說出了“標準”答案:“我會先檢視自己的穿著、態度是否有問題,如果有什么行為促使主管做出這種不當舉動,我會反省改進。”
金智英默默覺得真的有必要這樣忍受屈辱嗎?但又覺得第三位面試者的回答應該會拿最高分,所以不免也有點懊悔自己怎么沒這樣回答。
幾天后,金智英接到面試落榜通知,她不禁感到遺憾和困惑,難道是因為最后那道題沒回答好?她打電話詢問了另外兩位和她一起面試的女生是否有人通過面試,對方回答:“另外兩個人也沒有通過面試。”
“原來如此。”金智英不知為何覺得心情有點低落,也懊悔著當初要是早知道會落榜,就應該把內心想講的話如實說出:“要是面試者是男性,我想你就不會問他這種題目了,對吧?”
(《82年生的金智英》貴州人民出版社2019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