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小文
(甘肅省地質礦產開發局第四地質礦產勘查院,甘肅 酒泉 735000)
礦區區域位于秦祁昆造山系、中-南祁連弧盆系、南祁連巖漿弧。成礦區帶處在秦祁昆成礦域、阿爾金-祁連(造山帶)成礦省、南祁連Pb-Zn-Au-Cu-Ni-Cr成礦帶、當金山加里東鉛鋅、石棉、藍晶石、蛇紋巖成礦亞帶上。礦區出露地層有古元古代北大河巖群(Pt1B)、長城紀熬油溝組(Cha)、樺樹溝組(Chhs?)、奧陶紀吾力溝群(OWL)、志留紀巴龍貢噶爾組(Sbl)、古近紀白楊河組(Eb)及第四紀地層。礦區位于阿爾金走滑斷裂帶南側,北東東向及北西向的構造均較發育,褶皺、斷裂比較緊密延伸較長,構造線與山脈的走向基本一致。由于阿爾金走滑大斷裂具多期次活動的特征,其巖石的片理方向與主構造的方向基本一致。當金山口一帶巖漿侵入活動強烈,以酸性-中酸性巖為主,呈巖株狀產出。巖漿侵入活動具多期次性,以加里東晚期為主。
礦區地處阿爾金走滑斷裂帶南側,區內地層、構造、侵入巖呈北東東向展布,與區域性構造線方向一致。巖漿活動、斷裂構造發育,褶皺不發育。地層簡單,主要有太古宙—古元古代敦煌巖群c巖組(ArPtDc)、奧陶紀吾力溝群(OWL)及第四紀地層。
礦體主要分布于吾力溝群含礦層位,局部有石英砂巖夾層,厚度不大。呈層狀分布(圖1),厚度48m~120m,巖層傾向在180°~220°,地表傾角在40°~50°,深部逐漸變緩,在30°~35°之間。
灰白色、青灰色,細晶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礦物成份為方解石(85%~98%),其次為白云石(≤12%)和石英(≤5%),另外還有少量粘土和鐵質。方解石呈細晶狀,顆粒大小0.05mm~0.25mm,顆粒間呈緊密鑲嵌狀排列;白云石自形程度較高,粒徑0.05mm~0.10mm,?;祀s于方解石中,偶爾呈團粒集合體混雜于方解石中。石英呈粒狀,粒徑0.03mm~0.06mm,多零散分布于巖石中,偶有呈集合集狀分布的。粘土、鐵質呈粉末狀混雜于巖石中。
礦區地表未見規模較大的褶皺,僅見次生構造作用形成的撓曲和揉皺,規模甚小,形態復雜?;規r層中的層間褶皺比較明顯(圖2),千枚巖中通常見有小型的層間舒緩褶曲、撓曲(圖3、圖4)。
礦區內僅有一條北東東向斷裂,為正斷層,控制著礦層的底盤邊界,貫穿整個礦區,,其南東盤上升,北西盤下降,斷層破碎帶最寬20余米,斷層角礫含量占70%±,由石英砂巖及灰巖碎塊等組成,角礫呈棱角狀,大小在0.5cm~3.0cm之間,局部定向排列;基質含量30%±,呈粉末狀—泥狀,滴稀鹽酸(HCl濃度小于5%)迅速起泡,判定原巖為灰巖,具粘土化及碳酸鹽化。劈理構造較為發育,常見有板劈理、破劈理。板劈理發育的巖石被劈成平整的薄片狀,劈理面發育絹云母,產狀與地層層理基本一致。破劈理在礦區呈密集的破裂面分布,裂隙面間隔一般為0.1cm~1cm,產狀一般與層理一致,局部切穿層理。

圖1 中厚層狀細晶灰巖

圖2 灰巖中的層間褶皺

圖3 層間舒緩褶皺

圖4 千枚巖中的撓曲
礦區內變質巖的分布多呈北東走向,與阿爾金走滑大斷裂巖系相吻合。變質作用和構造變形作用密不可分,表明變質作用類型主要為區域低溫動力變質作用,主要表現為與區域變質作用相伴的熱(進化)變質疊加后,再與強變形有關的動力變質疊加。變質程度以低綠片巖相為主,不同地段略有差異。形成的主要變質巖為綠泥千枚巖等,個別地段礦體具重結晶現象。
礦區范圍內共圈出礦層2條(表1),均為工業用灰巖Ⅰ級品,其中②礦層為主要礦層。礦層賦存于奧陶系吾力溝群的綠泥千枚巖和石英砂巖之間,總體走向45°左右,傾角一般在29°~48°之間,礦層長610m~2680m,單工程厚度8.03m~126.30m,CaO平均品位50.31%~54.76%,MgO平均品位0.23%~1.26%。礦層頂板為綠泥千枚巖,呈整合接觸,底板為石英砂巖,呈斷層接觸,斷層間分布有構造角礫巖,構造角礫巖10m~30m,層位相對穩定。

表1 礦層特征簡表
根據勘探線剖面及數據分析,②礦層沿傾向厚度、品位及產狀較為穩定,基本與地表一致。
礦石中主要礦物成份為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英,及少量粘土礦物和鐵質。主要礦物特征分述如下:
方解石:是礦石中的主要有益組份,呈它形、半自形晶粒狀,局部為重結晶體。粒徑0.005mm~0.04mm,以0.008mm~0.02mm居多,多屬細晶級,部分微晶級,彼此緊密鑲嵌。白云石:礦石中的有害組份,不均勻分布,含量甚微,一般低于1%。白云石呈自形—半自形菱面體不均勻?;祀s于方解石中,偶爾呈團粒集合體混雜于方解石中,晶粒狀,粒徑一般在粒徑0.05mm~0.10mm。石英:呈粒狀,粒徑0.03mm~0.06mm,多零散分布于巖石中,偶呈集合集狀分布的。粘土、鐵質:呈粉末狀混雜于巖石中。
礦石結構較簡單,為細晶結構(圖5),主要由粒徑為0.05mm~0.25mm的方解石組成,方解石呈細粒狀,顆粒間緊密鑲嵌狀排列,及少量粒徑為0.05mm~0.1mm的白云石和0.03mm~0.06mm的石英雜亂分布于方解石中。

圖5 鏡下細晶結構
礦石構造有:厚層狀構造(圖6)、中厚層狀構造(圖7)、薄層狀構造(圖8)、條帶狀構造(圖9)四種。

圖6 厚層狀細晶石灰巖礦石

圖7 中厚層狀細晶石灰巖

圖8 薄厚層狀細晶石灰巖

圖9 條帶狀細晶石灰巖礦石
(1)厚層狀構造:巖層層理厚度在0.50m~2.00m,顏色多為灰—淺灰色,主要礦物成份方解石在98%以上。
(2)中厚層狀構造:巖層層理0.10m~0.50m,顏色為深灰—灰色,主要礦物成份方解石大于95%。
(3)薄層狀構造:巖層層理厚度<0.10m,層間多夾有炭質薄膜,顏色為深灰色,主要礦物成份方解石含量85%~95%。
(4)條帶狀構造:由黑白相間的兩種細晶灰巖組成條紋或條帶,灰巖的結構和成分基本相同。
(1)根據基本分析結果,CaO含量小于45%的占1.34%,45%~48%的占0.22%,48%~55%的占84.96%,大于55%的占13.48%。
(2)CaO、MgO、SiO2變化特征
工業原料用礦石CaO變化于46.59%~56.05%,平均54.07%,變化系數16.88%,分布均勻;MgO變化于0.49%~4.74%之間,平均0.68%,變化系數33.26%,分布均勻;SiO2變化于1.48%~5.69%之間,平均2.64%,變化系數41.91%,分布均勻。
(3)SO3、P2O5、K2O+Na2O和Cl變化特征
工業用礦石SO3變化于0.053%~0.21%之間,平均0.108%,變化系數51.86%,分布較均勻;K2O+Na2O變化于0.072%~0.371%之間,平均0.172%,變化系數53.71%,分布較均勻;Cl變化于0.005%~0.06%之間,平均0.022%,變化系數99.53%,分布不均勻。
數據得論,有益組分的分布較均勻,且有害組分要小于工業指標。
根據礦石結構、構造及礦物成分等特征,礦石劃分為四種礦石類型。
(1)厚層狀礦石:礦石呈厚層狀構造,細晶結構,灰—淺灰色,礦物成份方解石在98%以上,另外含少量粘土、鐵質,含量小于2%。
(2)中厚層狀礦石:礦石呈中厚層狀構造、細晶結構,顏色為深灰—灰色,礦物成份方解石大于95%,白云石和石英一般3%,鐵質和粘土小于2%。
(3)薄層狀礦石:礦石呈薄層構造,層理發育,層間多夾有炭質薄膜,顏色為深灰—灰黑色,礦物成份方解石含量83%~90%,白云石10%~15%、鐵質和粘土占2%。
(4)條帶狀礦石:礦石呈細晶結構,條紋狀構造,顏色灰—淺灰色,礦物成份方解石在90%以上,粘土和鐵質小于2%。
根據化學樣分析結果對礦石進行品級劃分,將CaO含量≥48%、MgO≤3%的樣品劃分為工業原料用石灰質原料礦石Ⅰ級品,48%>CaO≥45%、3.5%≥CaO>3%的劃分為工業原料用石灰質原料礦石Ⅱ級品,其中①、②號礦層中CaO平均含量均大于48%、MgO小于3%,按照工業指標與劃分原則,礦區內礦石品級均為工業用石灰質原料礦石Ⅰ級品。
甘肅省當金山礦位于阿爾金山與祁連山銜接部位,海拔3500m~3600m,最高海拔3682m,屬構造剝蝕高山地貌,相對高差40m~100m。山坡較為陡峻,地形切割較淺,“V”字型沖溝發育,礦區內無地表水體,礦床充水方式為直接充水,屬裂隙充水礦床,主要充水水源為基巖裂隙水及大氣降水。礦區水文地質條件簡單。
礦體圍巖主要為綠泥千枚巖和構造角礫巖、局部為石英砂巖,巖體完整性破碎-完整,以散體結構為主。巖石中斷裂、裂隙發育,整體力學強度不高,多屬軟巖,局部屬較軟巖,開采井巷可能產生坍塌、冒頂、滑落、底鼓等工程地質問題,需進行局部支護或噴射混凝土支護。巖石中局部見有軟弱夾層及層間斷裂發育,寬度不一,力學性能較差。裂隙水微弱,沿裂隙面出現滲水現象,圍巖軟化性較強,軟化系數0.24~0.55,屬軟化巖石,另外礦區山勢陡峻,巖石風化強烈,崩塌(倒石堆)較為發育,應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視。
綜上所述,礦區地層巖性復雜,地質構造發育,巖石強度不高,穩定性較差。礦區工程地質條件中等。
勘查區位于當金山腹地,遠離城鎮,無農業,生產力水平低,經濟落后,人煙稀少,偶有牧民放牧。礦山開發所需的燃料、材料、生產、生活物資均需從阿克塞拉運;部分物資亦靠敦煌、酒泉等地供給。
礦產開發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將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礦山企業可以帶動地方能源、餐飲、住宿、運輸等諸多方面的發展,同時,可創造就業機會,解決地方人員的就業問題。礦區所處位置,地方經濟比較落后,礦山的開發將有力地拉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增加地方財政收入。
(1)甘肅省當金山工業原料用礦屬大型礦床。本次工作的重點是對②礦層及礦層兩側的控礦因素進行地表和深部控制。本礦床①、②礦層邊界明顯,內部構造簡單;礦層形態較完整,厚度變化不大;礦石質量亦較穩定;開采技術條件簡單;故其勘查類型確定為第Ⅰ勘探類型的依據充分而可靠。
(2)賦礦層位穩定。礦體主要賦存在奧陶系吾力溝群,為一套淺海相復理石建造,礦石質量較穩定。
(3)甘肅省當金山礦山建設:一是符合國家“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的產業政策;二是節約能源、環境保護的要求;三是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將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四是可以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增加就業,增加地方財政稅收,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