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波
(河北省懷來縣醫院,河北 懷來)
胃潰瘍出血是潰瘍病最常見的潰瘍癥狀之一。臨床的常見癥狀包括:貧血、便血、嘔血等。這種病有著高死亡率和起病急的特點,對身心健康和病人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1]。使用藥物聯合治療是目前內科臨床通常應用的治療手段,來實現止血效果[2]。但出血發生率較高,治療效果并不理想。隨著內窺鏡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止血的治療效果顯著改善。本次研究選取我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00例胃潰瘍出血患者,探討四聯治療法聯合消化內鏡治療胃潰瘍出血的臨床效果及再出血因素,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00例胃潰瘍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并按照入院順序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觀察組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 34~73歲,平均(53.5±3.2)歲,病程 1~13.5年,平均(7.3±3.9)年;對照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 33~74歲,平均(53.5±3.3)歲,病程 1~14年,平均(7.5±3.1)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互相比較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組間差異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患者及家屬知曉本次研究并簽署相關同意書。②患者符合胃潰瘍的判斷標準,有嘔吐、腹痛等癥狀。
排除標準:①合并肝、腎、心功能有重大疾病。②患有精神疾病或者配合度低的患者。
兩組患者使用四聯治療方法進行治療,使用左氧氟沙星[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0091;生產廠家:第一三共制藥(北京)有限公司;規格:0.5×4 s]、阿莫西林[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3023964;生產廠家:石藥集團中諾藥業(石家莊)有限公司;規格:0.25 g×10 s×5板]、枸櫞酸鉍鉀膠囊(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3756;生產廠家:湖南華納大藥廠有限公司;規格:0.3 g×40 s)、蘭索拉唑[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5317;生產廠家:山東羅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山東羅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規格:15 mg×14 s],四藥聯用治療,使用方法:左氧氟沙星每次200 mg;阿莫西林每次1 g;櫞酸鉍鉀膠囊每次220 mg;蘭索拉唑每次15 mg。所有藥物均每天2次。
觀察組患者在使用四聯療法的同時聯合消化內鏡治療,具體方法:①使用消化內鏡確定出血部位,對出血部位用冰鹽水噴灑覆蓋。②使用腎上腺素注射液進行止血治療,藥物比例1:10000,每次注射量為1~2 mL,直至出血部位變白停止,消化內鏡治療1 d之內禁止攝入食物。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總臨床治療效果,判定方法:①顯效:接受治療后3 d之內停止出血,反酸、腹脹、嘔吐等癥狀基本消失,沒有出現再出血癥狀;②有效:接受治療后5 d之內停止出血,腹脹、反酸、嘔吐等癥狀有效改善,經過檢查后,胃潰瘍面積比治療之前改善≥50%;③無效:接受治療后胃出血癥狀沒有得到改善,經過檢查后為潰瘍面積比治療之前縮小幅度<50%。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對比兩組患者的Hp清除率,兩組患者進行兩次尿素吹氣實驗,對比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分析再出血的影響因素。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所有患者的臨床數據進行分析并建立數據庫,其中計數資料使用(%)進行表示,經由χ2檢驗;計量資料使用()表示,經由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2%,對照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80%,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有效率對比[n(%)]
在兩組患者Hp根除情況對比中,觀察組患者Hp根除情況為48例,Hp根除率為96.00%;對照組患者Hp根除情況為39例,Hp根除率為78.00%;觀察組的Hp根除率比對照組患者大,χ2=14.324,P=0.000(P<0.05)。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概率相同,都未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情況,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情況[n(%)]
觀察組中有6例患者有再出血現象,概率12.00%,對照組中10例有再出血現象發生,概率為20.00%。經過再出血原因分析中,血紅蛋白水平、胃潰瘍病情發展、首次胃出血的出血量、是否接受內鏡手術治療為患者再出血影響因素,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再出血影響因素分析()

表3 兩組患者再出血影響因素分析()
是否接受內鏡手術治療Mean±SD 1.23±0.34 1.21±0.35 1.92±0.73 1.99±0.46 OR 2.97 1.97 2.51 2.65 95%CI 1.12~4.95 1.13~3.21 1.54~6.94 1.43~6.97 P 0.016 0.023 0.028 0.026統計值 血紅蛋白水平胃潰瘍病情發展首次胃出血的出血量
胃潰瘍的治療目前使用四聯治療方法,主要包含2種抗生素,1種子泵抑制劑和1種符合上述治療原則的胃粘膜保護劑[3]。抑制胃酸分泌、清除幽門螺桿菌,加速潰瘍的愈合,減少胃潰瘍的復發率為最終目的[4]。胃潰瘍的病情發展可能導致出血和穿孔其他嚴重并發癥,胃潰瘍出血患者主要表現為:潰瘍出血、嘔吐和黑便等,也可能出現血壓下降、頭暈、四肢寒冷等癥狀[5]。基于四聯治療法的消化內窺鏡治療可以識別疾病的原因,在鏡下進行止血手術,避免進行外科手術治療,有助于減輕患者的身體傷害和痛苦[6]。除此之外,內窺鏡下可以對出血病灶止血藥物,這有助于迅速止血和改善患者的預后。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使用四聯治療法聯合消化內鏡治療的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92.00%)和使用單純四聯藥物治療方法的對照組(80.00%)相比,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觀察組的Hp根除率(96.00%)明顯大于對照組(78.00%)(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概率相似(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概率均為20.00%),都未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情況,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中有6例患者有再出血現象,概率12.00%,對照組中10例有再出血現象發生,概率為20.00%。經過再出血原因分析中,血紅蛋白水平、胃潰瘍病情發展、首次胃出血的出血量、是否接受內鏡手術治療為患者再出血影響因素。
綜上所述,對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患者使用四聯治療法聯合消化內鏡治療能夠提高臨床有效率,同時藥物的不良反應發生的概率也沒有太大影響,降低復發率,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