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孝昌縣第一人民醫院,湖北 孝昌)
腦血管造影術作為一種在臨床中應用極為廣泛的X線檢查技術,其對腦血管疾病有著極為準確的定位診斷效果[1]。其雖然作為腦血管疾病診斷中的金標準,但也伴隨著一定的損傷性,通常患者在進行腦血管造影時,會采取一定程度的局部麻醉措施,患者在檢查過程中意識清晰,在加上在檢查操作過程中會出現的一系列并發癥,極易導致患者出現焦慮、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對診斷結果以及治療過程造成一定影響[2-3]。本次研究中采用全程護理干預措施應用于腦血管造影術后患者臨床中,觀察分析其對患者臨床所造成的效果。
選取我院神經內科于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77例腦血管造影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的方式分為觀察組(38例)與對照組(39例);對照組患者男性 20例,女性 18例,年齡 43~73歲,平均(56.48±10.18)歲;其中腦梗死8例,高血壓腦出血9例,頭暈癥狀5例,蛛網膜下腔出血9例,顱內動脈瘤7例。觀察組患者男性19例,女性 19例,年齡 43~73歲,平均(56.16±10.78)歲;其中腦梗死9例,高血壓腦出血8例,頭暈癥狀6例,蛛網膜下腔出血8例,顱內動脈瘤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以及病情等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經相關檢查診斷均已確診,符合腦血管造影術適應證;(2)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已簽署知情同意書;(3)臨床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1)患者嚴重心、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疾病患者;(2)患有凝血功能障礙患者;(3)患有老年性動脈硬化患者;(4)造影劑敏感試驗陽性。
給予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干預措施,包括手術的注意事項通知、術前術后常規護理等。
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采用全程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包括:(1)術前護理。對患者進行疾病知識方面的宣教,分發疾病知識手冊,密切觀察患者心理情緒變化,主動與其溝通交流,疏導患者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手術治療的必要性,以及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的一系列并發癥的可能;指導患者進行床上排尿訓練,避免術后尿潴留的發生;叮囑患者保持良好的休息,為手術做好準備。(2)術中護理。協助患者保持仰臥位,采用軟墊將患者頭部墊高,消毒鋪巾;在手術過程中密切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情況,若發現異常及時告知醫師處理;當造影劑注入時,可通過按摩、深呼吸的方式安撫患者情緒以及不適。(3)術后護理。指導患者臥床休息,雙腿保持伸直制動,注意患者保暖情況,確保穿刺點用壓迫器壓迫止血6~8 h,同時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情況以及足背動脈博動情況,同時觀察穿刺點有無滲血情況出現,若出現異常及時告知醫師處理;另外,若在護理過程中發現患者產生負面情緒,及時疏導溝通,若是因疼痛導致則指導患者采用腹式呼吸法緩解疼痛,也可通過看電視、聽音樂等娛樂活動轉移患者注意力,減輕患者疼痛情況;同時,指導患者飲食,鼓勵其多食易消化、半流質以及高營養的食物,可不定時適量的對腹部進行順時針按摩,避免脹氣的發生;囑咐患者每天多飲水,確保每天保持在1000 mL,促進造影劑的排出;在患者臥床休息1 d后,可對患者下肢等部位進行適當的按摩,促進其血液循環,同時指導患者可進行適當的下床運動,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治療依從性情況,在手術治療時,患者不亂動,全身保持放松且肌肉無緊張感,同時順利完成手術,手術效果良好則是依從性佳,反之則為依從性差。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疼痛情況,根據WHO疼痛程度4級評估法進行評價。共4級,0級為無痛,1級為輕微疼痛,2級為明顯疼痛,3級為劇烈疼痛。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收集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并使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并采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并采用χ2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干預后手術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患者疼痛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疼痛評分情況比較[n(%)]
觀察組患者術后出現2例頭痛、1例血腫,并發癥發生率為7.89%;對照組患者術后出現3例頭痛、4例血腫、腰背疼痛5例、腹脹3例,并發癥發生率為38.46%;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腦血管造影中應用全程護理干預措施,其不僅貫穿于整個治療過程,同時還能按照不同患者的不同情況與特征,制定出具有針對性、個體化的護理干預措施[4]。而對于腦血管造影來說,其是一種具有創傷性的檢查技術,關于其術后并發癥和相關的干預措施具體包括有:發生穿刺點血腫及出血等情況,通常是由于壓迫止血時間較短、凝血功能障礙以及患者的穿刺肢體發生不良制動等導致,因此需在術前進行凝血功能的檢查以及在術后對患者穿刺部位的止血情況進行密切觀察。通常在腦血管造影術后由于患者體位發生變化,再加上過度的緊張以及恐懼,使得患者在心理及生理上出現不適感,同時不習慣躺在床上排便等,極易導致患者術后出現尿潴留的情況;因此若患者出現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及時疏導,同時叮囑其多飲水,促進造影劑排出。另外,在護理過程中可給予患者熱敷、變化體位以及按摩等方式進行誘導排尿操作,必要時可進行導尿。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干預后手術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疼痛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表明給予腦血管造影術后患者應用全程護理干預措施不僅能有效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加強護患之間溝通的同時減少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減輕了患者痛苦。
綜上所述,給予腦血管造影術后患者應用全程護理干預措施效果顯著,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減少患者痛苦,具有臨床應用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