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辛斌
中國國務院日前發布《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引起外界關注。對于海南是否會替代現在香港部分功能和地位等問題,中國多部委8日給出明確答案,海南自由貿易港與香港定位不同,兩者互補多于競爭。此外,過往海南房地產史上幾起大起大落的風險,在自貿港政策發布后不會再出現。
“海南自由貿易計劃將幫助香港,而不是與之競爭。”香港《南華早報》8日以此為題報道說,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海南自由貿易港與香港的定位不同,重點發展產業也不同,應該說互補大于競爭,不會對香港造成沖擊”。
英國《金融時報》8日報道稱,“未來的海南”與“現在的香港”具有截然不同的戰略職能。以功能定位為例,現在的香港是全球排名第六的國際金融中心,重在連通境內外的貿易流與資金流,而未來的海南將成長為要素自由流動港,引導物資、資本、人員、技術、數據等生產性要素的全球性集聚、配置與融合。就產業結構而言,貿易、金融、地產、旅游、服務構成當前香港經濟的主要支柱,而未來海南的產業結構更加向“實”、向“新”。
路透社稱,如果說中國上一輪的改革開放是以深圳為代表的經濟特區拉開序幕,那么海南自貿港的高規格起步顯然是為新一輪的改革開放探路之舉。尤其是后疫情時代“逆全球化”及“去中國化”的暗流涌動,中國更需要樹立一個能與國際對標的高規格自貿區。中共海南省委書記、海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賜貴8日在上述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由于是中國內地唯一一個自貿港,誰也沒有經歷過,因此一定會在建設的過程中把風險防控真正擺在重要的位置,不允許搞黃賭毒、不允許在海南自貿港建設過程產生腐敗等等。
在房地產方面,劉賜貴表示,2018年6月海南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采取全域的限購,“現在看來,我們經歷了陣痛,但是我們對房地產曾經有過的歷史上帶來的風險,幾起大起大落的風險,可以說在自貿港政策發布后不會再出現。”新加坡《聯合早報》稱,從去年開始,部分城市開始嘗試對房地產調控政策進行因地制宜的調整,基本上調整以放松為主,但海南卻一直在加碼。▲
環球時報20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