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初到現在,從中國到世界,許多人生活工作中都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之一,就是口罩。
口罩雖小,作用卻大,它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武器”,它的生產與供應,自然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而當今世界最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也能在一個小小的口罩上集中體現出來,口罩背后,是環環相扣的生產鏈條和系統完整的工業體系。
口罩的原材料主要是高熔指聚丙烯材料加工制成的無紡布。醫療口罩一般采用多層結構,其中最內層和最外層為紡粘無紡布,中間層便是熔噴布。我國熔噴布的產能并不高,疫情暴發后,面對急劇擴張的需求和口罩原材料短缺的矛盾,央企紛紛“跨界”,短時間內大幅提升了熔噴布的產量。
熔噴布生產線投資巨大、技術含量較高、設備安裝復雜、對廠房要求高,這同樣是制約熔噴布產能擴大的重要因素。此外,口罩產業鏈還面臨著口罩機緊缺的短板。面對這些問題,多家骨干企業協同攻關,員工們克服種種困難復工復產,為中國乃至全球防疫都作出了巨大貢獻。
看似普通的醫療口罩,卻涉及化工、紡織、機械、冶金、電子等基礎工業門類,涉及原材料、設備、廠房、資金、人力、準入許可、生產周期七大要素,只有中國才擁有最完整的口罩產業鏈、供應鏈和生產要素。
由此也可以看到,抓好產業鏈供應鏈這個著力點至關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就好比企業復工復產的“生命線”。產業鏈供應鏈的維系,是恢復經濟社會秩序的重要標志,也是鞏固中國制造競爭優勢、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需要。
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研究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會議指出,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鞏固傳統產業優勢,強化優勢產業領先地位,抓緊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強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強化關鍵環節、關鍵領域、關鍵產品保障能力。
此前,在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的會議上,強調了要加大“六穩”工作力度,并且特別提出要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會議強調,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大“六穩”工作力度,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當前,國際疫情持續蔓延導致海外需求下降,部分企業停工停產,給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帶來較大影響,也給我國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增添了多重壓力,這就更加需要我們具有高瞻遠矚的謀劃力,全面布局、內外協同、精準發力,通過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打開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