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華
自去年12月新冠肺炎在武漢暴發以來,一個多月的時間疫情擴大至全國,高度傳染性的新冠肺炎因沒有特效藥物治療而令全民驚恐。然而在疫情中,中醫藥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但亦有很多質疑的聲音,包括中醫無用論、中醫藥只能預防、只能治療輕微程度的患者等爭論此起彼伏。
面對非議,中醫藥逆向而行,出現在疫情一線,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張伯禮說:“中醫和西醫各有優勢,相互支持?!?h3>第一時間深入新冠肺炎一線
1月21日,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齊文升和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作為第一批中醫專家一起前往武漢?!拔覀儗?0多位患者發病情況、發病時的癥狀以及病情演變、舌苔和脈象變化進行了詳細檢查,發現無論是危重癥病人還是輕癥患者,不管舌苔偏黃還是偏白,總的呈現厚膩腐苔,濕濁之象非常重?!饼R文升介紹,專家組通過診察、研討得出結論,新冠肺炎當屬“濕疫”,是感受濕毒邪氣而發病。
1月23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京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醫藥防控工作視頻會議,提出中醫藥參與聯控,建立中西醫協同優勢互補的防控機制;加強中醫指導,規范開展醫療救治工作。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仝小林,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呼吸科主任苗青,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呼吸科主任兼肺病研究室主任王玉光組成的高級別中醫專家組抵達武漢。
《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記者了解到,在疫情初期,國家中藥管理局就選派兩批專家到武漢實地審查病人,開展辨證論治療,組織制定治療方案,形成指導全國中醫治療的技術方案,組建國家醫療隊,由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廣東省中醫院和天津、江蘇、河南、湖南、陜西等地區醫院的醫務人員組成三支國家中醫療費共344人醫療隊伍,入駐武漢金銀潭醫院,全國中醫藥系統共向湖北派出2220人,許多醫護人員都有參加過抗擊非典的經歷。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前兩個月,中醫藥隊堅持中西醫結合,突出中醫藥特色,累計收治確診和疑似患者248人,癥狀改善159人,51人出院轉出22人,符合出院標準。個體病人對中醫藥介入治療迫切、治療滿意度高。目前,湖北地區確診病例,中醫藥參與率達75%以上,其他地區超過90%。
2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主持召開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進一步強化中西醫結合,促進中醫藥深度介入診療全過程,及時推廣有效方藥和中成藥。加快藥物臨床試驗,有效的要抓緊向救治一線投放,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2月14日,武漢市江夏區方艙醫院開艙,這家方艙醫院以中醫為特色,匯集了最頂級的中醫專家資源。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牽頭成立的中醫國家隊,承擔了這家醫院的救治工作。張伯禮任名譽院長,劉清泉任技術院長,醫療隊由來自天津、江蘇、河南、湖南、陜西五省市的209名專家組成。這里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以輕癥為主,發揮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的優勢。
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盧洪洲2月15日表示,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收治的確診患者,中醫藥使用率達到了91.6%,湯藥占了63.3%。目前上海也制定了新冠肺炎中醫藥診療方案,不僅有上海公衛中心專家,還有諸多上海市級專家深入病房、深入一線,另外還有一些高級專家組進行指導,有一部分高燒、腹脹的危重癥病人,用中醫藥灌腸后,效果非常明顯,尤其是早期中醫藥的使用,大大縮短病程,改善病人癥狀。
“我們也在總結經驗,包括一些中醫湯劑、中成藥等,我們也在進行篩選和臨床總結,經過總結后我們會對今后病例治療中,發揮更科學的作用。”盧洪洲說。
時至5月底,我國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舉世矚目,這其中,中醫藥發揮的力量功不可沒,各地各級中醫院在抗疫中也顯現出其非凡能量??v觀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疫情發展,以及復盤中國防控疫情的勝利,或許中醫藥正是我們制勝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