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Living in this chaotic world, people may experience accidents, so do the artworks. Fire, flood, earthquakes and other disasters threaten the property and safety of people and the artworks. Priceless artworks should be preserved and cherished. In the Western world, the insurance for artworks started early and became a necessity for clients just like any other types of insurance. However, in China, the insurance of artworks was still at the starting poin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rtworks market, more and more artwork insurance appeared; and more people and institutions started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artworks insurance as guarantees of precious collections.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與自然、自身相抗爭、相妥協的歷史。為了應對無法預測的天災人禍,人們“發明”了保險這一金融工具,雖然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但對于已經發生的災禍來說,卻能起到很大的補償作用,讓投保人或受益人不至于一無所有。
每一次突如其來的災難,都是對大眾保險意識的一次教育。從2003年的SARS疫情,到今天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健康的人們橫遭惡疾,美好的生命無法挽回地逝去,令人痛心疾首的同時,保險行業也迎來了一次新的發展機遇。
然而,作為保險的一種——藝術品保險在中國始終未能普及。其實,人會遭遇橫禍,藝術品又何嘗不是?火災、水災、地震……災難均會對人們的財產安全造成威脅,而貴重的藝術品更需要妥善的保管和充足的保障。
在西方,藝術品保險起步較早,同其他險種一樣,幾乎已成為有需求方的必備品。但在中國,藝術品保險卻仍處于起步和推廣階段。
隨著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崛起,藝術品保險越來越多地被提及、討論,也有越來越多的個人和機構開始意識到藝術品保險作為收藏資產保障的重要意義。
就目前而言,與私人收藏者相比,機構才是藝術品保險更重要的客戶。其中包括公立、私立的博物館、美術館等,也包括拍賣公司、畫廊這樣的藝術品市場代表者,當然,近年來異軍突起的企業收藏者也正在成為購買藝術品保險的新生力量。

除了這些常規客戶,為展覽、運輸等購買的保險也在其中占據著巨大份額。尤其是很多跨國展覽,因為借展的往往是珍稀精品,價值連城,在遠途運輸和展出過程中面臨著巨大風險,其保費自然也就直飆天價。事實上,在很多大型展覽中,展品的保險費用往往占據總體經費的較大部分。天價保費之所以必備,一是為了展品本身的價值安全,如果發生“萬一”,展品遭受的損失或許無法挽回,但金錢上的補償至少不會讓擁有者失去一切;其二,充分的保險也相當于是為展覽籌備各方準備的“定心丸”,即便突發事件無法規避,但至少有了保險這根最后的“安全繩”,人們便不至于在工作中提心吊膽、畏首畏尾。

事實上,藝術品保險推廣路上面臨的最大阻礙,正在于其“萬里有一”的小概率。然而,就像以人本身為保障對象的安全險、疾病險、壽險一樣,放在整體人類數據庫中的小概率事件,對于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來說,一旦發生就是百分之百。與看似不便宜的保費相比,對安全的保障才更加貴重。
當然,由于藝術品本身鑒定難、定價難,目前市場上的藝術品險種數量較少且單一,很多私人收藏者往往投保無門。面對這一難題,首先需要解決的是藝術品價值鑒定這一根本問題。而這又屬于任重道遠的另一范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