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越南、德國特約記者 雒亦 青木
《越南—歐盟自由貿易協定》《越南—歐盟投資保護協定》6月8日獲越南國會表決通過,將從8月1日起生效,屆時越南—歐盟雙邊貨物貿易中約99%的關稅將逐漸削減直至取消。越南政府門戶網站稱,越南是亞太地區第一個與歐盟簽署自貿協定的發展中國家。越南經濟學家紛紛將這一自貿協定比喻為“連接越南與歐盟的高速公路”。
越南《人民報》網稱,自貿協定正為越南企業進軍歐盟擁有5億多人口、GDP總量約18萬億美元的市場打開大門。世界銀行預測,如果越南能充分利用與歐盟的自貿協定,到2030年將帶動越南出口增長12%,拉動國內GDP增長2.4%。
目前,歐盟是越南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出口市場,是越南貿易順差的重要來源。2019年,越南向歐盟出口414.8億美元,自歐盟進口149.1億美元。越南主要向歐盟出口服裝、鞋類、農產品等,歐盟向越南出口機電設備和醫療產品等。
自貿協定生效后,以越南占據優勢的農產品為例,出口到歐盟的關稅將從目前的5%—20%降至零。對于正向越南轉移的紡織服裝業而言,42.5%的稅項將被歐盟取消,余下稅項將在3—7年內消減。有越南媒體稱,自貿協定生效后,將有助于越南減少對中國等單一市場的依賴,對于計劃將生產線搬出中國的跨國企業而言,越南將更具吸引力。
盡管越南對這一自貿協定寄予厚望,但有越南專家和媒體指出,這條通往歐盟的高速公路并非免費,需要對國內相關法律、管理體制等進行調整。以工會為例,歐盟要求越南允許工人成立獨立工會,這與越南現行的工會制度有出入。盡管越方接受了歐盟的要求,但獨立工會運行效果及潛在風險仍待觀察。
此外,并非所有在越南制造的商品都能享受零關稅,根據歐盟原產地原則,出口產品的原材料必須原產于越南、歐盟或已同歐盟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其他國家。有越南制衣企業負責人對媒體表示,目前企業生產用的布料主要從中國等地進口,而要享受歐盟零關稅,企業就不能使用進口布料,要在國內訂貨,但越南現有的織布印染企業屈指可數。
德國《世界報》9日稱,歐盟與越南締結自貿協定。這給歐盟企業減少中國市場的依賴增添了途徑。歐盟希望將供應鏈多元化。越南的勞動力成本是中國的1/3到一半。
不過德國《經濟周刊》認為,越南在服裝和鞋類等低端制造產業上有優勢。但不可能完全替代中國。越南產業鏈遠沒有中國完善,而且其人口不到中國的1/10,2019年中國出口額近2.5萬億美元,越南只有2600億美元。即使出口增長兩位數,也不到中國的幾分之一。中國和歐洲的貿易對話即將開始,將加緊推進中歐投資協定。▲
環球時報20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