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實充分證明,真正成大事者,都以修身讀書為始,完善人格,豐富閱歷,不斷提升理論思維能力,并以書本中的理論和知識指導現實工作生活,進而增強分析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讀書,之于每名官兵不可謂不重要。
博覽群書,兼容并蓄當“雜”家。讀書首先就是要多讀,什么書都可以讀一些,廣泛的閱讀不僅能夠讓我們思維拓展、視野開闊,形成的更是貫通古今的深邃眼光,以及兼容并包的宏大格局。對于廣大官兵來說,一定的知識儲備和文化水平是干好部隊工作的前提,沒有系統、全面、經常的學習,很難完成好上級賦予的工作任務。特別是在新形勢下,官兵成分各異,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要想把職責使命履行好,就必須博覽群書。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要立足本職崗位,也要關注國際大事;既要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也要知悉國外的思想觀點;既要精通軍事,也要學習政治理論。確保自己各領域、全方位都有所涉獵和了解,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兼容并蓄,去粗取精,使自己的知識結構不單一、知識儲備不貧瘠,豐富解決各類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工作的預見性、科學性。
化整為零,精益求精當“專”家。讀書之道,貴在專精。學習過程中,必須發揚釘釘子的精神,原原本本學,一字一句讀,既要均衡時間普學,更要集中力量精學,抓住其中關鍵,各個擊破,切實掌握書中的精髓要義,理解其精神內涵。曾國藩讀書“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正是源于對于知識的反復研讀、精益求精,才成就了他深厚的文化素養和不凡氣度,積淀成了為官治軍的大智慧。書本上的知識如果只是一看而過,卻不求甚解,學而不思,學而不悟,那么讀得再多也不會有太多的意義。因此,讀書既要博聞強記,更要讀懂悟透,深鉆細研,弄清原理,理清規律,遇到不懂的問題必須及時解決,通過統一匯總、化整為零,切實將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勤于筆耕,勇于實踐當“作”家。毛澤東同志曾指出:“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讀書的境界,既看悟性,又看修煉;既要多閱讀,還應多實踐、多交流、多寫作。讀書開闊自己的寫作視野,豐富自己的寫作知識,而寫作正是讀書的應用,與文字打交道的過程中,既能提高自己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更能鍛煉自己的思維邏輯。工作生活中,可以多聯系個人實際、客觀規律去讀書,既要掌握理論知識,又要能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和工作中來指導實踐。同時,要在實踐中善于發現自己的問題和不足,然后再進行理論學習,提煉升華個人認知,并以語言文字為載體,通過寫作等多種方式將書本知識向實踐轉化,進而影響更多人。如此形成的良性循環,能夠讓更多的官兵體悟到讀書學習的重要性,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也得以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