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偉大時代常常孕育偉大的精神,艱險磨難總是造就時代的英雄。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中國人民與各種危機災害的斗爭史,也是一部民族精神的傳承史。冬末春初暴發的這場新冠肺炎疫情,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萬眾一心、科學防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抗疫形勢積極向好,進入可控的常態防控形勢,其所展示的抗疫精神更令世人為之動容。
感悟抗疫精神,最基本的姿態是聞令而動。習主席一聲令下,首批軍隊醫護人員除夕出征,隨后340多支醫療隊、4萬多名軍地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兩所醫院十余天建成。這種中國速度所展現的是守望相助的同胞感情,更是雷厲風行的戰斗作風。相比之下,卻有個別人員,面對疫情防控的指示要求,思想麻痹、自律不嚴甚至刻意欺瞞組織,給人生留下遺憾。感悟之余最要牢記:聞令而動、聽令而行,一切行動聽黨指揮,關鍵時刻軍人的姿態決不能含糊半分!
感悟抗疫精神,最血性的回答是向死而生。面對病毒的突然襲擊,人類沒有疫苗也沒有特效藥,但多少人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義無反顧、奔赴疫區,同時間賽跑、和病魔較量,以血肉之軀筑起防控的長城。身為軍人,我們應該深深意識到:并非只有戰爭年代才有舍生忘死,并非只有革命軍人才有無私奉獻,和平年代、疫情面前,同樣有著數不清的忘我犧牲。感悟之余更要反躬自省:“當那一天來臨”,手握鋼槍的你我,能不能真的向死而生,讓祖國和人民放心!
感悟抗疫精神,最寶貴的意識是顧全大局。為了堵住傳染源、切斷傳播鏈,封閉武漢是大局、管控湖北是大局,宅在家里是大局、經濟放緩更是大局。武漢封城76天后再回想,如果沒有這樣的封控,疫情蔓延將到何種地步?身在軍營的我們,原本最能理解大局的重要,最能理解全局勝利往往離不開局部犧牲。但感悟之余還當銘記:顧全大局不僅在戰時、更當在平時,面對小我與大我的取舍、面對私利與事業的權衡,每個同志都該作出正確的選擇!
感悟抗疫精神,最重要的信念是敢打必勝。回想疫情暴發之初,面對病例快速激增,驚慌與焦慮并存,流言與真相難辨,大眾心理錯綜復雜。但勝利的信心從未泯滅,特別是隨著聯防聯控、群防群控體系的形成,群眾心態迅速穩定———不怕任何災難、無懼任何艱險,“累并堅持著,苦并快樂著,宅并調侃著”,成為各行各業共同的心理縮影。感悟抗疫精神,必當深深體悟中國人民一貫的樂觀進取精神,敢打必勝是中國人民尤其是中國軍人最重要的意志和信念!
感悟抗疫精神,最關鍵的依靠是黨的領導。可以說,這場疫情把全球變成一個舞臺,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演出,有的是悲劇,還有很多是亂劇、丑劇。唯有中國,一面面黨旗高揚,上演著一幕幕抗疫英雄劇,這是我們獨有的制度優勢。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還要感謝這個特殊舞臺,讓更多90后00后清晰看見:多少謊言與誣蔑,假借自由與人權的名義,彌漫在西方政治世界;多少意識形態的交鋒,出自公知、大V和推手,涌動在抗疫潮流之中。難以想象,如果沒有共產黨的領導、沒有社會主義的優勢,中國疫情又將如何演變?身為軍隊教育工作者,更要用好當前的全球疫情舞臺劇,學會把中國抗疫的這堂思政大課講好、講到廣大師生員工的心里去,帶頭堅定信仰、鑄牢軍魂,傳承這支偉大軍隊獨有的紅色基因。
一場疫情面前,審視國內與國際、身邊與遠方:奮勇向前者有之,畏縮后退者有之;并肩戰斗者有之,圍觀閑話者有之;信心滿懷者有之,牢騷滿腹者有之。作為軍隊黨員干部,身處新時代新征程,應該做什么、怎么做,其實不言而喻:唯有向抗疫英雄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才能在改革轉型中把準方向,才能在練兵備戰中作出貢獻,才能在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中充分體現人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