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 韜


1 月4 日,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指導,中國城市商業網點建設管理聯合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改革發展司主辦的中國林產品商業化發展促進大會在京召開。與會專家學者就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共同建言獻策。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和中國城市商業網點建設管理聯合會共同啟動“林產品商業推廣模式”課題研究。原商業部部長胡平,新華社原副社長何東君,中國城市商業網點建設管理聯合會會長宣春雷,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改革發展司司長劉拓等領導出席活動。

中國林產品商業化發展促進大會現場
黨的十八大以來,林業產業在促進精準扶貧、繁榮區域經濟、增進民生福祉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18 年,我國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7.63 萬億元。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質林產品消費國、貿易國和花卉生產基地,對國際林產品市場的影響力持續提升。林業一二三產業比例由2012 年的35∶53∶12 調整到2018 年的32∶46∶22,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林業產業內涵外延明顯拓展,新產品、新業態快速發展。林業產業發展機制不斷完善,中央財政累計貼息48 億元,扶持林業產業貸款規模達1737 億元。林業產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助推了貧困地區精準脫貧。全國林業產業從業人員超過5000 萬人,一些林區、山區農民收入的20%左右來自林產品,部分林業重點縣超過60%。
會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改革發展司司長劉拓做了題為《促進我國林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報告;中國城市商業網點建設管理聯合會會長宣春雷做了題為《中國林業資源產業化商業化融合性體系機制建設》的報告;財政部資產管理司巡視員張國春做了題為《我國林業資源商業資產管理意義及建議》的報告;財政部資產評估中心主任、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秘書長張更華做了題為《中國林業資源資產評估制度與評價機制》的報告;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副總裁、檢驗公司總經理孔祥月做了題為《我國林產品檢驗認證及標準化創建工作路徑》的報告;新疆林草局副局長徐洪星做了題為《新疆林草產業發展現狀及方向》的報告。
經過認真研討,大家一致認為,十九大提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發展林業產業要積極探索推廣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讓綠水青山充分發揮經濟社會效益;推動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選擇,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迫切需要,要培育壯大產業集群,加快產權模式創新和金融創新,吸引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投資林業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