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榮



【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以短視頻為代表的新媒體近幾年發展迅猛,已被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采用文獻計量學的可視化工具,利用CiteSpace知識圖譜分析軟件和文獻計量分析方法,對中國知網2010年至2019年國內以“短視頻”為關鍵詞的期刊文獻進行時間分布、作者合作、機構分布分析,展示目前短視頻發展狀況,并利用關鍵詞共現圖譜展示該領域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
【關鍵詞】短視頻;CiteSpace;知識圖譜;文獻計量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6-0169-04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調查報告顯示,截止到 2019年6月,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6.48 億,占網民整體數量的75.8%[1]。短視頻也正式進入發展熱潮。短視頻因其時間短小、信息內容大、傳播速度快等特點,迅速占據用戶的碎片化時間,成為移動傳播時代媒體創新報道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是當前信息傳播的重要發展趨勢。鑒于CiteSpace軟件能夠分析大量樣本數據,并能夠對樣本數據進行直觀圖譜展示,利用該軟件對CNKI中短視頻相關文獻進行分析,探究短視頻研究現狀、研究熱點及發展趨勢,以期對短視頻研究提供參考。
一、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一)數據來源
以CNKI的期刊數據庫作為短視頻研究文獻的數據來源,在該數據庫中,以關鍵詞“短視頻”為檢索條件,檢索日期為2010年至2019年,為獲得全面樣本文獻,期刊來源選擇為全部期刊。初步篩選出期刊數據共計3619篇,為保障數據的準確性,手工剔除無效期刊,最終獲得2234條檢索結果。將檢索結果參考文獻以Refworks格式導出,保存為 Download_ xxx.txt 格式。
(二)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由陳超美教授開發的一款基于科學計量學、數據可視化研究下的引文可視化分析軟件,兼具圖和譜的雙重特性[2]。本文用文獻計量與CiteSpace軟件相結合的方法對領域內作者、機構和期刊信息進行分析,得出重要比較結果;用關鍵詞共現方法探究該領域研究熱點;用時區視圖方法分析研究趨勢和發展方向。
二、研究分析
(一)發文量
根據中國知網2010年至2019 年以“短視頻”為關鍵詞的期刊發表量統計結果,可以得出年度發表趨勢,如圖1所示。
從圖1可以直觀看出,從2014年開始,關于“短視頻”的發文量才突破個位數,2015年有稍微跌幅,但在2016年又快速回升。從2017年開始至今,發文量陡然增長,說明了以“短視頻”為主題的研究越來越受到學術界的關注,往后的發文量很大程度上會繼續保持一定的增長。
(二)發文作者分布
領域內優秀學者的研究是推動該領域研究發展的關鍵因素,他們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也代表著該領域如今的研究熱點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利用CiteSpace軟件對檢索到的2234篇文獻作者進行共現分析,將數據導入CiteSpace中,節點類型勾選Author,在Visualization 中勾選cluster view-Static 和Show Merged Network,為使所得視圖整體集中一些,在Selection Criteria 中,將TOP N 設置為 50,top N% 設置為 10.0%。點擊運行,結果如圖2所示。
統計得出共有202位不同作者,其中發文量排在前6名的作者及其所屬機構如表1所示??梢钥闯觯P于短視頻的研究發文量靠前的多集中在高校,但每位作者對該領域研究的發文量較低,對于該領域的研究不強,學校內部作者聯合研究也不多。說明近10年關于短視頻的研究還沒有形成一個群簇態勢,作者分散在各地,僅有少部分相對集中,由此可見,未來的合作作者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三)研究機構分布
分析核心機構,找到該領域的核心研究機構,對研究者開展協作從而形成學術氛圍有著很大的幫助。本文利用CiteSpace軟件對樣本文獻的研究機構進行共現分析,按出現頻次由高到低排列,排在前6名的機構如表2所示。對比表1和表2,排名靠前的研究機構與排名靠前的作者之間沒有一定的關聯。例如,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發文量為 24篇,黃楚新[3]一人的發文量就有10篇。又如中國傳媒大學發文量為117篇,王曉紅[4]的發文量也只有6篇,可見研究機構和研究學者之間的關系也并不是一一對應的,且兩者并不集中,從中也不難看出,對于短視頻的研究近幾年雖然暴增,卻沒有形成一個系統,各研究機構應該加強對這方面專業研究人員的培養。
生成的發文機構可視化合作網絡圖見圖3。兩機構間用連線連接,說明有合作關系。可以看出,不同機構間不存在明顯的合作關系,北京工商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與北京大學創意產業研究中心存在合作關系,其余為各機構內部學院間的合作。關于短視頻的研究機構主要由學校組成,集中于傳媒學院或是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方式多為定性和定量研究,過于單一,不利于該領域的深化發展。
三、研究熱點和趨勢
(一)研究熱點
關鍵詞是對期刊主要內容的提要與概括,研究關鍵詞能夠展示領域的研究熱點。用CiteSpace關鍵詞共現方法分析中國知網2010年至2019年短視頻類相關文獻的關鍵詞頻次,排在前6名的關鍵詞如表3所示,包括“短視頻”“抖音”“新媒體”等。大部分高頻關鍵詞多集中在2016年至2018年,而關于“短視頻”這一熱詞早在2013年就有所談及,國內的4G手機發布也剛好是在2013年,說明研究人員對于國內科技發展有著敏銳的嗅覺,而2019年有關短視頻的研究又多與5G、價值觀、發展趨勢等掛鉤,說明有關短視頻的研究也更加深入。
關鍵詞共現分析可以將期刊中研究的關鍵詞提取出來進行可視化,利用關鍵詞時區共現圖譜分析研究領域熱點,可以更為直觀地看出不同年份的研究熱點以及研究趨勢,最后得到的短視頻關鍵詞時區共現圖,如圖 4所示。其中節點數字表示關鍵詞在2010年至2019年研究中出現的頻次大小,節點越大說明研究頻次越高,反之則越低,節點間的連線越粗,關鍵詞間的共現關系越強。從圖4可以看出,短視頻的相關研究在2016年至2019 年期刊論文中出現頻次最多。
(二)研究趨勢和方向
中心度可以簡單理解為某一詞類的占比,根據大小可以知道研究熱點主題。根據主題與關鍵詞的共現分析,可以得出中心度與高頻次統計表(表4)。Burst 值代表著突發主題,預示著這一領域的前沿內容。2010年至2019年該領域排名前五的Burst值,如表5所示。
從表4可以看出,現在的研究熱點依舊是短視頻,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尤其是5G的出現,圍繞短視頻方面的研究也日益豐富。眾多學者將短視頻與當下流行元素相結合,如陳岳芬[5]等分析了“一帶一路”下短視頻的傳播特點及傳播效果,劉曠[6]等將短視頻與共享經濟、新零售、AI等相聯系,尋覓 2019 年新經濟未來走向。這些都是圍繞短視頻進行的研究與探討,相信隨著今后短視頻更加廣泛的使用,對于短視頻的研究也會更加深入和多元。
四、總結與建議
借助 CiteSpace,對 2010年至2019年國內短視頻的研究熱點與前沿進行分析,旨在了解近年來短視頻發展的現狀及趨勢,深化對這一領域的認識,也可為短視頻的未來研究發展帶來有益參考。通過對發文作者及機構的網絡研究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關于短視頻的研究還沒有形成一個群簇態勢,但是,這種散落的勢態有利于從多領域、多方面展開研究,從而避免連片研究導致的思想局限。對關鍵詞共現圖譜研究分析發現,當前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短視頻本身,近10年也涌現出較多的與短視頻相關的其他內容,也使得短視頻的發展愈加多元化。最后對 Burst 值進行分析,發現目前今日頭條、視頻分享、視頻行業等是短視頻前沿內容,今后可以加強對這方面的研究。
回顧近十年國內對短視頻的研究歷程,對今后短視頻的研究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加強作者間的合作研究,形成一個整體,深化對短視頻的研究。近幾年關于短視頻的研究猛增,研究學者卻分布較散,合作甚少,所以應該多鼓勵相同領域高校之間,高校與企業、科研機構之間多進行合作研究,從而形成成熟的領域創新團體。
第二,交叉學科研究,跳出常規研究方法,多嘗試創新性研究。目前對于短視頻的研究,大多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過于單一,今后的研究可以多嘗試使用數學建模、心理測評、大數據分析等跨學科的研究工具。
第三,深挖短視頻形成的社會文化,探討其現實意義。當下有關短視頻的研究在社會文化方面涉及較少,短視頻發展如此迅猛,定有其一定的社會意義和現實價值,今后可以繼續深化這方面的研究。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 發布第 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DB/OL].http://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8750.htm.2019-08-30.
[2]汪文斌.以短見長——國內短視頻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J].電視研究,2017.
[3]李杰,陳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視化[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7.
[4]黃楚新,任芳言.我國短視頻發展現狀、問題及趨勢[J].新聞論壇,2017.
[5]陳岳芬,李珂.“一帶一路”短視頻的傳播特點及傳播效果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9.
[6]劉曠.共享經濟、短視頻、新零售、AI、尋覓2019年新經濟未來走向[J].大數據時代,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