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老年人的物質文化生活得到了基本滿足。目前,我國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追求精神世界的享受。文化養老能夠滿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幫助老年人健康生活。我們要貫徹新時代的精神,通過創新文化養老模式,使我國養老問題得到改善與解決。
【關鍵詞】新時代;文化養老;發展模式
中圖分類號:D632.1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6-0208-01
一.研究背景
新時代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中共中央、國務院根據黨的十九大決策部署,印發了《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當前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新時代較長一段時期內我國的基本國情。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老年人的物質生活需求漸漸得到滿足,社會觀念也不斷發展與完善,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物質上的養老,他們逐漸追求積極健康、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文化養老成為解決養老問題的重要措施。我們應探索新的文化養老發展模式,以促進文化養老服務的良好發展,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從而提高他們晚年的生活質量。
二.文化養老的內涵
(一)文化養老的含義
文化養老的本質是為了促進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文化養老與傳統的居家社區養老方式不同,是傳統養老與當代人文關懷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養老方式,在滿足老年人物質生活的基礎上注重實現老年人更高層次的精神需要。文化養老能滿足社會文化需要及實現老年人的社會價值,從而實現社會和諧健康發展。
(二)文化養老的表現形式
1.老有所樂型文化養老
老有所樂型文化養老是指能夠滿足老年人心理情感方面的需求,使老年人能夠在每日的生活中積極向上,感覺到身心的放松愉悅,充分享受精神文化世界。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因個人差異(年齡、教育程度、人生觀等)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我們要了解這種文化養老的差異需求,再從各個方面完善其服務體系。
2.老有所學型文化養老
老有所學型文化養老是指老年教育。部分老年人會自覺主動地去學習新時代的新知識、新科技,活到老學到老。例如目前國家興辦的一些老年大學,就是老有所學型的文化養老方式,使老人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進而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也利于社會文明的進步。
3.老有所為型文化養老
老有所為型文化養老是指老年人用自己的人生經驗與實踐知識,為家庭為社會貢獻出力所能及的力量。老有所為型文化養老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讓老年人在晚年時間里升華自己生命的價值,同時還能創造社會價值。
三.創新文化養老模式的發展路徑
新時代文化養老觀念尚未深入到大多數老年群體中。傳統家庭社會重物質輕精神的養老方式,使得文化養老沒有受到社會各層人員的重視,社會各界對文化養老的建設積極性不高。目前文化養老的發展存在著許多問題,因此提出一些措施,以期創新文化養老模式。
(一)宣傳孝文化,推廣文化養老新理念
孝文化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是文化養老服務建設的思想基礎。目前文化養老的觀念還未成熟,孝文化的傳播可以對文化養老的宣傳起到積極作用。推廣文化養老的新理念,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要發動老年人參與到文化養老建設中去,使老年人了解到文化養老的新理念,調動老年人對文化養老的積極主動性,并使其能夠根據自身養老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文化養老類型。可以把文化養老作為退休工作的一項內容,使得文化養老的新理念深入到老年群體,打造出新時代文化養老新環境。
(二)推動社區為城市老年人提供服務
社區作為重要的城市單位,其在推廣文化養老中所起的作用至關重要。因自身的差異性使得老年人對文化養老的需求各有不同,社區應根據老年人不同的文化需求,提供與之相適應的文化養老服務方式。社區可以通過問卷調查或當面訪談的形式來了解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并建立起相應的老年人需求檔案,從而優化對文化養老的管理工作。社區應多組織培訓一些有養老專業知識與素養、和老年人能建立和諧關系的專業人員,調動社區居民文化養老積極性,全面推動社區為城市老年人提供服務。
(三)國家引導,完善文化養老組織體系
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當前養老機構的服務已經無法滿足老年人文化需求日益增長的需要,國家需要建立一套與文化養老相適應的老年服務體系。其次,國家應引導相關部門建立文化養老服務新平臺,加大對文化養老的多方面宣傳,推進文化養老的新發展。國家還應健全養老服務和文化養老的法律體系,使文化養老的建設有法可依,從而促進社會的全面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洪俠,闞占菊,龐文靜.新時代協同發展戰略下廊坊市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8(09).
[2]民政部.2015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EB/OL].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1607/20160700001136.shtml.2016-11-16.
[3]趙曉東,包青玉.文化養老與養老文化:文化養老的內涵意義探析[J].大眾文藝,2014(21):272-273.
[4]李媛.新時代背景下社會性民營養老機構創新發展策略研究[J].遼寧經濟,2017(04):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