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莉
摘 要:國家頒布的新政府會計制度,即面對公立醫療機構以往的財會管理問題,制定的科學改革制度方法,但是在公立醫療機構內的傳統會計體系已不能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為此,公立醫療機構應當依靠新政府會計制度,優化原本的財務管理體系和方法,實施科學的財務精細化管理模式,由此處理財務管理中常見的問題,提升公立醫療機構財務精細化管理效果和效率,推動公立醫療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新政府會計制度 ?公立醫療機構 ?財務管理 ?精細化模式
財務精細化管理即在管理的每個環節都融入財務管理觀念,細分管理目標,仔細考核管理者、部門、進度、績效等要素,不斷提升管理效果與效率。新政府會計制度背景下,需要公立醫療機構對財務實施精細化管理,迎合新時代的發展要求。
一、新政府會計制度分析
2019年1月1號開始,國內行政事業機關開始采取新政府會計制度展開財務核算。財政機關頒發的新會計制度,目的在于加強政府機關的財務核算,完善政府會計體制。新政府會計制度包含以下變化:
(一)促進了行政事業機關會計制度的融合
在頒發新制度以前,國家行政機關各自實施單獨的會計制度,涉及行政機關制度、醫院與學校等各種機構特殊的會計機制。新政府會計制度融合了所有制度,頒發后所有行政事業機關都采取統一的財務核算模式,采用一樣的會計科目與財務報表。并且新政府會計制度也融入了企業會計各項規定,促使政府會計更為標準,能夠更好體現各單位經營狀況。
(二)新政府會計制度重建了政府機關的核算方式
新政府會計制度融入了“雙功能、雙基礎與雙報告”模式,重建了原來政府會計業務的核算形式。一方面,在新政府會計制度中提出各會計主體應同時進行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促使政府機關的會計業務具備雙重作用,兩種會計盡管各自核算但是也有關系;另一方面,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分別選擇不一樣的會計基礎,即權責發生制與收支實現制“雙基礎”的政府機關并軌實行;另外,政府會計中心還應當按照財會數據制定財務報表,并按照預算會計狀況制定決算報告。
(三)采取平行記賬,更合理的設立會計要素
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5+3”會計要素模式,兩種會計根據各自的要素體制展開核算。財會按照五個要素展開核算:資產、負債、收益、凈資產與成本;預算會計按照三個要素展開核算:預算收益、預算開支與預算結余。
二、新政府會計制度背景下公立醫療機構加強財務精細化管理的策略
(一)提升管理者的精細化管理素養
公立醫療機構在財務管理環節,應嚴格遵守新政府會計機制對財務管理的各項要求,并使之獲得貫徹執行,提升財務管理者的業務水平,使之充滿精細化管理思想,提升其精細化管理技能。首先,公立醫療機構在選聘財務管理者時,應當結合國家新政府會計制度條例,招聘具備很高專業財務管理知識技能與經驗的人才,由此組建一支專門的現代化財務團隊。
而且,公立醫療機構還應對新招手的財務管理者組織專門的崗位培訓,使之可以熟悉并把握財務精細化控制的操作流程,還應對原來的財務管理者組織專業技能訓練,提升其精細化與現代化財務管理技能,使所有財務管理者可以準確了解精細化管理模式與觀念,并形成精細化管理思想,提升財務管理者本身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其次,公立醫療機構還應根據本身財務管理的具體情況,按照新政府會計制度科學調節財務管理業務崗位,而且還應有效整合各種財務管理資源,盡量削減財務管理占用院內資源,優化財務管理方式,防止再次產生財務管理者冗雜的現象,提升財務工作效率。
(二)創建健全的信息化系統
公立醫療機構要想在新制度背景下,實施科學的精細化財務控制,就需要創建健全的信息化系統,以保障精細化財務管理水平。首先,公立醫療機構要提升財務管理者的信息系統操作水平,組織專門的信息系統課程訓練,使財務管理者掌握大數據信息系統,使之可以依靠數據資料的存儲技術,迅速且精準的梳理醫院內的各種設備、數據資料和員工,并按照財務管理業務的各種劃分模塊,將上述數據轉變為相關信息錄進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中。此外,財務管理者還應再次梳理醫院內部固定資產,按照財務經費的收付狀況,分別基于財務信息管理系統設置臺賬,并對其實施專門的管理。其次,財務管理者還要借助大數據系統中的云計算系統,科學研究并完善醫院引入的醫療儀器,促使病人可以及時享受到最好的服務。另外,醫院財務管理者要充分突出信息系統的作用,提升財務管理業務流程效率,為病人提供更為便捷的繳款服務。
(三)增強財務內審的監督功能
公立醫療機構在貫徹執行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基礎上,還應充分突出內審的監督功能,由此優化財務管理業務職能建設。由此,公立醫院要詳細分類財務管理內容,且將之分配到每個財務管理者身上,確定財務管理者本身的業務職責,而且還要確保財務管理者之間可以相互協調、積極配合,保證財務管理業務的高效性。此外,公立醫院還要充分使用財務內審的監督作用,認真審查和監督醫院財務管理方面的各種資金支付環節,且在財務部門內安排專業的審核者與相關負責人,針對醫院內的大型財務經費支付項目,要通過負責人的仔細審查與簽名確認方可得到生效,促使公立醫療機構的財務經費可以得到充分應用。
(四)加強全面預算控制
原來的管理方式下,預算控制科目少,未對預算展開財務核算。而全面預算控制,可以加強財務控制力度,是促進精細化管理的重要舉措,可以滿足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相脫離的需求,提升醫療資源應用效率。首先,科學設立科目體系,根據新政府會計制度標準,融進相關科目,研究與現有科目的關系、差別,掌握新增科目的含義與范圍。其次,在財務中心的指引下,將各部門、業務程序引入預算管理,可以得到全面的財務數據,有助于編制預算,也可以監督預算的落實,及時找到問題與誤差。
(五)規范財務管理制度,提升工作效率
新政府會計制度對公立醫療機構財務核算帶來了明顯變化,會計制度的革新,相關的醫院財務體系也要調整更新,經過規范財務管理制度不斷提高管理效率與專業水平。首先,完善每個環節的財務管理體系。針對財務管理包含的各項業務,比如成本控制、預算控制、資產控制等每個方面,公立醫療機構都要制定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完善約束業務流程,并保證所有任務都嚴格根據制度順利開展。其次,完善監督與考評制度。公立醫療機構能夠實施嚴格的監督與考評制度,約束各項財務管理業務的開展,保證財務管理順利開展,真正提高醫院管理水平。公立醫療機構應當結合具體狀況制動匹配的監督制度,或是在內控體系中添加控制環節,強化對單位的成本管理與固定資產實物控制。而且,加強考核與評價,由此進一步提升公立醫療機構財務精細化管理質量。
三、結束語
總之,在公立醫療機構財務業務中采取精細化管理模式,可以優化財務管理質量,提高公立醫療機構財務資金的使用效率,預防在財務管理環節產生資金緊缺現象。由此,公立醫療機構要準確了解精細化財務管理模式,確定其在財務管理方面的關鍵意義,并按照公立醫療機構的實際財務情況順利實施精細化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謝惟力.基于新政府會計制度下公立醫院財務精細化管理的研究[J].納稅,2020,14(03):134.
[2]楊蔚榮.基于新政府會計制度下公立醫院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分析[J].納稅,2020,14(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