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風,張濃濃,胡碧輝
(1.江西省水利科學研究院,南昌 330029;2.江西省水工安全技術研究中心,南昌 330029)
江西省居長江中下游,境內五河一湖覆蓋全境90%的流域面積,水電資源豐富,擁有眾多運營中的農村水電站[1,2]。然而農村水電在建成投產后,普遍存在重生產輕管理的問題,農村水電站是水利生產安全事故多發領域,事故一旦發生,這將對農村水電站的安全運行和生產效益產生不利影響[3-5]。
為進一步規范水利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行為,促進水利施工企業市場行為的標準化、施工現場安全防護的標準化、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規范化建設[6,7],2014水利部在全國選取1000座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作為示范點。江西省農村水電站數量多,分布廣,裝機容量小,其中90座電站列入全國農村水電安全生產標準化試點電站名單。本文結合開展的江西省90個試點農村水電站建設和運行管理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8,9]工作,從評審要素、裝機容量、評級三方面對情況進行梳理,重點闡述評審中存在的共性問題,統計分析水電站裝機容量及評級情況概率分布情況,剖析問題產生的原因進,并提出相應建議措施,旨在促進農村水電企事業單位抓好安全生產的制度建設、有效預防控制風險、防范事故發生,為后續農村電站合理有序開發和安全運行提供參考。
一是指導階段。對選取的90座試點電站進行安全生產標準化現場培訓及指導,重點講解《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得分明細表》(下稱“評審表”)自評內容。
二是評審階段。召開工作安排會議,明確評審目的、依據、程序、方法和分工等內容;聽取水電站匯報,了解其安全工作情況;對照“評審表”,查看水電站在安全生產目標及投入、人員配置和職責、生產設備設施、作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及應急救援、事故報告及調查處理六個方面情況,并進行評分。
三是定級階段。依據水利部發布的農村水電站(小水電)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級評審打分。評審得分=[實得分/(1 000-合理缺項分)]×100。依據評審得分,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級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分級標準如下:一級:評審得分大于等于90分;二級:評審得分小于90分、大于等于75分;三級:評審得分小于75分、大于等于65分;評審得分小于65分或存在否決項的,為不達標。
在評審得分中,遇技術性較強的內容和存在不同分歧的扣分條款,應進行專家研討分析和討論;遇重點部位,應按照風險管控的思想,查找存在風險,提出問題和有關建議。同時,考慮到江西省裝機容量小于1 000 kW的電站較多,電站只具備發電功能,按水利部評審要求很難進行評定,因此江西省對水利部評審表進行了簡化,出臺了初級水電站安全標準化等級評定標準,采用百分之進行打分。
為了解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情況,對選取的90座試點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情況從評審表要素、裝機容量、評級三方面進行一個統計梳理,情況如下。
安全生產目標及投入:無安全生產目標監督和考核記錄;未明確控制指標中的經濟損失指標;安全生產會議記錄資料不齊全。
人員配置和職責:人員職責不夠明確;特種作業人員無培訓、考核記錄;未在勞動合同中明確職業危害并辦理保險。
生產設備設施:大壩未按規定注冊;引水建筑物、升壓站、啟閉機房等定期維護記錄不詳實,無應力測試報告、管道部分色標不完善;水輪機外觀銹蝕、漏水等;保護涂料不完整;機組未進行甩負荷試驗。
作業安全:設備操作規程未懸掛;緊急逃生路線標識不明;安全設施不到位;安全工具器無相驗記錄;防護用品無檢驗記錄;攔河壩無巡查及觀測記錄、泄洪孔無檢查記錄;備品備件無相關登記;無大修關檢計劃等;發電機、勵磁設備等未按要求進行周維護、檢修和試驗等。
隱患排查治理及應急救援:未進行應急預案演練;未實施安全風險辨識、風險評估、風險等級評價;事故隱患排查記錄、應急預案不齊全等。
事故報告及調查處理:未對事故隱患治理工作進行評估、驗收;
綜上,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在評審要素方面存在的問題重點集中在生產設備設施、作業安全和隱患排除治理及應急救援3個方面。
(1)總體情況。由于90座試點電站中有4座電站未能提供電站裝機容量數據,文中統計分析了86座試點電站裝機容量數據。統計知:電站平均裝機容量為3 135 kW。表1為裝機容量概率分布表,從表中知,大部分電站的裝機容量小于3 500 kW,占比72.09%,大于8 000 kW的電站僅7座,占比8.14%,總體來看江西省農村水電站裝機容量偏小。

表1 裝機容量概率分布表Tab.1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table installed capacity
(2)各地市情況分析。為進一步分析江西省各地市試點電站裝機容量情況,對試點電站分布的10個地市電站總裝機容量及平均裝機容量情況進行了統計。具體見圖1~圖2。
從圖1知,贛州、吉安和九江三市的試點電站裝機容量最大,分別為75 100、53 240和43 630 kW,新余市、景德鎮市和鷹潭市裝機容量比較靠后,裝機容量分別為2 800、2 660和680 kW。從各市的試點電站裝機容量也間接反映了江西省各市的水電資源開發情況,贛州、吉安和九江水資源開發情況較好。

圖1 各市試點電站總裝機容量Fig.1 Gross installed capacity of pilot hydropower station from various cities
從圖2知,各市試點電站平均裝機容量與總裝機容量有較大差異,以九江為例,九江市水電資源相對豐富,但多為小型水電站,平均裝機容量較小。而新余市、景德鎮市和鷹潭市由于試點電站數量少,平均裝機容量值反而高于九江市。

圖2 各市試點電站平均裝機容量Fig.2 Average installed capacity of pilot hydropower station from various cities
(1)總體情況。通過專家統一標準的評級打分,90座試點電站均能達到合格標準,平均得分為71分。表2為專家評級打分情況分布表,從表2知,三級占比最大,達到了61.63%,初級占比其次,達到了29.07%,總體來看,電站在各項安全生產標準化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表2 專家評級打分情況分布表Tab.2 Distribution table of expert evaluating
(2)評級情況。圖3為專家統一標準的評審得分情況。從圖知,盡管九江平均裝機容量小,但評審平均得分最高,達到80分,反映九江市在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和管理方面做得較好。而上饒市、新余市和宜春市的試點電站評審得分均低于70分,說明在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管理上還要進一步加強。

圖3 試點電站評審平均得分Fig.3 The average score of pilot hydropower station
部分市、縣水利局從事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工作人員對《江西省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初級標準化達標認定標準(暫行)》認識不到位,標準化評審流于形式,或者參與培訓人員與實際操作人員不一致,導致在實際評審過程中實際操作人員很難配合評審工作,嚴重影響評審工作進度。
根據《江西省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初級標準化達標認定標準(暫行)》,水行政主管部門需按照分級管理權限,對電站遞交的申請材料(如:申請表、自評報告等)進行審核,并告知電站是否符合申請條件,但由于水行政主管部門自身對評審工作了解不夠,在申請材料審核方面還存在一定困難,直接影響了后續現場評審工作開展。
達標評級建設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且在評審過程中需要電站積極配合,然而目前對電站是否參與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暫無相應的獎懲措施,導致參與電站達標評級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夠,實際推進達標評級工作時進展緩慢,甚至有時需要通過行政措施強制要求才能勉強完成。
一方面電站在實際運行中資料整理往往由不熟悉電站情況的人員來運行,或者在不考慮電站實際情況的前提下,將其他電站資料直接進行拷貝;另一方面未將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理念和做法持續應用到電站實際運行管理,存在應付交差的現象,相關資料也是臨到評審準備,過程管理沒有真正貫徹落到實處。
江西省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對保障電站的安全運行對提高經濟效益有著重要的意義,為有效推進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建議措施如下:
(1)落實水電站安全生產的各項法規,建立相關的獎懲措施,充分調動電站業主的積極性。
(2)提高水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的學習和工作能力,加快落實電站安全生產自評機制。
(3)將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納入當地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年度考核,高位推進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
(4)實行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和管理過程記錄模式,提高電站運行管理能力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