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愛的媽媽:
我真的很想您!
要是您還在世,再過幾天就是您的81歲壽辰,可您離開我們已經有14個年頭了,這些年來,我無時無刻不在想您,每當春天杏花開時,心里總特別想給您說些什么,每當思念之情涌上心頭,心情無言表述,淚流滿面!媽媽,沒有您的日子里我們都很想您,特別是我爸,雖然嘴上不說,可他比我們誰都需要您的陪伴,堅持要守在家里,帶領兒孫們在咱家的房前屋后種植了松樹等各種花草,把咱家現在經營成“生態園”,節假日、周末我們都會往家跑,可總在心里想:要是您還在該多好啊。從我爸身上,我們也真正體會到“老伴”一詞的含義!
我知道,您最放心不下的是我爸,我就給您念叨一下我爸吧。我爸很堅強,他失去您以后,自己承受著巨大的痛苦,還要安慰子女,每次看到我爸形單影只的樣子 ,心里就很難過,可我爸總在安慰我,說:“這是自然規律,人生都是這樣,應該調整心情向前走!”后來,他又承受了一次全口拔牙的痛苦。媽媽,您在世的最后日子里,是否知道我爸的牙齒磨得沒有了?牙齒比牙床還低,飯到嘴里燙得沒辦法吃。其實,您肯定是發現了,堅強善良的你們為了不麻煩我們,硬撐著,堅持著!后來大夫決定分3次把牙齒全撥完,再放假牙。去年說起此事,我爸說:“那年,你媽走了,沒過幾個月,我又全口拔牙,差點就熬不過來了。”沒牙的牙根真不好拔呀,一個月左右不能吃,我們只好把魚熬了挑出刺,拌著菜做成糊糊讓他喝,總算挺過來了,現在身體還算硬朗,您就放心吧!
您剛離開我們的時候,我爸在縣城住了幾年,但是后來,我爸想回到老家,說在縣城,他人不熟悉,也沒事可干,有時候出去在外面轉轉曬曬太陽,聽到有的人領著退休工資還要抱怨。他不想給兒孫們惹麻煩,再說老家空氣新鮮,他有事干,種種樹、養養花,再清清靜靜地看看書、聽聽秦腔,這樣既能活動身體,吃飯有胃口,覺也睡得好,身體自然健康。其實我也明白,他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地方,那里留著你們曾經共同生活的記憶,守著咱們的老家,也是一種陪伴。每次我們回家,看著在我爸的照料下,咱們家前前后后種的樹和養的花,長得那么好看時,都高興得拍照,還讓我爸看手機上的照片,他很開心,還問我:“我的花怎么拍在手機上這么好看?”我們還和爸偶爾玩自拍,請他講講故事,說說以前的事兒。盡管咱家以前很困難,特別是一到三月,口糧不夠,也沒錢買菜,再說那個年代也沒有大棚蔬菜,想買也沒有,您就讓我們去找野菜,挖苦苣、苜蓿。您和我嫂子利用晚上的時間,在煤油燈下或者月光下洗干凈這些菜,做成酸菜,拌著玉米、糜、谷等雜糧做飯,野菜挖多的時候還做一盤涼拌菜。盡管咱家一年只能分到一斤多胡麻油,做菜的時候才能滴上一滴,但是我們一家吃得很香甜,大家像過年一樣開心。我爸在鄉農機站工作,雖然風雨無阻騎自行車來回跑,落下了膝蓋磨損的傷痛,但是,你倆牽手拼勁,在那個年代堅持計劃和節約,沒讓我們餓著,還想辦法幫舅舅家度過饑荒。外婆言語間對他這個女婿很是滿意。我一直記著你過日子的那個精打細算,從不張揚。后來改革開放,您和我爸在咱家的地里謀劃種莊稼,我爸研究著施了酸性化肥,生產隊里多年寸草不生的鹽堿地里種的麥子長得特別茂盛。我考上師范的那年,咱家的莊稼長勢特別好,也是我記事以來,第一次每天有白面饃吃。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咱家也過得挺好,用我爸的話說就是“有吃的,有喝的,有穿的,有住的(子孫把房子翻新擴大了些),看病有醫療保險,還領養老金,很知足”。我們抽空陪他到外面走走,看看海南、云南等地的風情,我爸書看得多,知識豐富,每到一處地方,不但興趣濃厚,還能講講歷史人文,只是可惜了媽媽,沒享受到這些!我爸這人很好伺候,準確說,他自己照顧著自己,沒讓我們伺候,就是他現在腰腿疼痛,走路不太方便,但是,他時常跟我們說:“人老了,要會做老人,身體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很正常,到醫院里該檢查就檢查,調整心態非常關鍵。”還說,他會小心把自己照顧好,不讓我們操心。每次回到家,他總說咱家世代是農民,有工作干很不容易,一定要知足、珍惜……要求我們把自己的工作干好,把自己的事做好。前幾年我大姐離咱家近,跑得多;這幾年,我二弟把工作調到學校了,每天下班陪著我爸,給我爸做飯、聊天。周末到了,兄弟姐妹、侄兒侄孫們只要有空都往家里跑,圍著我爸轉。媽媽,咱家還有些事我要跟您說:您離開我們的第二年,您的孫子中兩個考上大學,一個當兵轉干。去年,您的兩個重孫也考上大學了!他們有空的時候也會回來看我爸,我們都繼承著您和我爸的善良、勤勞,對人的真誠、友善和濃濃的親情,您在天之靈也感到欣慰吧!
媽媽,愿天堂里的您沒有病痛,一切都好! 祈求下輩子還做您的女兒!
女兒丑環,寄思于2020年清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