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璐嘉
“媽媽,您會去武漢嗎?”
“很多同事都報名了,我也報名了。”
我一聽傻眼了,哭著說:“要是您被選中了怎么辦?去了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啊?一線那么危險,萬一被感染了怎么辦?”
媽媽耐心地對我說:“現在武漢病人很多,需要很多臨床醫生和護士,媽媽是醫生又是黨員,當然哪里有需要就應該到哪里去。放心,一線有完善的防護措施,不會被感染的。”
我勉強點點頭,但是心里還是不想媽媽去。我暗暗祈禱:媽媽是產科醫生,不是呼吸科醫生,不要選上媽媽!從那天開始,我格外關注那些支援武漢的“逆行者”:為了節約防護服,他們一個班次不吃不喝,不上廁所;臨時病房很冷,防護服不透氣,他們經常汗流浹背,脫下防護服后凍得直哆嗦;因為病人需要隔離治療,很多事情都需要醫生護士幫忙,所以需要更多的醫務工作者;很多病人因為對病情的恐懼出現心理問題,需要醫護人員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
媽媽的同事去了黃岡,看著阿姨們寫的馳援日記,我一下子感到了她們的光榮與偉大。我為自己的自私感到羞愧。沒有人生來勇敢,正因為被需要,他們才選擇了逆風前行,堅定地履行職責。我暗暗地下定決心,如果下一批媽媽被選中,我一定要堅強,要支持媽媽,不能給媽媽拖后腿!
大難面前必有大愛,看到那么多人對疫區的幫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義不在美麗的言辭中,不在空洞的追求里,而在于實實在在地謀求自己的生存,同時也在幫助別人的生存中。
【作者系山東淄博市臨淄區稷下小學五·2班學生,指導老師:郭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