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俞敏洪
我始終相信,任何一個人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最佳的法寶或者說最好的力量,就是去奮斗。
對于我來說,農村孩子長大唯一可能的歸宿就是在農村。我14 歲初中畢業,緊接著命運就對我做出了宣判。在那個時候,我就料定自己這輩子大概只能在農村了。但是,老天給了我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這個機會就是,我的初中老師想起了我,說俞敏洪是一直喜歡讀書的人,我們是不是可以把他破例重新放到高中里面來。我媽聽說這個事情后非常興奮,就去找公社大隊的領導和學校的校長不斷地說,說我兒子是可以的。所以我這輩子最感激的就是我媽。這就是我的第一次機會,這個不是我奮斗來的,是黨和國家給我的。
高中畢業的時候,整個班全是農民。因為我們就是農村中學,幾乎沒有一個人有信心說能考上大學。但是這個時候我碰上了一個好老師,這個老師現在還在南京,已經80歲了。他在我們高二的時候對我們說了一句話,他說:“我知道你們在座的沒有一個能考上大學,你們以后一定都是農民,但是我依然要求你們每一個人都去考大學。因為當你們以后回到農村,在田頭勞動的時候,當你拄著鋤頭仰望藍天,嘆息自己命運悲慘的時候,你會想起來,你曾經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奮斗過一次。”這句話,我到今天還能記得,所以我認定了自己一定要考大學。
但這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望。我第一年的高考成績,英語只考了33 分。盡管當年錄取的英語分數線也不高——最低大專錄取分數線是江蘇的一個師范學院,只有40 分,但是我考了33分,差7分。那么我就想,如果我再努力一年,也許就超過40 分了,也許就進這個大專去了。所以,我就邊干農活邊復習。當時農村連電燈都還沒有,只能在煤油燈底下復習,我就是在高考復習的第二年眼睛近視了。但第二年去高考的時候,我英語考了55 分。我拿到這個分數就特別高興。我想,錄取分數線是40 分,我是55 分,那么我無論如何能夠進那個師范學院了。結果分數線下來以后,師范學院的分數線提到了60 分,我又差了5分。
高考兩次失敗以后,我反而增強了信心,覺得非要考第三年不可。所以,我第三年就拼命了:每天早上6 點起來,晚上12 點睡覺。到第三年參加高考的時候,成績一出來,我發現我的成績超過了北京大學的錄取分數線。其實,“北京大學”這四個字在我腦袋中連閃都沒閃過,所以人是要有夢想的。但是,你夢想再大,不去努力是不管用的。就像你爬山的時候,就算不看那個山頭,只要知道自己在向上爬,只要爬的路是對的,你到達山頭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所以,回想我自己的生命,我覺得往往是我生活中的一些失敗,最后促使我反彈起來,又達到了一個新的目標。
我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時候,想要出國去讀書。我聯系了幾十所大學后,有十幾所大學給我發了錄取通知書,但沒有一所大學給我發獎學金,都說你只能自己出錢。而當時我在北大的工資,連獎金帶基本工資加起來大概一個月200 塊錢,換成美元,30 美元左右。美國的最低學費:一所大學大概3 萬美金,還不算生活費。我算了一下,一百年不吃不喝都不夠。所以,我就想到了我應該要賺更多的錢。怎么賺更多的錢?人有需求就會有想法,有想法就會有創新。當時,剛好中國的外語培訓業開始轟轟烈烈地起來了,所以我就想,我為什么不自己辦一個培訓班呢?所以就有了新東方。
25 年前的我,在北大拿100 多塊錢的工資,這就是我的身價;15 年前的我在新東方,掙的錢也就是勉強能夠養活自己;但是,今天的我已經算是中國在美國比較好的上市公司的老總之一,這個東西是我自己通過努力得來的,所以就不容易被人剝奪。所以,我更加相信努力的力量。為了自己的后半輩子,我還會去持續不斷地努力,這就是一個正向的、積極心態的循環。
其實,人生的奮斗沒法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最重要的是你跟自己比。你的今天是不是比昨天好,你的明天是不是比今天好,你的明年會不會比今年好,10 年以后的你會不會比10 年前的你更好。
人生是自己的選擇。你要把自己變成的,不是一個能夠對得起自己長相,而是對得起自己的內心,對得起自己的能力的人。所以,同學們,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只要你自己相信,奮斗能讓你改變自己,你的生命就一定會越來越燦爛!
俞敏洪在本篇演講中,回憶了自己通過艱苦奮斗考上北大、創辦新東方的人生歷程。在他看來,一個人要想改變自己的人生,改變自己的命運,唯一的道路就是去奮斗。他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我們應該跟自己比。只有戰勝了自己,我們才能獲得最后的成功,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1.請說說文中畫線句的含義。
2.讀了這篇演講詞,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請圍繞一點簡要談談。
關注公眾號,
回復“八年級拓展閱讀2020年6月”查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