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玲 朱冬紅 蘇震
(溫州醫科大學 1附屬臺州醫院腎內科,浙江 臺州 317000;2附屬第一醫院腎內科)
終末期腎臟病主要是各種慢性腎臟疾病的終末階段,通常其早期無明顯正常,隨腎功能進行性下降,導致各種毒素在人體逐漸堆積,可出現惡心、嘔吐、皮膚瘙癢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及生命健康〔1~4〕。目前,透析是終末期腎臟病主要治療手段,其中主要包括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兩種,但其具體治療效果尚未完全統一〔5,6〕。因此,本研究通過探討腹膜透析對老年終末期腎臟病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白蛋白、血紅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響,以期為透析治療提供參考。
1.1一般資料 選擇溫州醫科大學附屬臺州醫院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老年終末期腎臟病患者162例,依據隨機表法分為觀察組81例與對照組81例。觀察組男49例,女32例;年齡67~79〔平均(72.14±4.25)〕歲;病程27~67〔平均(45.26±13.97)〕個月。對照組男47例,女34例;年齡65~78〔平均(72.73±5.36)〕歲;病程25~73〔平均(44.82±14.27)〕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納入標準 ①符合終末期腎臟病診斷標準,且預計生存期超過6個月者;②年齡65~85歲;③獲得知情同意,且與患者家屬簽訂知情同意書。
1.3排除標準 ①近3個月由輸血史及急慢性炎癥反應者;②以往有手術史、創傷者;③惡性腫瘤、血液病者;④精神疾病者;⑤合并心、肺、肝嚴重異常者。
1.4方法 對照組:行血液透析治療,采用德國費森尤斯透析機(型號:Fresenius 4008s),以碳酸氫鹽為透析液。設定血流量25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透析有效面積1.6 m2。觀察組:行腹膜透析治療,采用非臥床持續性腹膜透析,應用Baxter公司雙滌綸套透析管,手術置入后行間斷性透析,并且于術后4 d行不臥床持續性腹膜透析,應用1.5%葡萄糖腹膜透析液,每日4袋。兩組均于透析6個月評價,透析中給予常規對癥支持治療,包括維生素、葉酸、鐵劑和鈣離子拮抗劑等。
1.5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透析前和透析6個月鈣磷代謝變化;②觀察兩組透析前和透析6個月腎功能變化,分別于透析前與透析6個月清晨抽取外周靜脈血3 ml,分離血清,離心半徑10 cm,2 500 r/min,離心6 min,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Scr和BUN水平;③觀察兩組透析前和透析6個月營養狀況,分別于透析前與透析6個月清晨抽取外周靜脈血3 ml,分離血清,離心半徑10 cm,2 500 r/min,離心6 min,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白蛋白和血紅蛋白水平;④觀察兩組透析前和透析6個月Hcy水平變化,分別于透析前與透析6個月清晨抽取外周靜脈血3 ml,分離血清,離心半徑10 cm,2 500 r/min,離心6 min,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Hcy水平;⑤觀察兩組并發癥。
1.6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t及χ2檢驗。
2.1兩組透析前和透析6個月鈣磷代謝變化比較 兩組透析前血鈣和血磷變化比較無明顯差異(t=0.344、0.222,均P>0.05);兩組透析6個月血鈣和血磷較透析前無明顯變化(觀察組:t=0.582、0.625,對照組:t=0.190、0.255,均P>0.05);兩組透析6個月血鈣和血磷比較無明顯差異(t=0.780、0.705,均P>0.05)。見表1。
2.2兩組透析前和透析6個月腎功能變化比較 兩組透析前Scr和BUN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t=0.661、0.835,均P>0.05);兩組透析6個月Scr和BUN水平較透析前明顯降低(觀察組:t=29.661、27.553,對照組:t=10.107、13.510,均P<0.05);觀察組透析6個月Scr和BUN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t=12.811、15.313,均P<0.05)。見表2。

表1 兩組透析前和透析6個月鈣磷 代謝變化比較

表2 兩組透析前和透析6個月腎功能變化比較
與本組透析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透析6個月比較:2)P<0.05,下表同
2.3兩組透析前和透析6個月營養狀況變化比較 兩組透析前白蛋白和血紅蛋白水平無明顯差異(t=0.404、0.675,均P>0.05);兩組透析6個月白蛋白和血紅蛋白水平較透析前明顯升高(觀察組:t=10.309、15.610,對照組:t=6.489、4.621,均P<0.05);觀察組透析6個月白蛋白和血紅蛋白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t=6.871、10.773,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透析前和透析6個月腎功能變化比較
2.4兩組透析前和透析6個月Hcy水平變化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透析前血清Hcy水平無明顯差異〔(21.38±5.43)μmol/L vs (20.73±4.17)μmol/L,t=0.855,P>0.05〕;兩組透析6個月血清Hcy水平較透析前明顯降低〔觀察組:(9.87±2.16)μmol/L,t=17.726,對照組:(15.21±1.76)μmol/L,t=10.976,均P<0.05〕;觀察組透析6個月血清Hcy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t=17.249,P<0.05)。
2.5兩組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感染2例,低白蛋白血癥2例,心律失常1例,高血壓4例;對照組感染5例,低白蛋白血癥4例,心律失常3例,高血壓9例。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11.11%)明顯低于對照組(25.93%,χ2=5.891,P<0.05)。
終末期腎病主要是因腎臟功能喪失或衰竭引起機體不能通過腎臟將體內過多的水分及代謝廢物排出體位,導致機體出現一系列生理生化功能障礙或紊亂的一種臨床綜合征,屬腎衰竭進展的末期階段〔7~10〕。目前,透析是終末期腎臟病治療及維持生命的主要方式,透析方法主要包括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11〕。血液透析通過將大部分有害代謝產物排出體外,但該透析方法對炎癥因子清除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認為可能是由于自身孔徑的影響,且容易引起患者營養不良〔12〕。
腹膜透析是終末期腎病的一種主要治療手段,其在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及清除體內毒素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且腹膜透析不增加體外循環壓力〔13〕。隨著近年來腹膜透析技術的不斷發展,越拉越多終末期腎臟病患者選擇應用腹膜透析治療〔14〕。此外,腹膜透析能夠持續將終末期腎病患者體內毒素進行清除,且不存在血液透析中慢性失血問題,從而有助于改善貧血狀態〔15,16〕。本研究顯示,腹膜透析對血鈣和血磷無明顯影響,可使患者腎功能及營養狀態得以改善,且并發癥少。
Hcy主要是人體內的一種非必需氨基酸,是半胱氨酸與蛋氨酸代謝過程的中間產物,其在腎臟進行代謝〔17〕。研究顯示,慢性腎衰竭患者動脈舒張功能障礙和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與循環中高水平Hcy濃度相關,并且隨著血中Hcy濃度升高,頸動脈內膜增高、頸動脈狹窄,冠狀動脈相關疾病發病率升高〔18〕。本研究顯示,老年終末期腎臟病患者應用腹膜透析可降低血清Hcy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