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劉濤、劉琴

華東師范大學葉瀾教授說:“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過人的生命、為了人的生命質量的提高而進行的社會活動,是以人為本的社會中最體現生命關懷的一種事業。”敬畏生命、成全生命、呵護成長,是教育應有的姿態與追求。十堰市東風44 小學圍繞“培植有生命氣象的校園,創辦有生命情懷的教育”這一核心,尊重教育規律和生命成長規律,構建了系統完善的生命化德育課程體系——多彩德育,讓學生的生命之樹根植于堅實的大地,向著陽光,向著未來,舒枝展葉,茁壯成長……
走進東風44 小學,便可以看到教學樓架空層兩邊的師生笑臉墻,那燦爛的笑靨展現著每個人更獨特、更美麗的生命光彩。學校以“實施多彩教育,營造幸福校園”為目標,努力塑造“大氣、睿智、求真、浪漫”的教師,培養“陽光、靈動、誠信、文雅”的學子,“讓每個人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多彩教育”關注學生的全面成長和個性特長的重疊與融合,追求學生的學業發展與生命質量的整體提升和實現,著眼于學生在校快樂和人生幸福的締造與培植。圍繞這一理念,學校積極構建洋溢生命氣息的多彩德育課程,以更好地激發生命潛能,張揚生命精彩,升華生命意義,實現生命價值。東風44 小學也由此而呈現出尊重生命、以生為本、基于生活、生態發展的文化氛圍和精神氣象,成為荊楚大地上一道別致的教育風景線。
鏡頭一:7 月3 日,學校畢業典禮在學校報告廳隆重舉行。在“愛國愛校成長篇”中,同學們一起唱國歌、校歌,畢業生代表朗誦了自創詩歌《獻給母校的詩》,表達了對老師、對母校的深深謝意。畢業生代表懷著真切的感情,為母校送上了一面鮮艷的錦旗。在“銘記師恩友誼篇”中,大家牽手共唱《送別》,師生互贈鮮花與祝福。在“幸福畢業珍藏篇”中,宣讀畢業生名單、發放畢業證、為“十星級畢業生”頒獎等環節讓同學們興奮不已。最后,師生齊誦《東風44 小學學生畢業宣言》,畢業典禮圓滿結束。
儀式感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種價值表達。重視儀式感,可以使教育的效果像螺紋般擴散,讓生命在體驗中成長。學校將每學期的開學典禮、期末散學典禮和每周的晨會、升降旗儀式、新生入學和六年級畢業、少先隊入隊等作為儀式課程,不斷豐富和完善,給學生以心靈的滋養與精神的陶冶。各種儀式多次被各大媒體關注和報道。
如春季開學典禮的主題是“向最好的自己出發”,內容包括多彩寒假結碩果,展示自己我最棒,親子攜手提目標,我和爸媽共進步;老師期望記心間,滿懷感恩做更好;一首小詩送給你,快樂自信成更好。很多班級都貼著“心愿樹”,同學們把新年心愿寫下來,學期結束時,再看看自己是否實現了目標。
新生入學,我們用3 個課堂扮靚開學:新生禮儀課堂——開啟智慧,明目亮心;感恩活動課堂——感恩父母,尊師崇禮;家長課堂——明確規則,體驗學習。如此多管齊下,引領孩子們走好入學第一步。
在各種儀式所創設的生動情境中,學生有欣喜、有感動、有快樂,使命感、責任感以及中華優秀傳統美德于潛移默化間烙印在了孩子們心底,激勵著他們“向最好的自己出發”!
鏡頭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在瑯瑯背誦聲中,東風44小學的道德講堂拉開帷幕。“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這次道德講堂通過自我反省、互動互助、朗誦經典、唱《友善歌》等環節,向學生強化了“與人為善,厚德善行”的核心價值觀主題。
養成教育是德育關鍵而重要的一環。為讓學生在自我教育中修身成長,學校堅持做到一月一主題、一周一重點。如9 月學生行為養成的訓練達標重點是站隊、走隊快靜齊;上下樓梯靠右行;垃圾入簍不亂扔;10 月的訓練重點是愛國從戴好紅領巾開始,向國旗敬標準隊禮;11 月的訓練重點是語言文明不說臟話,不在走廊和樓道奔跑打鬧;12 月的訓練重點是用好零錢,不將零食帶入校園。每月第一周的道德講堂,每周的國旗下講話、周五的班會或少先隊活動課、降旗儀式總結等都圍繞訓練達標重點進行學習、滲透、激勵和總結。值周老師和校園文明督查小志愿者會及時進行督導。每周大隊部召開“行為規范文明學習培訓”,促進學生的轉化與進步。每學期開學第一個月,就是行為規范月,讓孩子們從入學起就開好頭、起好步。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東風44 小學腳踏實地地上好每周的班會課、少先隊活動課、法制學習宣講課。少先隊、政教處每周根據月養成重點和學習活動重點,結合上級主管部門和學校工作實際、學生實際擬定好每周的班會主題和內容,并切實監控實際效果,將每周的班會課上出實效,把養成教育落到實處。
鏡頭三:“夏天到了,我們去游泳的時候,如果一名同學不幸溺水怎么辦?”湖北醫藥學院彩虹急救隊的隊員用直觀的道具、專業的技術、規范的操作,為在場的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生命急救課,孩子們積極參與,受益匪淺。
東風44 小學是全國生命教育研究課題學校,曾獲全國生命教育科研先進單位稱號。學校生命教育的常規活動以班隊活動和德育課堂為主體,班主任是主要實施者;特色活動由大學生志愿者和家長課堂組成,分班落實,全校展示;主題活動則由學校統籌安排,全校參與。學校是湖北醫藥學院生命教育實踐基地和“藍絲帶”大學生志愿服務示范基地,邀請大學生志愿者及有社會影響力的志愿者每月一次走進學校開展生命教育,包括生命安全教育課、生命與健康活動課、生活教育與創意手工課等,引導學生珍視生命,熱愛生活,關注健康。
學校精心設計每月的主題性活動。如4 月的“校園櫻花節”,以“贊櫻花,賞櫻花”為主題,促進跨學科整合;5 月勞動月,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勞動實踐體驗活動;兒童節舉行校園“小妙會”,暑假組織小志愿者們開展“爭星,做文明少年”等活動。主題活動讓學生在實踐體驗大課堂中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增強了動手能力,培養了探索精神。
為讓學生發現自我價值,發掘自身潛力,增強適應社會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學校大力推行學生自主管理:大隊干部要競選演講;每周輪值,學生來點評;班級文化建設,學生共同來布置;品德與生活、生命教育課,學生走上講臺上課……學生自創的圖書管理和借還系統以及小組合作、民主管理班級等都頗具特色。
鏡頭四:在“幸福家長”頒獎大會暨“我與孩子的教育故事”交流活動中,優秀家長的經驗分享贏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受表彰的家長和孩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沒選上的則暗下決心,爭取下次榜上有名。活動最后一項,是學生面對家長表演手語操《感恩的心》。現場和諧、進取的氛圍深深感染了每個人。
眾人拾柴火焰高,家校共育路更寬。東風44 小學積極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建立了同學習、共成長的家校關系。一學年兩次的家長開放日系列活動、每年新生入學的“牽手進校園”儀式、六年級畢業儀式、運動會等都可以看到家長熱情參與的身影;校長親自主講家長培訓課堂,并請專家團走進校園,從各方面對家長進行指導,使家庭教育更加科學高效。每年寒假放假前,學校領導班子與班主任到學生家中走訪已成常態。學校還通過校園QQ 群、班級QQ 群、工作微信群、班級多媒體一體機等,實現了教育的全面覆蓋、全面參與、全面展示、全面影響,促進了家校溝通,形成了強大的教育合力。
此外,學校還開設了樂學課程,組建了七彩花合唱團、多彩編織、素描、陶藝等20 多個社團,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和實踐創新能力。借助學校成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東風,足球社團和校園足球隊蓬勃發展,學校女子足球隊多次在市級比賽中嶄露頭角。學校還堅持對學生進行多彩化評價,讓學生增強自信,感受生命個體的獨一無二。
明德課程儀式化,修身課程常態化,樂學課程個性化,力行課程特色化,評價方式多彩化,家校共育協同化……東風44 小學把對生命本質的認識和對教育規律的探尋融入德育實踐之中,使多彩德育充滿了生命氣息,形成了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德育新格局。
生命是世間最珍貴的存在,成長是教育永恒的主題。東風44 小學將堅持以每個學生的人生幸福為價值取向,以多彩教育成就幸福人生,讓生命拔節成長的天籟之音回蕩在校園的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