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欣
最新數據顯示,居家抗疫模式下,速凍食品在各大電商平臺銷量猛增,超市里的速凍海鮮、肉類、主食也都成了搶手貨。采購的同時,很多人也對速凍食品有不少誤解。

速凍食品是指利用速凍工藝,在-30℃以下的低溫環境中,使食材在30分鐘之內中心溫度達到-18℃,并在-18℃以下環境中貯藏和流通的方便食品。按原料分四大類:速凍果蔬、速凍畜禽、速凍水產品,以及一些速凍調理食品,如速凍水餃、湯圓、肉丸等。經過速凍工藝,食品內生成的結晶極小,這種結晶不會對細胞造成很大破壞,因而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材料的色香味和營養價值。家庭冷凍達不到那么低的溫度,屬于“緩凍”,這種方式會使細胞內的液體慢慢結成較大的結晶,破壞細胞,導致食品解凍后口感、風味都大大降低。
只要在可食用期限內的速凍食品,一般營養損失不大。不過不同食材也有不同特點。速凍肉類、水產,主要為人體提供蛋白質和礦物質,這類營養物質在溫度極低的條件下,幾乎不會發生流失變化,所以肉、水產類速凍后的營養價值幾乎不會有損失。不過,長時間冷凍儲存的肉類,可能會因為緩慢失水導致口感比新鮮的略差。米面制品,主要為人體提供碳水化合物,經過速凍后營養損失不大。最令消費者擔心的莫過于果蔬速凍品營養流失,其實速凍果蔬和新鮮果蔬即使“同臺較量”,也不一定會輸。這是因為速凍果蔬一經采摘就進行速凍,呼吸作用幾乎停滯,營養得到較完整保留,維生素會有一點損失,但相較于其總體營養價值,影響不大。而有些新鮮果蔬,在遠途運輸和貯藏過程中,依然保持著呼吸作用等生化活動,時間越長營養損失越大。
速凍食品一般不需要防腐劑,低溫環境本身就能令細菌無法生長繁殖,起到防腐作用,而密封包裝能夠防止食材的水分損失和外部污染,因此保質期往往較長。
只要生產、運輸、儲存等過程保持環境衛生,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消費者購買回來后,正確儲存和解凍,烹飪時充分做熟食材,一般就不會有細菌污染致病問題。
速凍食品之所以價格低廉,不僅和原料有關,還跟大批量生產、加工技術有關。速凍食品可能因為大批量采購原料、流通渠道直接、運輸成本低,導致生產成本低,進而影響價格。而同一批果蔬食材可能經過運輸、流轉、包裝等多個環節,導致到了消費者手中價格更高一些。除了原料,大家更應該注意的是儲存不當容易交叉污染和變質。
最后,選購速凍食品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盡量去正規商超,購買大品牌、包裝完整的產品,其生產、冷鏈運輸和儲存更規范。第二,選擇距離生產日期最近的,儲存時間太久,也會影響食物品質。第三,選擇表面沒有冰霜和冰塊的,購物結算前再購買。有冰塊、冰霜可能意味著被解凍過,容易造成細菌繁殖,食物變質的風險更高。第四,購買回家后盡快放到冰箱冷凍室,存放時建議按照食量大小分成小包裝,魚、肉、果蔬和調理食品要區分保存,以免傳播細菌。開封后盡快食用,食用時要徹底烹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