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亞瓊 李紅
近日,在東營市墾利區墾利街道左一村村南的稻田地里,只見幾架農藥噴灑無人機徘徊在田地的上空,給初夏的農田帶來一派熱鬧的景象。
仔細一問,原來是左一村在進行土地托管后,金豐公社托管服務公司的專業技術人員,來到左一村的稻田地里,給這片土地播灑農藥。
墾利街道人大代表左傳亮,作為左一村的村黨支部書記、主任,為促進村集體和農民雙增收,通過前期的廣泛調研與綜合考量,為土地選定了管家,將之前閑散的土地盤活利用,帶領村民率先實現了土地托管1020畝,有效推動零散土地化零為整、由小變大、成方成片。
在項目啟動前,墾利街道人大代表左傳亮整天忙于為群眾解釋政策。如今,提起土地托管,他如數家珍,“你看,現在咱實行托管后,村集體能獲得20元/畝的服務管理收益,還有溝渠等其它收入。咱村民入股后,能獲得500元/畝的保底收益,年底還能獲得入股分成。相比以前,收入不是多了一點兒,群眾都覺得這樣辦解決了大難題。這正是實現村集體和農戶雙贏的好辦法?!?/p>
近年來,為有效改善農村空心化、農地撂荒化、村集體和群眾持續增收難等系列問題,墾利街道加強組織領導和頂層設計,探索實施“黨支部+合作社+國有公司+社會化服務+訂單農業”模式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試點先行,整村推進,連片發展,著力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作為一名基層人大代表,左傳亮始終牢記要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帶領村民實行土地托管,樹立了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典范,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在黃河三角洲上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