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本刊記者 包冬冬
安全與發展是兩大主題,安全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可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如何提升安全科技創新能力,怎樣確保科研有效落地,是安全產業發展長期的話題。11月20—22日,在廣東省佛山市召開的第二屆中國安全產業大會上,各方人士暢談成績之余,建言安全產業未來發展。
“到2025 年初步形成若干世界級先進安全裝備制造集群;安全與應急技術裝備在重點行業領域得到規模化應用,社會本質安全水平顯著提高。” 這是2018 年6 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應急管理部、財政部、科技部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的。
朝著這一目標奮進,全國上下在行動。
2019 年11 月20—22 日,2019中國安全產業大會在廣東省佛山市舉辦。3 天里,超3 000 位國內外安全領域專家學者、企業齊聚佛山,共同探討安全產業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與新趨勢,約3 萬人次參加了同期舉行的中國安全產業技術及產品推介會等活動。
繼2018 年第一次舉辦大會至今,中國安全產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長范維澄說:“去年的大會有效推動了安全產業的全鏈條發展,安全產業發展初見成效。”隨著行業應用不斷深化,安全技術產品和服務保障體系正在形成。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志軍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從2020 年起組織開展安全裝備應用試點示范工程建設;以增強微觀主體活力為重點,培育一批“小巨人”“單項冠軍”企業;以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為方向,開展國家安全產業示范園區創建,引導各地發展特色鮮明的安全產業集群。同時,綜合運用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政策、安全產業發展投資基金等措施促進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

2019中國安全產業大會現場
據悉,工信部已經研究起草了安全裝備應用試點示范工程管理辦法,擬聯合應急管理部、科技部共同印發,支持先進安全可靠裝備的研發推廣應用。此前,工信部聯合應急管理部,與陜西省簽訂了共同推進安全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推動了陜西省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先進安全裝備研發制造基地,也為安全裝備研發落地再添動力。
作為中國安全產業大會重要組成部分的2019 公共安全科技創新高峰會,由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公共安全科學技術學會、中國應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廣東省安全生產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主辦。與會嘉賓就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高質量發展融合、構建多方合作平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等議題進行廣泛研討和交流。
工業和信息化部安全生產司一級巡視員金鑫介紹,近年來,伴隨我國居民安全消費需求的提升和傳統產業安全技術裝備改造升級,安全產業的發展迎來了新機遇。推動安全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正逐步形成廣泛的社會共識。但是,在公共安全領域,安全保障水平落后,安全產品供給不足,產品檢驗標準滯后等問題依舊突出。目前,國內各級政府對生產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力度的不斷加大,以及國際環境的變化,已經引起各國對公共安全的高度重視,從而擴大了全社會對安全避險、個人防護、災害監控等安全產品和服務的需求。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院長張興凱具體介紹了我國安全生產科技取得的成績。他說,我國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生產科技體系,目前,國家或省部級的安全生產專業研究院已有35 家,國家重點實驗室或者工程中心3 家,省部級重點檢測檢驗101 個,在建“雙一流”學科4 個,建設或者在建的安全生產科研實驗基地5 個等;安全生產科技投入持續增大,僅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安全生產科研投入達到46 億元,帶動人力資源即參加的科研人員達到2.6 萬名,取得科研成果接近4 000 項;有利地支撐了安全生產的相關工作,如南北極科學考察,重大事故、重大自然災害應急救援等。下一步,應該在防范化解耦合風險的安全生產技術、安全生產智能化檢測預警的關鍵技術、面向未來的城市發展的安全生產關鍵技術、事故高效應急處置的安全生產關鍵技術等方面予以突破。
范維澄認為,科技進步為提高政府公共安全治理體系現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撐,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科技成果轉化成為產業后,也需要與政府、百姓的需求對接。作為安全科研人員,需要貫徹問題導向、需求導向,讓安全生產科研項目更加貼近國家實際需要,貼近百姓需求。“我相信,只要我們的科研成果,可以解決政府管理中的關卡難題,貼近百姓的安全需求,他們會非常愿意應用我們的科研成果的。”范維澄以佛山城市安全運行監測中心為例進行了介紹。他說,“監測中心目前能夠實現各類風險數據的匯總。這也是很多地方領導者腦子里設想的安全管理的高科技手段,它將對以后加強城市的突發事件管理與應對發揮實實在在的作用,政府自然愿意慢慢地用起來。”
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 蘇國鋒教授在談及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之時說到,“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大對安全產業的投入,發展勢頭強勁。但與發達國家相較,我國安全產業還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科技成果向產業轉化方面。發達國家的科技成果轉化率能夠達到85%,我們國家約在40%。要使安全產業發展得更快更好,一定是要在技術創新以及技術成果向產業轉化方面有所突破。2018 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應急管理部、財政部、科技部《關于加快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到,到2020 年,安全產業體系基本建立,產業銷售收入超過萬億元。作為新興產業,安全產業必將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安全與發展是兩大主題,安全產業可以為經濟健康持續發展保駕護航,那我們就要把安全產業做好。”
本次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和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促進安全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此外,總投資額近70 億元的一批重磅項目也已集中簽約落地,包括騰訊工業互聯網粵港澳大灣區基地、中日韓數字科技產業園項目和ThinkSafer 本質安全研究院、DNV GL 國際安全評級學院等。
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在創新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