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碩

陳碩 中國石化安監局
安全生產責任制是企業安全工作的靈魂,而企業簽訂的年度目標責任書則是日常安全管理的指揮棒,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筆者結合近年檢查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真實案例,剖析企業制定和落實年度目標責任書的典型問題,并相應提出對策措施。
首先來看筆者在工作中發現的典型問題。
一是責任書內容不全、不實,甚至出現明顯錯誤。
高風險業務未全部納入責任書。例如2017 年筆者檢查N 省石油公司時發現,該公司共有13 臺油罐車,分散在下屬的5 個地市公司從事危化品運輸業務,這些車輛產權均歸該公司,車輛及駕駛人員的日常管理分散在其他使用單位,日常監管難度大,駕駛人員培訓、應急演練等工作難以落地,安全風險較大。但因非企業主營業務,未納入領導的安全生產責任書,安全管理責任不明確,容易導致日常管理空檔。
照搬照抄。例如G 省石油公司與機關各處室、二級單位簽訂的QHSSE(質量、職業安全與健康、保安、環境保護)責任書內容基本相同,沒有結合具體處室和二級單位的工作職責提出具體指標,缺乏針對性。
空洞無物。例如S 省石油公司與各地市簽訂的HSSE(健康、安全、安保和環境)目標責任書,只有“年度零死亡”等個別結果性指標,未結合實際設置安全專業的過程管理關鍵指標,不便于實際執行。
明顯失當。例如H 煉化公司與生產、設備部門簽訂的年度責任書中,安全生產指標都是“公司級生產事故不大于4 起”,與“公司級事故降低50%”企業整體目標要求不符。
二是責任書宣貫、執行不到位。
部分企業對安全職責缺乏敬畏,當利潤、產量、進度、成本等與安全工作發生矛盾時,沒有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還有部分企業安全績效考核未有效在基層單位落地。責任書的指標重在落實、責任書的生命力在于執行,筆者抽查部分化工企業上半年安全考核記錄,發現安全專業考核內容很少,除了個別的勞保著裝不合格,并沒有對安全培訓、預案演練、直接作業環節等日常安全行為進行考核。
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提出四點對策措施。
一是在責任書制訂時要發揮集體智慧。責任書不能安排個別崗位閉門造車,而應由相關領導牽頭,相關專業參與,在總結上一年度工作中找準難點痛點,分析當前安全形勢,找準重點方向,集體討論形成,避免臨時交差、敷衍了事。
二是將責任書內容與企業生產經營實際深度融合。責任書應覆蓋企業主要生產經營業務,特別是安全風險較高的業務。責任書中的安全績效指標應是具體、量化、可執行的,既要有年度事故起數的宏觀管控,更注重過程管控。責任書還應嚴格落實“誰主管、誰負責”“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理念,厘清安全專業、專業安全和屬地安全責任。
三是在責任書宣貫時抓住關鍵崗位引領。通過領導安全承諾與公示,特別是班子成員帶頭承包重大安全風險等形式,提升管理人員的安全引領力。通過基層崗位的責任書與安全行為負面清單掛鉤等形式,狠抓日常安全行為中出現的問題,提升一線員工的安全執行力。
四是突出責任書管控指標的及時獎懲。責任書除了用于年終考核兌現、事故追責,還應對日常安全工作形成有效的過程跟蹤和督促落實,將安全培訓、預案演練、日常安全行為、直接作業環節監管,以及當期安全管理重點工作進度等內容,納入定期考核,與崗位考核、晉升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