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作東 黃淑琛 周明德 李秋英
(甘肅省酒泉市中醫院 內科 735000)
在臨床中,急性腦梗塞屬于中老年高發疾病,發病期間伴有偏癱、失語、大小便失禁以及昏迷等癥狀。該疾病具有致殘率高的特點,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且增加了經濟負擔。在治療期間,采用補陽還五湯治療方案,具有氣血同治、補氣活血的功效,應用范圍廣泛[1]。本文擇取補陽還五湯治療氣虛血瘀證急性腦梗塞患者的臨床價值,現有以下內容。
1.1 一般資料 納入病例是2016 年07 月至2019 年08 月收治的92 例氣虛血瘀證急性腦梗塞患者,隨機平均分為2 組,對照例46 例采納常規西藥治療,觀察組46例采納補陽還五湯治療,其中觀察組(46例):女21 例、男25 例;年齡在56-78 歲,年齡均值為(66.84±0.89)歲。對照組(46 例):女22 例、男24 例;年齡在57-77 歲,年齡均值為(66.74±0.90)歲。兩組相比P>0.05,可比較。
1.2 方法 對照例采納常規西藥治療,給予患者奧扎格雷注射液,(生產廠家:江蘇安格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246)實施靜脈滴注,初始劑量為80mg/次,1 次/d,同時給予患者阿司匹林,(生產廠家:四川太平洋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51021475),初始劑量為100mg/次,1次/d[2]。除此之外,嚴格控制患者血壓和血糖水平,實施對癥治療。堅持治療1 個療程,1 個療程為30d。
觀察組采納補陽還五湯治療,藥物成分為:10g 當歸、10g 地龍、40g 黃芪、10g 川芎、10g 紅花、10g 赤芍、10g 桃仁。針對血瘀患者,加入10g 鬼箭羽,3g 水蛭;針對言語不利患者,加入10g遠志、10g 郁金;針對上肢偏廢患者,加入10g 桂枝、20g 桑枝;針對下肢癱軟患者,加入15g 牛膝、20g 桑寄生、15g 杜仲。和水煎,分為早晚2 次服用,堅持治療1 個療程,1 個療程為30d[3]。
1.3 觀察指標 分析治療效果,根據不同的治療程度可分為:顯效、有效以及無效,顯效是指患者在治療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生活可自理;有效是指患者在治療后臨床癥狀逐漸消失,生活基本自理;無效是指患者在治療后無好轉顯現,甚至病情加重,有效率=顯效+有效。
分析神經功能缺損程度,主要分為:治療前和治療后,詳細記錄并實施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本文所有數據以SPSS20.0 軟件檢驗,獨立樣本t 檢驗計量資料,以±s 形式表述,X2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述,P<0.05,即為存在統計學差異。
2.1 分析治療效果 結果顯示,觀察組有效率(97.82%)較對照組(84.78%)更高,對比差異顯著,P <0.05。

表1: 對比治療效果[n/(%)]
2.2 分析神經功能缺損程度 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較對照組更低,對比差異顯著,P <0.05。
表2: 對比神經功能缺損程度[±s]

表2: 對比神經功能缺損程度[±s]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46) 18.94±5.47 10.95±4.28觀察組(n=46) 18.36±5.51 6.51±4.05 t 0.5066 5.1105 P 0.6136 0.0000
有關研究表明,急性腦梗塞疾病是因動脈腔阻塞,腦部供血不足所致,典型的臨床表現為:半身不遂以及神志不清等,危害較大。在臨床的治療過程中,主要包括:西藥治療和中醫治療,常規西醫治療溶栓效果因人而異,且腦出血腫脹可能性較大。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腦梗塞屬于“中風”范疇,本虛標實是其發病機制,患者氣虛影響血液運行,產生脈絡瘀阻現象,甚至出現偏癱癥狀[4]。
本文研究可以發現,分析治療效果,觀察組有效率(97.82%)較對照組(84.78%)更高,對比差異顯著,P <0.05。究其原因,實施補陽還五湯,具有活血補氣的效果。黃芪可活血化瘀,當歸可降低血液粘稠度,從而有效控制血脂水平[5]。與此同時,提升了急性腦梗塞患者的血流速度,對血栓進行預防。桃仁和地龍可改善腸道功能,緩解腦動脈硬化現象。分析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治療后,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較對照組更低,對比差異顯著,P <0.05。大劑量的黃芪可恢復患者神經功能,同時促進腦缺血神經干細胞增殖。實施中醫辨證治療,充分發揮其優勢,有助于腦血管微循環系統的改善,提升了生活能力。
綜上所述:給予急性腦梗塞患者補陽還五湯,提升了生活質量,治療效果顯著,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