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平
(甘肅省小隴山林業實驗局職工醫院(天水市骨科醫院) 甘肅天水 741020)
宮頸炎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婦科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常見的臨床表現為性交后出血、下腹墜漲、白帶增多等,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物理手術、藥物是該病的主要治療方法,但對護理水平要求較高,否則極容易復發,再加上該病的特殊性,以及對患者個人認知、隱私、家庭的影響,常規護理干預很難滿足護理要求。相關的研究指出[1],人性化的護理干預可緩解宮頸炎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本文選取2019 年1 月-2019年12 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90 例宮頸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分析人性化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現進行如下報告。
選擇2019 年1 月~2019 年12 月在我院收治的90 例宮頸炎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成2 組,各45 例。均經臨床相關檢查確診。觀察組:年齡23-48 歲,平均(38.38±3.35)歲;病程3 個月-4 年,平均(2.52±0.86)年;已婚39 例,未婚6 例;對照組:年齡23-49 歲,平均(38.45±3.31)歲;病程3 個月-4 年,平均(2.58±0.87)年;已婚40 例,未婚5 例。兩組一般資料可比較,P >0.05。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干預:治療檢查、病情觀察、健康宣教等。觀察組行人性化護理干預:
(1)用藥指導:
詢問是否有過敏反應,必要時進行藥敏試驗。向患者介紹藥物的相關知識,告知嚴格遵醫囑用藥的必要性,使其養成按時按量使用藥物的習慣。對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要及時告知處理方法,使其做好心理準備。
(2)飲食護理:
了解患者的飲食喜好及習慣,并據此制定飲食計劃,食物以高蛋白質、高纖維為主,嚴禁辛辣刺激性食物,每天按時足量飲水。
(3)健康教育:
向患者普及宮頸炎的知識,告知患者自我護理的方法及注意事項,比如不穿化纖內褲,選擇質地柔軟的棉質內褲,并確保每日更換內褲。在治療的前2 個月內,避免性生活和盆浴,確保患者密切配合醫護人員的各項工作。
(4)心理護理:
積極主動地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對于情緒波動較大的患者,注意溝通技巧,了解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據此對患者進行疏導,確保患者情緒穩定,確保醫護工作的順利開展。
護理結束后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價,SAS 分界值為50 分,輕度焦慮50~59 分,中度焦慮為60~69 分,重度焦慮為70 分以上;SDS:輕度抑郁為53~62 分,中度抑郁為63~72 分,重度抑郁為大于72 分。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兩組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評價,評價內容包括患者需求是否得到滿足、護理人員工作操作的熟練程度、工作態度等,滿分100 分,得分越高越滿意。
觀察組抑郁、焦慮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抑郁評分、焦慮評分、滿意度比較
宮頸炎具有反復發作、病程長的特點,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會引發更為嚴重的問題,比如宮頸管被炎癥分泌物堵塞而引發的不孕,嚴重影響女性的生殖健康和家庭幸福。臨床上無論采用藥物治療還是物理手術治療,均應輔以高水平的護理舉措,從而避免病情的反復發作[2]。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抑郁、焦慮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 <0.05),這是因為人性化護理干預要求從患者的角度開展護理工作,極大地滿足了患者的心理需求,避免了不良情緒的發展。除了心理護理,人性化護理干預還注重用藥指導、飲食護理、健康教育。用藥指導具有較高的實用性,使患者認識到了遵醫囑的重要性,保證了治療效果[3-4]。飲食護理保證了患者機體有足夠的營養攝入,提高了機體的防御能力,能一定程度減少疾病的發展和發作,使得患者更加相信醫護人員,自身的不良情緒也會得到疏導。健康教育向患者普及了疾病的相關知識,能減少患者對疾病的恐慌,且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的不同采取了更人性化和個性化的護理方法。此外,在人性化護理模式下,患者更容易感受到護理人員對自身的重視,護患之間的溝通也更加順暢高效,這非常有利于提高護理滿意度。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人性化護理干預可提高宮頸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與王鳳英研究一致[5]。
綜上所述,對宮頸炎患者行人性化護理干預,可提高護理滿意度,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