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樂丹 覃媚 通訊作者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二三醫院 感染科 530021)
前言:糖尿病者因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障礙影響葡萄糖能量吸收,多可見患者血糖異常升高,免疫功能下降,易出現各種病菌感染[1]。部分報道證實,糖尿病者感染肺結核風險高于普通人3~4 倍。糖尿病合并肺結核者機體氮代謝負平衡、營養較差,若未有及時干預可加重病情[2]。臨床多行降糖、抗結核藥物控制病情,配合護理干預助益康復。多樣化護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可有效改善病情,助疾病康復。故本次就多樣化護理干預效果做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肺結核并糖尿病者82 例對比如下。借助電腦隨機表法將上述患者均分兩組。對照組(n=41)病程0.5~3(1.7±1.5)年;觀察組(n=41)病程1~3.5(2.3±1.3)年。組間基線資料未有明顯差異(P >0.05)。排除并發器質性疾病;合并神經類疾病及意識障礙;不可服藥者。
1.2 護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應用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異煙肼、利福平藥物治療。對照組常規護理,包括用藥指導、病情檢測、健康教育、復查管理護理。觀察組多樣化護理如下:(1)用藥指導。制定用藥明細表分發給患者。用藥明細表標明抗結核藥物名稱、使用劑量、不良反應、用藥時間、停藥時間、不良反應等。發放卡片后由責任護士監視下認真閱讀,告知患者張貼家中明顯位置。(2)健康教育。“一對一”健康教育以多耐藥肺結核傳播途徑、臨床癥狀及體征、檢查方法、危害性、傳染性、痰液處理、常規消毒、肺結核預防等內容為主。健康教育形式多樣化,以手冊、多媒體、宣講會等方式完成教育,督促患者落實自我干預措施。(3)飲食指導。在滿足總熱量恒定條件下行高糖、高纖維、中蛋白、中脂肪飲食。依患者病情、年齡、身高、性別計算每日所需總熱量,視患者飲食喜好搭配飲食。如三餐外仍有饑餓者可增加冬瓜、茄子、黃瓜等蔬菜攝入。患病期間禁辛辣生冷,禁煙酒。(4)預防感染。患者家屬應規范對物品、空氣行常規消毒清潔。保證每日房間光線充足、定期開窗換氣,室內溫度恒定19~20°左右,濕度以50%~60%為宜。若出現感染者行頭孢類、喹諾酮類抗菌藥物控制。定期與患者溝通交流,緩解患者疾病情緒,疏導患者心中不暢。(5)運動指導。依患者體質、血糖制定運動方案。康復鍛煉以散步、太極拳、體操為主,活動后微熱、不覺疲勞為佳,2 次/d。若有結核中毒、咯血者可行床上鍛煉。如:床上按摩、被動活動四肢預防肌萎縮及下肢靜脈血栓,促消化吸收。本護理以3 個月為期。
1.3 評價指標 以空腹血糖3.61 ~6.05mmol/L 為血糖控制;以百分制滿意測評>60 分者為滿意[3]。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經軟件SPSS21.0 分析,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卡方對比兩組檢驗結果,若P 低于0.05 為差異顯著。
觀察組血糖控制率、痰菌轉陰率、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如下:

表1 兩組護理效果對比[n(%)]
糖尿病、肺結核互為并發癥,可相互牽連,加劇病情[4]。臨床多行藥物控制,輔助護理指導助益康復。但常規護理較日常,對心理狀態、居住環境等因素關注不多,故應用效果不佳。本次立足常規護理,取相應病例行多樣化護理探究。多樣化護理強調給患者全面化、全程化、科學化的護理照顧,以提高護理質量、達患者滿意為中心思想。故本次肺結核并糖尿病者多樣化護理涉及用藥、健康教育、飲食、預防感染、運動指導五項。就用藥、健康教育具體內容而言,常規護理、多樣化護理差別不大,以告知患者用藥事項、樹立患者疾病意識為主[5]。但多樣化護理中飲食、預防感染、運動指導卻與常規組存在明顯差異。多樣化護理于就診日依患者病情狀況為每位患者設計飲食清單,患者照做即可,即可保證營養,亦可控制血糖。多樣化護理中預防感染時側重心理疏導,可控制病情進展的心理誘因,避免相關并發癥影響痰轉陰。多樣化護理中運動干預以指導患者適度鍛煉加速機體血液循環,預防肌萎縮及下肢靜脈血栓,增強患者免疫力,緩解病情。相對常規護理,多樣化護理更關心患者感受,護理內容更為詳實,故患者護理滿意度較高。組間各項數據相比,觀察組血糖控制率、痰菌轉陰率、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存在顯著差異(P <0.05)。
綜上,肺結核并糖尿病護理中多樣化護理配合可助疾病痊愈,提升患者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