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郭珊珊 張福明 曹文靜
(1 滄州市人民醫院1 期臨床研究中心 061000 2 天士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院現代中藥開發中心 天士力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新中藥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300410 3 鶴崗市人民醫院醫院草藥局 154100)
腦梗死主要是指患者出現缺血、缺氧等相關的癥狀,本身為心腦血管疾病,誘發因素主要包括: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病癥[1],患者病情發展較為迅速,相較于其他疾病而言,腦梗死患者的致死率較高,患者治療期間會出現半身不遂、猝然昏倒等相關癥狀,并且這種疾病還會引發腦水腫等并發癥,進一步研究腦梗死疾病可知,患者可以采用的多種藥物進行治療,其中常見的治療藥物為丁苯酞等,這些藥物能夠高效治療腦梗死丹紅進行治療,作為處方藥物,丹紅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效果。
選取2018 年10 月~2019 年10 月在某院接受診斷治療的80 例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 例。
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患者采用的治方式為基礎治療方式,治療期間需要平衡患者體內的水鹽比例,保證患者吸氧、溶栓等的平衡,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者需要采用丹紅進行腦梗死治療[2],丹紅注射液40 ml 加5% 葡萄糖注射液進行靜脈滴注,1次/d, 治療15 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丁苯酞進行治療。
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97.50%高于對照組的8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具體臨床治療結果詳見表1。

表 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能力及NIHSS 評分進行比較,生活能力詳細評分見表2。
表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能力評分及 NIHSS 評分比較 ( ±s 分 )

表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能力評分及 NIHSS 評分比較 ( ±s 分 )
?
觀察組患者生活能力評分及NIHSS 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比較兩組患者血管內皮功能情況,血管內皮功能詳細數據結果見表3。
表3 兩組腦梗死患者血管內皮功能情況比較 ( ±s )

表3 兩組腦梗死患者血管內皮功能情況比較 ( ±s )
?
對比兩組腦梗死患者血管內皮功能之后,可以發現觀察組患者血管內皮功能有著較大的提升,相較于對照組而言,腦梗死患者的治療效果得到顯著提高。
腦梗死作為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具有患病率較高的特點,患者較為容易出現局部腦組織缺血等癥狀,如果治療不及時,患者非常容易出現感覺障礙、偏癱、嘔吐等相關癥狀,嚴重的情況下還會致使患者死亡,常見的腦梗死主要分為四個常見的類型,主要包括:部分前循環梗死、腔隙循環梗死、全前循環梗死、后循環梗死。患者患病的常見原因主要包括:小動脈閉塞、大動脈粥樣硬化等,部分患者也會出現不明原因腦梗死,患病人群主要為老年人和中年人,具有心血管、高血壓的患者也非常容易患腦梗死。對腦梗死患者的發病機制進行進一步研究之后,可以患者出現腦梗死癥狀與腦組織缺血有著直接關系,腦梗死患者出現腦組織局部壞死后,血液成分會出現一定的變化,嚴重的患者甚至還會出現血液流動性變差的情況,致使患者出現缺氧等癥狀,部分腦梗死患者還出現了血管壁嚴重病變的情況,治療這一類型患者時,采用的治療方法一般為灌注方法,在腦梗死患者缺血區域灌注,以增強缺血區域血液的流動性。
在對兩組患者的研究結果進行分析之后,可以發現注射丹紅注射液的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丹紅注射液的藥理作用較為明顯,相較于其他藥物而言,丹紅注射液能夠提高患者的機體微循環效果,改善患者的體制,幫助患者形成有效的體內抗血栓,對于上述減輕腦梗死患者出現的抗氧化損傷,提高患者的預后效果,另外,紅花能夠減少灌注對患者腦部缺血區域造成的損傷,避免患者的血管內部出現血小板粘附情況,提升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相較于丹紅注射液而言,丁苯酞注射液本身的藥理機制較為復雜,應用藥物之后,患者的腦部血管功能和中樞神經系統并不會出現較大損傷,能夠最大程度上降低腦梗死疾病治療對患者病情造成的影響,避免臨床治療期間患者血小板出現聚集情況,另外,丁苯酞注射液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狀態,有效修復灌注治療給患者神經造成的影響,避免患者腦部缺血區域出現微血管痙攣情況,保證患者治療效果能達到預期目標。采用丁苯酞聯合丹紅治療腦梗死疾病,不僅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還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自主能力,提升患者的血液指標,避免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和腦血管功能受到影響,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