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孫輩遠在天涯海角,我們老兩口退休之后,成了名副其實的“空巢”老人。年逾古稀,重新過起了二人世界,孤燈相對時,才漸漸領會了“少年夫妻老來伴”的含義,意識到老來伴的“伴”字,并不只是形式上的伴,而是包含著深情厚愛。
我們老兩口物質生活上的伴,與大多數老年人無異,無非是伴吃、伴做家務、伴娛樂健身活動之類。配合默契,相得益彰,不必贅言。而在精神生活上的伴,則自有個性,老伴將其總結為“三伴”——伴讀、伴寫、伴回憶,并時常向老街坊們“傳經送寶”,為營造“書香社區”不遺余力,自得其樂。
第一是伴讀書。讀書看報是我們退休生活的主要內容,在快餐式淺閱讀漸成風尚的當下,我們仍熱衷于閱讀紙媒書刊。發現美文,互相推薦,誦讀之余,互談體會。品悟“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篤信“無論年屆花甲,抑或二八芳齡,心中皆有生命之歡樂,奇跡之誘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每天家務之余,習慣性地打開書本,靜靜閱讀,進行一次次思想靈魂的沐浴。開卷有益,書香縈繞心田,知識滋潤流年。
第二是伴寫作。老伴閑暇時喜歡干手工活,零頭布料舊衣服之類,巧手自制成手工物件,或自用,或贈人,樂此不疲。我慫恿她將相關經歷寫出來,果然,《針頭線腦也出彩》等短文見諸報端。前年,老伴因心臟病手術住院,一向不擅家務勞作的我,頓變“煮夫”兼“護工”。老伴病愈不久,一篇《住院倍感老伴親》寫出刊發。自此以后,她先后有十余篇文章被《中國老年報》等刊物采用。每篇短文,從積累素材、構思醞釀,到寫成、修改,我們總是分別充當第一讀者,品評一番。每當收到樣報樣刊,聞到油墨清香,我們就像回到了學生時代,沉浸在考試得了滿分般的喜悅之中。
第三是伴回憶。步入老年,喜歡懷舊。幾十年的坎坷生活,酸辣苦甜,感慨良多。幼時的淘氣搗蛋,兒時的勤奮讀書,成家立業后的艱辛拼搏,工作中的繁忙和幸福,以及社會活動中的摔打與進步……時時都有懷念的片段,處處都有懷念的篇章。上山下鄉那一陣子,有過“滾一身泥巴”的歷練,見識過俗話所說的世上三樣苦“行船、打鐵、磨豆腐”。直至恢復高考,我才有了重新進入高校深造的機緣。改革開放至今,我們家的日子更是越過越紅火……相伴著回憶,也重溫了我們從青澀到成熟、相濡以沫的美好歷程。
人老了雖不似年輕人那樣花前月下談情說愛,可正是這“三伴”,更見伉儷情深。最長久的情,是平淡中的不離不棄;最貼心的暖,是風雨中的相依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