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十四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山東 泰安 271000
當隧道工程出現滲漏情況時就會無法保證隧道內部供配電及通信系統的安全與使用功能,同時當出現此種情況時也無法保證行駛在隧道車輛的安全。在本文中將潮惠高速公路蓮花山段2 號隧道防水工程作為依據,在對現場施工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后制定相應的防水施工方案,將防水施工中的細節與整體要求進行結合后保證防水系統的封堵及排放效果,同時對整體施工過程中的重點進行歸納總結,對所使用的施工技術進行深入的分析,在保證建設質量的基礎上保證其社會效益。
該工程為廣東省潮州至惠州高速公路蓮花山段2 號隧道工程,該工程起于潮州汕尾市海豐縣赤石鎮到惠州市惠東縣多祝鎮止。高速公路入口里程為K200+325(ZK200+334);出口里程為K200+445(ZK205+515);隧道雙線總長度為10301m,其中左線總長為5181m,右先總長為5120m。
隧道中防排水施工采用封堵與排導結合方式,將封堵作為主要方式、排導作為輔助方式,在工程開挖前采用注漿措施避免裂縫問題,同時可以對隧道圍巖力學性滲水進行了有效的改善;施工中采用復合襯砌,也就是利用抗滲混凝土進行初級支護及二次襯砌施工;將初支面滲透墊層設置到襯砌中間并將初支面明水渠引入到盲溝,通過防水層與止水帶得到良好防排水效果。防排水施工設計圖見圖1。

圖1 隧道防排水設計圖
材料質量是保證防排水施工質量的基礎,因此應選擇質量、信譽均有保障的廠家合作并做好進場前質量檢測工作;做好材料組織與供應工作,保證工程順利開展;做好材料使用管理,避免浪費;強化驗收工作,確保材料質量;對所使用材料的相關信息進行核查,避免質量有問題的材料進入現場;管控現場材料使用情況。
3.2.1 引排水采用盲管
在工程開挖后明水區域出現裂痕,水量較大時可以進行局部注漿,水量較小時可以沿著開挖輪廓進行盲溝管引排。初級支護前應了解圍巖級別及滲水量并埋設排水盲管,可以將水引到拱腳位置并將管頭設置到初支外側,完成襯砌與豎向排水管連接后水量豐沛的位置可以采用抗滲混凝土噴射方式并保證其密實度。
3.2.2 控制防水層施工質量
第一,施工流程。(1)在處理鋼筋網等突出位置時可以先切斷再使用錘鉚將砂漿層抹平。(2)切斷凸出的錨桿與管道并將砂漿抹平。(3)切斷錨桿與突出位置時應在螺頭處留出5mm距離并用塑料帽保護。(4)避免空鼓、裂痕等現象出現在初支階段并做好抹平作業,將凹凸量控制在±5cm。(5)可以采用專門的熔接器熱熔作為防水板襯墊,保證兩者間粘結強度高于抗拉強度。(6)采用專門的熔接器進行防水板粘結,連接面在100mm 以上,保證剝離強度在拉伸強度的80%以上。(7)防水板粘結強度檢測時可以采用真空加壓方式,將壓力控制在0.25MPa,時間控制在5min,在這個時間段后壓力下降不得超過10%。
第二,具體標準及相關事項。(1)保證防水板表面無損傷、氣泡等情況。(2)基面輪廓出現不平整情況時應保證松散系數符合要求,在斷面變化時增加懸掛點確保緩沖面與混凝土表面完全貼合。(3)熱焊器進行防水板搭接作業,接縫位置為雙焊縫并將焊接溫度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控制焊接速度,保證焊接質量。(4)出現漏焊或假焊現象時應及時進行補焊;當出現焊穿、烤焦或外露情況時可以將塑料片蓋住。(5)鋼筋焊接時可以將石棉水泥進行遮擋避免焊接活化給防水層帶來損傷;不得將二襯混凝土輸送泵對準防水板,避免沖擊力過大導致防水板出現下滑或脫落現象。(6)保證所選用的防水材料滿足質量要求。(7)做好防水材料使用位置記錄。(8)在進行防水材料質量檢測時應選擇有資質的機構,保證檢測質量。(9)在保證防水板縱向與環向搭接正常施工時還應在表面遮蓋相同材質的防水板,采用熱焊接方式。(10)卷材敷設可采用分段方式并在邊緣位置預留不少于60cm 的距離,做好保護工作。(11)避免鋼筋綁扎與焊接時給卷材帶來損傷。(12)混凝土振搗時避免震動棒給防水板帶來損傷。(13)要想減少防水板搭接接頭問題可以擴大其寬度,保證在2.5m 以上。(14)可以采用水泥釘、EVA 墊片進行無紡布固定,長泥釘長度控制在50mm,EVA 墊片密度,拱頂位置每平方米控制在3 到4 個,邊墻位置每平米控制在2 到3 個。
3.2.3 施工縫防水處理
(1)采用熱焊雙縫焊接方式將防水板接頭、背貼式止水帶與防水板進行固定。(2)在了解施工現場情況后將施工縫設置到二次模主混凝土襯砌位置,明洞進入暗洞及明洞范圍內土石交界及巖石變化位置時設置變形縫,寬度在2cm。(3)在襯砌模板臺車輔助下使用半邊鋼模板并保證止水帶安裝的平直度,襯砌在混凝土內、外各留一半,固定半邊木模。
在進行注漿分類時應將含水巖土層作為依據并做好開挖前預處理工作。(1)預注漿施工。預測含水量豐富區域時可以將地質超前報告與超前探孔作為依據,隧道開挖前或是開挖到鄰近水層前進行注漿作業,此階段為預注漿。(2)后注漿。在完成井筒、巷道及硐室等結構施工或使用注漿法進行加固與處理被稱為后注漿。不同的地區地質條件也不同,當遇到地下水豐富或松軟巖層時若治理不當會導致突水問題。此時可以采用加固技術或注漿堵水技術對其進行治理并利用超前注漿技術來改變其透水性。采用注漿加固圍巖方式控制圍巖破碎、坍塌及巖溶位置突水或突泥情況,將原有圍巖裂縫與涌水方向進行改變。做好水量豐富地點分區,保證防水效果。
在進行隧道施工時可以使用徑向鋼管滲透方式進行注漿,并與初支后集中排水預處理環向排水管技術進行結合,沿著隧道縱面進行分段處理,將長度為5mΦ50 注漿鋼管埋設到各段中,將距離控制在1.2m×1.2m 之間,在圍巖充填層空隙中壓入水泥-水玻璃漿液,利用地下水通道截面設置防水層并將其引入到排水位置,在環向排水管位置設置兩側排水管并將其與中央排水管連接,延伸到洞外側。保證隧道開挖面為無水環境,確保水源豐富區施工進度與質量。
綜上所述,在進行隧道施工時要想得到良好的防排水效果應在開挖階段就做好堵排水作業,保證防水層施工質量滿足要求。同時開挖階段還應做好防水層預處理工作,在對現場具體情況進行了解后制定出合理的防排水方案并合理選擇施工技術。在本文中潮惠高速公路蓮花山段2 號隧道工程施工中采用了有效的防排水施工技術,在與當地地質條件結合后得到了良好的施工質量,保證了防排水效果,為今后同類工程防排水施工提供了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