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覺珵
16日晚,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響應級別由三級調整至二級。疫情在北京再次暴發后,一些市民又開始批量購買口罩、酒精、消毒液。作為北京市“菜籃子”的新發地市場關閉后,也有市民一度搶購蔬菜水果。但連日來,北京其他大型批發市場均增加了進貨量,《環球時報》記者通過實地走訪也發現,目前北京市場各項物資均正常供應。
不會出現“一罩難求”
受新的疫情影響,A股口罩板塊15日、16日連續走高。根據同花順平臺顯示的信息,16日口罩板塊整體上漲0.77%,英特醫療等多只股票漲停。
拼多多的最新數據顯示,12日至14日3天,平臺口罩和消毒液的銷量同比上月銷售增長200%,環比上周增長400%,增量主要來自京津冀地區。叮當快藥披露,環比上一周數據,口罩銷售增長17倍,酒精銷售增長11倍,消毒液增長8倍。1藥網14日數據顯示,北京地區口罩銷量環比增長383%,連花清瘟銷量環比增長218%。在全國范圍內,核酸檢測預約搜索次數環比增長238%,口罩搜索環比增長150%。
盡管需求倍增,但《環球時報》記者16日在北京西城區和海淀區的幾家藥店和超市看到,口罩等防疫物資均有存貨。一位藥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13日開始,就已經預計到口罩等商品需求會大增,已經提前備貨,預計不會出現此前“一罩難求”的情況。在北京西城的一家大型連鎖超市,記者看到有多款口罩在售,既有十幾元起的一次性醫用口罩,也有價格更高的N95口罩。
各大電商平臺也是民眾購買防疫物資的常用渠道。《環球時報》記者16日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搜索發現,口罩、消毒液、酒精、測溫儀等物資均有銷售,沒有出現斷貨現象,價格也沒有明顯增長。記者在線上向某商家咨詢其銷售的醫用外科口罩的發貨情況,50只價格為55.8元。該商家表示,口罩均為現貨,當日或次日即可發貨。
18家連鎖超市承諾“不漲價”
作為此次北京疫情暴發的關鍵地點,新發地市場13日已經全部關閉。新發地市場供應的蔬菜占北京全市供應總量約70%,其送出的蔬菜水果輻射首都上千個小區,它的關閉也讓市民們對果蔬供應和菜價產生擔憂。
16日晚,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20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商務局二級巡視員王洪存表示,據監測目前全市主要商超生活必需品供應穩定,果蔬貨源充足,購物秩序良好,客流總體平穩。
北京市加強了對二級市場和小門小店的關注和幫扶,全市200多家二級市場總體平穩,對暫時缺貨的市場,通過各區的“點對點”補貨機制,由周邊的大型商超和批發市場對二級市場予以幫扶,保證市場的正常供應。
針對菜價問題,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陳言楷16日介紹,連日來,全市市場監管部門組織力量全員出動,強化生活必需品價格監管力度,加大監督檢查頻度,嚴厲打擊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18家大型連鎖超市以多種方式向公眾發出承諾,10余種百姓生活緊密相關的蔬菜品種不漲價,如家樂福承諾鎖定新土豆、黃瓜、圓茄子等10種蔬菜品種價格從6月14日起一個月保持不變,其他關系百姓日常生活的生鮮食品價格也保持穩定。
專家:經濟生活將盡快回正軌
受到近日出現疫情影響的還有餐飲、文化娛樂等多個行業。《環球時報》記者16日發現,海淀區、豐臺區、大興區等地的不少餐廳、咖啡店均因疫情防控要求暫時關閉。海淀區的一家餐廳尚在正常營業,但該餐廳的負責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客流量相比上周有大幅減少,原本以為“熬到頭”,但沒想到又遇到新的困境。負責人還告訴記者,餐廳所在社區也已經下發通知,要求餐廳員工進行核酸檢測。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1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疫情對北京經濟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但預計不會持續太久。賴陽分析認為,北京市的應急反應非常到位,在快速進行核酸篩查、控制疫情傳播的同時,也迅速開展了農產品保障供應工作,市民的生活受到影響有限。預計北京此輪疫情將盡快得到控制,經濟生活盡快回到正軌。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15日在回答“北京疫情出現反彈,是否會對下階段全國經濟恢復造成影響”的記者提問時表示,近期國內部分地區疫情形勢有所變化,對經濟的影響尚有不確定性。不過,付凌暉也強調,二季度以來,主要指標與一季度相比明顯改善。“二季度經濟恢復既存在有利因素,也面臨困難挑戰,經濟增長能否轉正還要看6月份經濟恢復情況如何”。▲